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种子处理关系到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的基本方向。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诸多优点,随着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逐渐推进,有关农作物种子处理的各种方法应接不暇,种子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得到了更加科学的利用。本文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在农作物生产中常用的种子物理处理的方法与特点,分析了种子物理处理与化学处理方面对农作物的影响,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子物理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属于现代物理农业技术范畴,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主要原理是利用具有生物效应的电、磁、声、光、热、核等物理因子操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生活环境,对作物种子进行技术处理,可以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加速酶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促进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  相似文献   

3.
李文平 《吉林农业》2010,(7):120-12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农业物理技术,在促进作物的增产、增收方面具有巨大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原理及其在衡水农业生产中的实验和推广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现代农业物理技术,它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达到农作物显著增产的新技术.文章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来简单说明此项技术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及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种子产生休眠原因的多样性,其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也各异.本文为便于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及休眠的解除,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综述了解除种子休眠的物理法、化学试剂法、生物方法、综合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温度处理、机械处理、低温层积、干藏和干热处理、射线、超声波处理和电场、磁场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激素处理、无机化学药剂处理和有机化学药物处理.  相似文献   

6.
种子经过等离子体种子机处理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现代农业物理技术,它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原理,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辐射与交变电磁场作用相结合,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达到农作物显著增产的新技术。本文从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原理和应用来简单说明此项技术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当前农业生产过分注重产量轻视质量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是当代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一是种子磁化技术;二是声波助长技术;三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四是电子杀虫技术;五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有效的利用农业物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最终到达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当前农业生产过分注重产量轻视质量的现象还较为严重。因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是当代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一是种子磁化技术;二是声波助长技术;三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四是电子杀虫技术;五是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有效的利用农业物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污染,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最终到达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的浸种、拌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高新技术,1962年美国首先使用,我国在80年代初期,由北京农业大学首先研制成功并用于种子包衣处理,在农业生产中进行应用.种衣剂尽管在我国应用的时间比较短,但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很受农民欢迎,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农业生产实现稳产高产和增收的目的,应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必须注意精准掌握种子处理次数、电流强度和处理时期,精细掌握对处理种子的要求,并精确掌握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苦瓜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出苗快,移栽成活率高,开花早,产量高的苦瓜综合育苗技术。[方法]对苦瓜按烫种与否、催芽与否、用穴盘与否、用农家肥与否、加轻质疏松物与否、用河沙与否等多个因子形成多个处理育苗,根据其出苗快慢、移栽成活率及开花结果等情况比较筛选好的育苗技术。[结果]烫种后先催芽再播于装有锯木屑的穴盘与烫种后先催芽再播于装有猪粪、苞谷胡粉(即栽食用菌用的玉米芯子粉)和河沙(比例为5∶4∶1)配成的基质的穴盘为苦瓜两种好的育苗方法。[结论]烫种后先催芽再播于装有猪粪、苞谷胡粉和河沙配成的复合基质的穴盘进行育苗,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种子真伪鉴别与防伪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形态鉴定法、种子染色法、种子电泳技术、DNA分子诊断方法在鉴别种子真伪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阐述荧光、激光全息、DNA标记等防伪技术在种子上的应用情况,以及种子真伪鉴别与防伪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特用玉米一种的高油玉米,实现了籽粒全面优质。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中国发展高油玉米,应从提高农民认识、培育优良品种、探索高产栽培技术、重视产品开发等方面着手,走科研、种植、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水稻机械化直播是一项轻型、省工节本、高产高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新型栽培技术。与手栽稻相比 ,具有生育期缩短、总叶龄数减少 ;植株变矮 ;根系分布浅 ,发根量大 ;分蘖成穗多等生长发育特性。其配套技术是 :选用良种 ,提早播种 ,适量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综合防治 ,控制草害 ;合理调控 ,科学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两湖平原种植制度调整与农业避洪减灾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通过对两湖平原农业生态环境分析,探讨两湖平原农业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在洪灾胁迫下调整两湖平原农业种植制度,通过发展耐涝农业生产,开发冬季农业,选育早熟或晚熟品种错开洪涝高峰期,推广套种技术,发展精养渔业等途径,实现农业避洪减灾。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价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的影响,以4种不同功率的冷等离子体处理的3种小麦种子为研究对象,在3个不同浓度的硫酸铜胁迫下进行萌发成苗试验。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长、苗长以及根、苗中的Cu含量,计算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研究了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铜胁迫作用下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对小麦在铜胁迫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提高了种子的萌发活力,根长和苗长最多分别提高了46.2%和145.4%,活力指数最多提高了82.1%。在低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促进根、苗对Cu的吸收;而高浓度Cu胁迫时,冷等离子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Cu的转运能力,缓解了Cu对种子萌发活力、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与毒害作用。研究表明,适宜功率的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能够增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表明:在中高密度条件下,春播玉米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中,对平均单株产量起决定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穗粗、穗行数、出籽率、千粒重、秃尖长、行粒数、穗长、穗位、株高、生育期.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54±1)℃,高湿(100%相对湿度)密闭加速种子老化的方法,对晋豆19、晋大53两个大豆品种进行种子老化处理,测定老化过程中,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和种子活力、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变化,明确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短时间老化处理(12~36h),种子发芽指标均比其对照升高,种子活力也升高。随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标迅速下降,种子活力降低,种子细胞膜透性加大。试验还表明,晋大53耐老化能力强于晋豆19。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过程,都是围绕当前、当地影响产量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稻株与环境条件,水稻的群体和个体及个体内部各器官间的3对矛盾,重点协调好个体内部穗数与穗重的矛盾开展多层次、多内容的技术改革,促使水稻生长发育过程达到苗壮、株健、穗齐、粒多、粒饱,实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目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1)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扩大双季稻,应用传统技术经验;2)推广矮秆品种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3)推广杂交水稻及稀播、少本插等配套栽培技术;4)总结推广高产栽培模式及中低产田配套增产技术;5)开展吨粮田工程的农业技术及杂交水稻规范化栽培.研究立足水稻高产,关键技术主要是调节水稻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高产.而高产必须正确处理产量因素关系,群体个体关系,生理生态关系以及技术措施的关系.促进水稻生产,改革技术主要抓3条措施:1)改革育秧技术,提高秧苗素质;2)推广合理密植,协调苗、株、穗粒;3)改进施肥方法,注意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0.
樊瑞多  郭玲玲  顾会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79-1479,1483
[目的]以玉米杂交种金博士658为材料,研究种子分级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个处理,6行区设计安排。[结论]不同级别的种子间,百粒重的增加对提高作物营养生长水平和产量表现有一定的效果,大粒种子的产量比未分级种子产量增加2.35%,中粒和小粒种子分别比未分级种子产量低0.28%、1.28%,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可为下一步金博士658种子分级差异化包装及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