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猪瘟抗体的监测是控制猪瘟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但是对最佳采样数量一直没有研究.采样数量较大时造成猪群的大面积应激而影响生长,甚至诱发疾病;采样数量太小时,所采的样本不能够反映猪群的真实免疫情况.因此,有必要研究出样本的最佳采样数量.为了探索最佳采样数量,笔者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最佳采样数量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不同比例的采样数量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规范采样要求,使所采样本既有代表性.又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监测成本,同时减少猪群应激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猪瘟抗体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娇  王金良  沈志强 《养猪》2013,(6):126-128
近年来,我国猪瘟免疫失败常有发生,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猪瘟抗体检测能准确掌握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猪瘟免疫程序制定、猪瘟流行状态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猪瘟抗体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技术等常用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进行全面论述,为各级兽医部门及养殖户寻找和建立适合自身的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228份血样中的猪瘟抗体水平.血清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样的猪瘟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2.81%,表明银川地区部分猪群中猪瘟抗体水平偏低,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并加强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12个猪场317份血清中的猪瘟和蓝耳抗体,其中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4.64%和90.2%,未免蓝耳疫苗的猪群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7%和74.39%,结果表明猪群蓝耳病毒的隐性感染和持续感染仍很严重。进一步对免疫和未曾免疫蓝耳疫苗的猪群进行猪瘟和蓝耳抗体阳性率比较,结果发现育肥猪和仔猪的猪瘟和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蓝耳疫苗(活苗)的免疫对猪瘟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主要猪病抗体水平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检测24个规模猪场911份血清中的猪瘟、猪伪狂犬及猪蓝耳病抗体表明:从整体上看猪瘟的免疫状况较好,以猪瘟抗体间接血凝价在1:16以上时能抵抗强毒感染为参考,大多数猪场和猪群能达到这个水平。但也有部分猪场的少数猪,猪瘟抗体滴度低下,不足以抵抗强毒侵袭而发病或成为隐性带毒者,威胁易感猪群。调查显示伪狂犬病和蓝耳病呈渐增趋势,建议加强血清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6.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养猪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防治猪瘟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进行,对猪场仔猪猪瘟抗体消长规律进行监测,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很有必要。在7、14、21、28、35、42、49、56、63日龄,对试验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猪瘟抗体水平,得到猪瘟抗体的消长规律以及猪群抗体离散度并加以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该试验猪场的2个分场的猪瘟免疫程序一免时间并不合适,应该进行调整,分别推后至37日龄和33日龄。通过对猪场猪瘟抗体消长规律的监测,有助于猪场猪瘟免疫程序的调整,提高猪场猪瘟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猪瘟强毒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青海省4个县的免疫猪场629份猪血样进行检测。结果,检出抗体阳性42份,平均阳性率为6.68%。提示经猪瘟疫苗免疫猪群感染了猪瘟强毒。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猪群抵抗猪瘟病毒感染能力,采用ELISA方法对某猪场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对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由原来的20日龄调整为35日龄,二免日龄由60日龄调整为65日龄。连续两批商品猪的猪瘟抗体监测数据表明,免疫程序调整后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上升,变异系数下降,疫苗免疫效果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0.
猪瘟抗体监测是猪场测定猪群抗体水平、掌握猪群动态、决定免疫时机的重要手段。但往往由于操作者不能正确熟练地掌握这一技术或受实验条件不完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饲喂优质玉米和霉变玉米的猪分别进行猪瘟抗体和疫病检查,结果发现,饲喂霉变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低,且有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中毒继发猪瘟的现象;饲喂优质玉米的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全部合格,猪群没有发生疫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Dot-ELISA诊断试试盒对甘常规猪瘟免疫后又发猪瘟病的猪场6进行猪瘟抗体监测。结果:1、发病期间首次猪瘟抗体检测;15头母猪抗体水平均在1:80以上;仔猪10、20、30、40日龄达1:80抗体水平的个体比例分别为93.33%、86.7%、73.33%、40%;50日龄以后各组均为0%。2、猪群发生猪瘟后全场不同日龄的猪进行紧急免疫,免疫10天后控制了猪瘟病的发展,15天后再检测抗体水平,其结果是:50日龄组、60日龄组、70日龄组、75日龄组抗体水平在1:80以上的个体比例分别达80%、66.67%、53.33%、60%。结论:影响猪瘟免疫应答因素很多,猪场应定期作抗体监测。Dot-ELISA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猪瘟组织灭活疫苗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其免疫效力与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接种猪瘟组织灭活疫苗的猪群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比接种猪瘟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猪群抗体水平高1~2个稀释度,而且高效价的抗体持续期较长。  相似文献   

14.
