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砂浆力学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对基准水泥砂浆进行沉入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利用折压比确定聚丙烯纤维最佳掺量用来配制补偿收缩砂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砂浆沉入度逐渐减小;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砂浆折压比最大,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抗折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采用不同膨胀剂掺量配制纤维补偿收缩砂浆,膨胀剂掺量为8%与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双掺配制的补偿收缩砂浆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自流平砂浆配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再分散乳胶粉、砂、粉煤灰、聚羧酸减水剂制备了高流动度自流平水泥砂浆,综合考虑砂浆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各因素水平的最佳组合,得到自流平水泥砂浆的最佳配方。按照最佳配方(集灰比1.2,水胶比0.42,乳胶粉掺量1.5%,粉煤灰掺量4.5%,减水剂的用量0.12%,消泡剂用量0.1%)制备的砂浆,20min流动度达到210mm,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7MPa和44.2MPa,其性能指标满足《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985—2005标准,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无砟轨道以其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平顺性的突出优点,在我国多条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上成功应用。然而无砟轨道在服役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为保证无砟轨道的耐久性,选择合理的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CRTS系列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适应性、经济性、施工性和可维修性。结果表明:CRTSⅠ型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CA砂浆层具有温度敏感性,不适宜在高温或严寒地区使用,适用性较差,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出现的病害最少,具有适应性,经济性和耐久性,建议优先推广使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相似文献   

4.
经对聚丙烯纤维砂浆冲击试验试件破裂面的分形维数的计算,并与试件的冲击破坏锤击数进行的对比研究可知:当纤维掺量低于0.1%(体积比)时,由于掺入纤维传递扩散了冲击能量,造成试件内部裂缝的大量延展,因此延迟了试件的冲击破坏过程,导致计算的掺纤维试件破裂面分形维数高于普通砂浆试件。因此,采用分形理论可以解释掺入聚丙烯纤维对提高水泥基材料抗冲击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聚丙烯腈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及其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的影响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混凝土相比,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随纤维掺入量的增加而不同,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量,而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提高作用,对劈拉强度则有提高,但也存在最佳的纤维掺入...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是铺设无砟轨道的基础,对轨道工程施工及轨道平顺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据贵南高铁沿线地质情况,从制度建设、标准制定、人员和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探讨意见,更精准的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砂浆中加入钢纤维可以显著地改善砂浆的强度,不同掺量、不同长度的钢纤维对砂浆强度的影响也不同.通过在砂浆中掺入11种不同量的剪切型超短超细钢纤维(长度:6 mm,直径:0.2 mm)和掺入6种不同量的普通钢纤维试件的强度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砂浆中掺入剪切型超短超细钢纤维砂浆后的强度规律:在钢纤维掺入量小于3%时,普通钢纤维砂浆强度略高于剪切型超短超细钢纤维砂浆;在钢纤维掺入量大于3%时,剪切型超短超细钢纤维砂浆强度明显高于普通钢纤维砂浆.  相似文献   

8.
沙柳/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沙柳木粉、聚丙烯为原料,加入硅烷偶联剂,采用热压法制备沙柳?聚丙烯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相关研究。在不加偶联剂条件下,当木粉加入量为20%~50%,木粉目数为20目至80目时,随木粉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弹性模量呈上升趋势,拉伸强度随之下降;随木粉粒径的减小,上述力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硅烷偶联剂KH550和玻璃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当木粉加入量为40%,木粉目数为60目,偶联剂加入量为5%,玻璃纤维加入量为15%时,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较好,此时,静曲强度为55.93MPa,弹性模量为3 400MPa,拉伸强度为24.83MPa。  相似文献   

