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胶虫是尿同翘目胶蚧科的一种体型微小的昆虫。其分泌物——紫胶,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1961年开始,我省即多次由云南老区引种放养。在云南老区,紫胶虫的涌散时间是比较一致的,例如:在我省曾进行过引种的墨江和龙陵两地,夏代幼虫开始涌散的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冬代在9月下旬。但是,夏代引种我省后,由其所产生的第二代(即当年冬代)卵的胚胎发育速率和幼虫出现的日期不同个体差异很大,表现出  相似文献   

2.
渡口自引种繁殖紫胶虫以来,一年两代,生产正常,已持续十余年了。这一成果对解决省内种胶自给,促进内地原胶生产的发展,显示了可喜的前景。但是,在大庄等干热河谷地区所提供的种胶,曾发生过幼虫涌散少,固虫量低,甚至不涌散现象,致使原胶生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使部分群众对渡口地区能否作为我省紫胶虫保种基地,向内地提供优良种胶产生疑虑。为此,我室于今年五六月间,对渡口大庄紫胶队75年冬代种胶的质量、采种方式、调运管理以  相似文献   

3.
不同涌散期紫胶虫群体性比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6—1987年对同批种胶不同涌散期紫胶虫群体中雌雄性比调查结果,发现胶虫涌敬的迟早是影响胶虫群体性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准确地进行紫胶虫的涌散测报,适时采种,科学放养,精心管理,是决定放养工作成败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测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综合应用。一、用世代发生日期来推算我们西昌地区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代:夏代5—10月,下一代幼虫大多在10月涌散;冬代10—次年5月,幼虫大多在5月涌散。夏代历时4个月,约120天,冬代历时7个月,210天。从放养的次日起算,接近世代交  相似文献   

5.
根据1986—1988年对同批种胶不同涌散期的紫胶虫群体中雌雄性比进行多年多点的试验调查分析结果,紫胶虫涌散的迟早是影响紫胶虫群体性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法桐角蜡蚧是一种城市庭园、园林经济害虫,主要寄主有法桐、雪松、樱花、广玉兰等二十几种植物。对其若虫涌散的观察试验结果,一只雌成虫共涌散幼虫3743头,其涌散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对其防治试验结果,室内喷药杀虫效果可达89.4% ̄99.7%;室内药剂内吸杀虫防治效果可达100%,但需要一个药物作用过程。可采用物理、生物、化学以及加强对出圃苗木的检疫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法桐角蜡蚧是一种城市庭园、园林经济害虫,主要寄主有法桐、雪松、樱花、广玉兰等二十几种植物。对其若虫涌散的观察试验结果,一只雌成虫共涌散幼虫3473头,其涌散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对其防治试验结果,室内喷药杀虫效果可达89.4%~99.7%;室内药剂内吸杀虫防治效果可达100%,但需要一个药物作用过程。可采用物理、生物、化学以及加强对出圃苗木的检疫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油桐卷斑螟是油桐主要害虫之一,林间世代重叠。在福建南平,1年发生7代,以蛹在地面落叶中,少数在土缝中越冬。幼虫取食嫩叶、顶芽,对油桐幼苗造成严重损害,在桐林除食叶外,还能蛀食花蕾及幼果表皮,造成落花落果。幼虫5龄,老熟幼虫于卷叶内化蛹。卵多散产于叶背。结合秋冬垦复,清除落叶集中销毁,是压低发生基数的关键措施。要抓紧第一代幼虫防治,室内试验证明:2—3龄幼虫对多种农药敏感,林间以“741”烟剂防治幼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紫胶虫以吸取优良寄主树上的营养和水分,维持它的生命活动。雄成虫交配后马上死亡,雌成虫泌胶和繁殖后代。该幼虫迁移传播能力很差,只靠涌散期爬行到它所适合的寄主二至三年生枝条上,成群固定下来就不动了。.若让其自然繁殖,紫胶虫本身世代混乱,难于摸索泌胶规律,不好掌握生产程序,同时紫胶幼虫在寄主树上固定过少,不能挖掘寄主树的生产潜力;固虫过多,不仅难以获得高产稳产,而且会导致寄主树整株死亡。人工放养可以创造胶虫所需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紫胶良种、合理利用寄主和适当控制固虫量,实行分片、分株、分枝及分别夏、冬代三年轮流放养(每年利用寄主树上的有效枝条一次),做到永续作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松毛虫以幼虫态在树下越冬,翌年上树,树干是必经之路的原理,有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采用胶环和毒环法治松毛虫经验的启示下,辽宁省阜新市化工所和沈阳农学院林学系,阜新县国家店林场,阜新市、县森保站等单位协作,经过两年研究,试制成毒粘胶环阻杀越冬幼虫上树试验初获成效。毒粘胶环系采用化学胶(要求遇水不稀释,阳光幅射不骨化,不流胶)和速效毒杀剂及乳化剂等配成,现配现用,不宜久放。化学胶主要起延长触杀剂手“使幼虫爬行迟缓,以增加中毒机率的作用。为此粘性不宜过大,过粘时即能造成“虫尸搭桥”后续幼虫从虫尸通过的  相似文献   

