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路堑边坡钻穴栽植容器苗绿化固坡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 2 0 0 1~ 2 0 0 3年对甘肃武山宝兰铁路复线黄土路堑边坡钻穴栽植容器苗绿化固坡的试验研究中 ,选择栽植了野枸杞、紫穗槐、甘蒙柽柳、四翅滨藜、扁穗冰草、无芒雀麦、红豆草、小冠花、侧柏、五叶地锦 10个品种的容器苗 ,进行钻穴栽植试验 ,为解决黄土路堑边坡绿化固坡的难题找到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及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对公路绿化的要求也日趋提高,它不仅是一种路基和边坡稳定的防护措施,而且是道路标准化、美化的必备条件,更是建设“绿色通道”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交通部首次颁发了《公路绿化暂行办法》,对行道树的栽与养有了详细的规定。60年代交通部和林业部在武昌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绿化工作会议,把公路绿化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路堑边坡失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边坡防护的基本原则,并从防护技术的角度探讨提高边坡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以提高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边坡绿化的意义与基本原则,分析了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从全植物防护、三维空心网格植物防护、挂网式坡面防护、铺植草皮4方面介绍了边坡绿化的主要形式,同时提出了全岩石边坡绿化、土石混合岩坡绿化、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破损边坡绿化的处理方法。最后提出了边坡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以期为今后提高高速公路的景观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选取高速公路坡面-亚粘土边坡的不同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生态防护效果、地上生物量、覆盖度、灌木生长规律,为进一步巩固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结构和提高生态防护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华北东部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微立地的概念对工路边坡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为提高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措施的针对性、更好地选配工程绿化方法、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边坡植被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方法】以华北东部廊涿(廊坊至涿州)高速公路、京石(北京至石家庄)二通道高速公路大苑村至市界段及京承(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沙峪沟至市界段的边坡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边坡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各立地因子,通过对标准化后的立地因子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分层聚类分析后划分立地类型。【结果】共划分出6个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组:平原土质路堤边坡、平原土质路堑边坡、丘陵土质路堤边坡、丘陵土质路堑边坡、平原岩质路堑边坡和丘陵岩质路堑边坡,以及24个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结论】将华北东部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相结合,得到华北东部高速公路边坡立地类型系统,提高了边坡绿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铁路已相继建成京九、胶济铁路等绿色通道,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但在上述绿色通道建设中,采用的技术并不完全适用寒旱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现状。在总结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绿色通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寒旱区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设计要点,并归纳出一套适用于寒旱区的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模式,为寒旱区铁路以及公路绿色通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阳 《中国林业》2011,(4):47-47
当铁路通过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风沙常对铁路产生危害。要防治铁路受风力侵蚀,把线路通过地区沙害的潜在威胁减少到最低程度,铁路修建中的堑坡及深路堑防护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多采用喷播造林种草技术措施进行防护,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02省道西延工程路堑边坡绿化工程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02省道西延工程玲珑至昌化段公路为例,通过调查公路沿线山区边坡及公路坡面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恢复状况,总结了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路段公路边坡的气候、立地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植物,结合客土喷播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乡土植物客土喷播是公路路堑边坡较为理想的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讲述了客土喷播技术在西安绕城高速公路路堑边坡绿化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客土喷播技术的主要施工工艺,通过对路堑边坡植物生长状况的数据观测,说明了客土喷播技术达到了路堑边坡绿化防护的预期效果,工程质量和绿化效果均得到了建设单位和当地有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喷混植生技术在井冈山铁路边坡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根据井冈山铁路路堑坡度大,土质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应用喷混植生技术,边坡绿化已初见成效。调查结果显示,1 m2内植物平均株数近800株,覆盖度达98%,30万m2路堑坡面上,植物分布均匀,长势良好。这一技术在陡坡路堑上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在相似类型条件下的边坡绿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力度的加大,大量公路、铁路、场地等工程也随之大量出现,涉及到大量的深路堑边坡,因此很多深路堑边坡设计问题也相应日益突出。本文简要阐述深路堑边坡工程的现状及发展情况、工程的实用性及设计原则、边坡变形失稳破坏类型及对应的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应用香根草防护公路土质上边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香根草防护公路土质上边坡有着工程防护所不可比拟的防护、生态、环保、景观效益,并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的效益。通过在41省道(仙清线——仙居~永嘉清水埠)仙居段公路上边坡的应用香根草防护试验,提出了试验设计的具体方案、主要技术措施,并对防护效果进行了观察、检测,探讨了香根草生物防护的作用机理,并对其防护效益、生态效益和降低工程造价效益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生物防护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设绿色通道”的理念指导下,生物防护作为1种有效地绿化美化边坡、稳定石质边坡得到广泛使用。本文介绍了其中的护坡技术。  相似文献   

15.
《绿化与生活》2009,(6):36-37
2001年春季,“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实旅。“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工程不仅绿化美化了首都的公路、铁路、河流.提高了首都的生态防护功能,更在以绿养农,以农建绿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为首都生态环境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6.
威海绿色通道实现五个突破山东省威海市对全市55条、总长1800多公里的镇以上公路和铁路进行了全面规划,将绿色通道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1999年以来,已累计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300多公里,全市所有国道、省道和县道两侧的“四荒”地基本消灭。2002年绿色通道建设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对工程的领导力度、组织力度、工作力度有了新的突破。辖区内所有的省级以上公路、铁路绿色通道要在2003年底全部高标准完成,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绿色通道建设领导小组,市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绿色通道建设工作专题汇报…  相似文献   

17.
三维网植草技术是我国引进的公路边坡防护和绿化的新技术。通过该技术在新台高速公路的实验和推广,解决了边坡(尤其是5m以上的高边坡)防护和绿化兼顾的问题,不仅大大加强了路堑边坡的绿化面积,改善了自然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投资。边坡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工作在观念和技术上有了一个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为防止铁路的路基、路堑、边坡、铁路用地的水土冲刷,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在铁路沿线两侧的铁路用地范围内营造的带状集群林木,称护路林,是防护林的一种。按其主要目的,应定名为“铁路沿线护路林”。以保护铁路为主,在一些铁路设备之处及铁路大桥两端(含铁路、公路立交桥)、有人看守铁、公路交道口,铁路通过的大城市市区及风景区(含名胜古迹及旅游区)等特殊区段的少量林带还兼有保护、美化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升,众多新的技术也随之出现,公路施工中的喷锚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在公路建设中会有一定程度的路堑边坡,路堑边坡会对公路运输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喷锚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挂网客土喷播技术在石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 《森林工程》2012,(6):62-64
石质边坡防护是我国山区公路工程建设中的新课题,其目的是在保证边坡稳固的前提下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自然生态。本文结合黄南线二期改造工程石质边坡防护的实践,介绍挂网客土喷播技术的施工原理,通过选取适合比例的植物种子进行混播,科学的施工和管养工艺,并跟踪项目绿坡固坡的实施效果,论证该技术在石质边坡防护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