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建立了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抗体方法,对试验反应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抗原最适反应浓度为:染色菌泥与生理盐水之比为1:70~80,最佳反应温度为37℃,最佳反应时间为2~3h。本方法快速、简便、经济、灵敏度高且特异性强。为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检查、疫苗研究及免疫猪群抗体监测提供可靠实用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北省临西县部分猪场猪瘟病毒和口蹄疫病毒疫苗免疫效果,本研究于2022年从临西县部分猪场采集血清样品550份,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猪瘟、口蹄疫病毒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并进一步统计和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该地区猪群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均超过90%,而猪瘟抗体合格率为77.3%,均达到国家70%以上合格率的要求。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猪场/发育阶段猪群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合格率差异较小,所有猪场合格率均高于80%;但不同猪场和发育阶段猪群猪瘟抗体合格率存在差异,部分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低于70%;保育猪和育肥猪较母猪群抗体阳性率低,分别为70.39%和66.6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临西县口蹄疫O型、A型和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均较好,超过国家制定的最低标准,但仍然有个别猪场或猪群存在猪瘟疫苗抗体合格率不高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仔猪猪瘟母源抗体消退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瘟免疫问题在国内一直比较混乱,多年来母猪按常规免疫后,其所产仔猪免疫程序尚不完全一致,疫苗接种和免疫监测是当前防制猪瘟的两项关键问题,而合理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又依赖于免疫机体的敏感、特异、及时的检测方法。通过应用兰洲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对仔猪猪瘟母源抗体进行逐日龄跟踪检测,初步掌握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退规律,从而确定仔猪最佳免疫时机、疫苗接种的剂量及次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为世界上公认的效果非常良好的疫苗,但由于保存或使用不当或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往往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不全,从而发生典型或非典型猪瘟。过去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而现在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犊牛睾丸细胞苗,这两种疫苗每头份中的感染量不同。为了了解我县母猪猪瘟免疫的效果,从1995年起进行了猪瘟抗体监测工作,现将二年的结果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样本采集:母猪在猪瘟免疫后一个月左右采样,采样比例约为免疫母猪的10%。1.2监测方法: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的PPA-ELISAHC诊断盒,并根据其提供…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猪瘟疫苗是否会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及上海地区规模化猪场该病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分别免疫接种3种猪瘟疫苗的57头试验猪以及上海地区2005年-2009年10个区(县)共740份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经检测,所有样品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免疫猪瘟脾淋苗不能使猪产生BVDV交叉抗体,猪群因猪瘟疫苗感染BVDV的可能性比较低,该病近几年在上海市猪群中并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某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调整前后的猪群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对两个季度共计177个样本进行了猪瘟抗体、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猪蓝耳病抗体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场商品猪猪瘟免疫调整后免疫效果不佳,猪蓝耳和猪圆环调整后免疫表现良好;后备母猪虽未修改计划,但蓝耳病抗体滴度下降,猪瘟和圆环两个季度表现一致,主要呈现猪肺炎支原体中等程度(42%)感染;母猪猪瘟免疫计划调整后免疫良好,蓝耳病免疫方案调整后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有下降。结合两个季度的抗体表现,表明本场对商品猪的猪圆环、猪蓝耳免疫程序调整较为理想,可继续保持;对经产母猪进行的猪瘟和猪蓝耳病免疫调整也基本可行,可继续实施;同时需调整商品猪的猪瘟免疫程序;并考虑通过保健或免疫措施提升后备母猪抵抗猪肺炎支原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由于动物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 ,猪瘟疫情有上升趋势 ,并且在一些区域内蔓延。为了有效控制和扑灭猪瘟 ,加强对猪瘟免疫程序的探索是必要的。一方面 ,需要摸清区域内种猪群猪瘟抗体水平 ,另一方面了解和掌握仔猪猪瘟母源抗体及免疫后抗体消涨规律 ,从而为科学制订猪瘟免疫程序提供切实依据。本试验选择望新供港猪场等三个饲养管理、防疫条件和兽医技术力量尚可的规模化猪场 ,采用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 ,对生产母猪群猪瘟抗体及所产同窝仔猪进行定期抗体跟踪监测 ,测定母猪抗体水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