11.
罗梅  朱红梅  韩佳珊 《绿色科技》2019,(16):263-265
指出了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快速崛起,共享单车与日俱增,但在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共享”变“私享”、乱停乱放、故意损坏等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体现出少数人道德观念的缺乏、制度的不完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更从本质上反映出公众共享伦理所存在的漏洞。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野外赤松针叶上采集到的针叶树散斑壳、松散斑壳、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共4种真菌,在温室内盆栽赤松幼苗上进行致病性接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接种处理方法在两次接种试验中均获成功,擦伤处理方法接种成功率最高,处理过的接种发病率高于不处理的;散斑壳4个菌种中针叶树散斑壳的寄生率最高,有较强致病性。4个菌种接种后症状表现出一定的差别,针叶树散斑壳和松散斑壳侵染针叶出现症状最快,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晚。光亮散斑壳和雪松散斑壳侵染后的前5周内发病缓慢,但有性子实体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13.
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秦皇岛 1a发生 7代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 ,群集于寄主蛹内 ,其卵、幼虫、蛹及产卵前均在寄主蛹内度过。成蜂在寄主蛹中羽化后 ,先进行交配 (无重复交配现象 ) ,随后咬一“羽化”孔爬出 ,其余的成蜂个体均从该孔羽化而出。刚羽化的成蜂当天即可产卵寄生。白蛾周氏啮小蜂从卵产入寄主蛹中至成蜂羽化、咬破寄主蛹壳出来这一时期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 36 5 .12日度和 6 .14℃ ,这对指导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有着重要作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在自然界中可以寄生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 ,包括美国白蛾、大袋蛾、柳毒蛾、榆毒蛾、国槐尺蛾、杨扇舟蛾和桃剑纹夜蛾等 ,为白蛾周氏啮小蜂自然繁殖 ,在自然界中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松树、针叶树和被子植物上散斑壳属真菌是广泛分布的,欧州赤松Pinus sylvestris上最常见的有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扰乱散斑壳L.seditiosum和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用自然界中产生的子囊孢子作接  相似文献   

15.
沙棘蛀干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蛀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相似文献   

16.
水杉色卷蛾是水杉的一种主要害虫。在湖北省利川县一年发生1代,以初孵幼虫在树干及枝桠的皮下滞育和越冬,滞育期长达9—10个月,到翌年4月上旬幼虫开始恢复活动。幼虫5龄。老熟幼虫在寄主上卷叶化蛹,但在小片被害严重的幼林中,亦发现少数老熟幼虫可吐丝下到地面的杂草上卷叶化蛹。蛹期9.5—1.5天。雌蛾羽化后1—2天即可产卵,卵一般3—6粒重叠堆产于叶片的背面,少数为单粒散产,最多可12粒堆产在一起。雄蛾寿命3.5—7天,雌蛾寿命5—125天。卵期7.5—12天。室内试验表明,对幼虫喷杀螟松、乐果、溴氰菊酯、杀灭菊酯、倍硫磷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黄楝小蜂生活习性  黄楝小蜂在太行山区 1年发生 1代 ,少数 2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危害后的种壳内越冬 ,翌年 4月中旬开始化蛹 ,蛹期 15天。 5月上旬出现成虫 ,5月下旬至 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 ,成虫寿命 3天。当早熟黄楝种子像高梁粒大小 ,中熟黄楝种子像小米粒大小 ,晚熟黄楝花序萌动时 ,黄楝小蜂成虫于早晨8~ 10点咬破种壳而出。一般从向阳处咬破种壳。脱果后爬行数分钟 ,展翅飞翔到黄楝树上交尾、产卵。雌成虫靠其坚硬的针状产卵器 ,刺破刚坐果的黄楝种皮 ,将卵产于果内 ,一般每果产卵 1粒。卵有柄 ,固定在黄楝种子内壁上。约 2…  相似文献   

18.
沙棘蛀士害虫柳蝙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金有  王春艳 《沙棘》1998,11(4):25-27
柳蝙蛾是一种新的沙棘蚊干害虫,属鳞翅目,蝙蝠蛾科。在黑龙江省绥棱地区一般2年发生1代,少数1年发生1代,以孵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从4月下旬开始危害至7月下旬;越冬卵孵化后,幼虫7月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钻蛀危害至10月,然后以幼虫在树干基部越冬。采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80%敌敌畏乳油,在幼虫钻蛀前进行地面喷药防治,结合虫道“注液法”防治,防效可达93.3%-100.0%。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以板栗壳为原料生产栲胶的工厂。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和有关综合利用方面的指示,在栲胶生产过程中,将浓缩之浓胶,采用“发酵法”,作了使浓胶中的糖转化为酒精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浓胶经发酵后可产生4-5°酒精,经过蒸馏,可得白酒。按现在年产200吨栲胶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年可得65°白酒8万  相似文献   

20.
对散斑壳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重点记述我国松树上散斑壳属中28个种的寄主及分布,对散斑壳属真菌致病性研究作了阐述,并对散斑壳属真菌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