9.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装配式建筑结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对其强韧化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玄武岩纤维掺量、形态等特征参数对高性能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OCA)和压汞(MIP)等测试方法分析玄武岩纤维对高性能砂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可有效提升高性能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弯曲韧性,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提升效果先增大后降低,适宜掺量为1%,相同条件下树脂铰联化玄武岩纤维(BF-Ⅱ)增强效果优于短切玄武岩纤维(BF-Ⅰ)。BF-Ⅱ表面粗糙与砂浆机械互锁作用更强,BF-Ⅰ表面光滑但与砂浆分子间作用力更强。纤维表面附着大量水泥水化产物,随着龄期的延长增强效果更加显著。添加纤维后,砂浆的最可几孔径变小、孔隙率及多害孔比例均得到降低,有效提高砂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经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聚丙烯纤维的掺入改善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减少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因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规程》规定的收缩试验方法,适用于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采用改进的收缩试验方法更符合工程实际。建议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合理掺量为0.8~1.0 kg/m3,这对聚丙烯纤维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提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的抗拉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聚丙烯纤维是克服混凝土开裂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同时掺入粉煤灰补偿因聚丙烯纤维的粘滞作用而导致混凝土流动性的降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12.
漫话砂浆     
砂浆是农村建筑中一项用量大、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在砂浆中,有砌筑砂浆、抹面砂浆、防水砂浆等。由于胶结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的不同,砂浆可分为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混合砂浆又有水泥石灰砂浆、水泥粘土砂浆及石灰粘土砂浆之分。砌筑砂浆这种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易和性、足够的强度、一定的粘结力、较小的变性等基本性质,因此,制作砂浆时对水泥、石灰、砂均有一定的要求。水泥常用品种的水泥均可制作砂浆,一般用中等标号水泥就能满足需要,通常选用水泥标号为砂浆标号的4~5倍。石灰砂浆中可采用一等和二等石灰,也可以采用生石灰粉。砂一般砌筑砂浆宜用中砂为好,勾缝可用细砂。为保证砂浆质量,对砂中粘土和杂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木材纤维/橡胶粉复合板(以下简称"木/橡复合板")的贴面性能,为强化地板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施胶量为绝干纤维和橡胶总质量的10%),采用15~30目(0.55~1.18mm)粒径的橡胶粉与木材纤维复合压制强化地板基材(橡胶掺入量为绝干纤维和橡胶质量和的10%;板目标密度0.80g/cm3),再在2MPa热压压力、180℃热压温度和30s热压时间的工艺条件下用浸渍纸贴面,根据国家标准GB/T 17657-1999测试复合板的表面胶合强度;基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定义"面粗糙度Ra′"新指标,定量分析木/橡复合板贴面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并借助MATLAB软件模拟板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木/橡复合板的表面胶合强度达到0.95~1.05MPa,掺入橡胶粉对贴面强度没有明显影响;木/橡复合板的面粗糙度Ra′值达到1.10~1.21μm,显著大于100%木材纤维板的0.73μm;复合板砂光发生了"掉粒"现象,板面残余微观凹坑,导致浸渍纸贴面后,所有复合板表面出现了"湿花"缺陷,但表面平整性趋于一致。【结论】浸渍纸贴面木/橡复合强化地板工艺技术可行,橡胶粉的掺入对贴面强度和贴面后的表面平整性没有显著影响,采用"面粗糙度Ra′"可有效量化板材的表面平整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黑龙江北安某灌渠区沉积粘土配制水泥土,稻壳粉掺量分别取0%、1.5%、4.5%、7.5%,养护龄期取3、9、14、28 d,通过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不同稻壳粉掺量,不同龄期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得出了固定水泥掺量后,不同龄期、不同稻壳粉掺入量与圆柱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对该地区水泥土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水泥中分别掺入50%的FAⅠ和50%的FAⅡ,水胶比采用0.6,0.8,1.0,2.0;掺入15%的SF,水胶比采用1.0,2.0,3.0,用细骨料和黏土的拌和物作为模拟介质进行注浆试验,研究了掺入粉煤灰或硅粉后水泥注浆材料的可注性。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或硅粉后,浆液具有颗粒细,利于微细裂隙的充填扩散,可注性好等特点,同时改善了纯水泥浆液的稳定性、减小了固化注浆体的收缩变形。试验给出了FAⅠ和FAⅡ在50%掺量下的合理水胶比范围为0.8-1.0,SF在50%掺量下的合理水胶比范围为1.0-2.0,对实际工程利用粉煤灰或硅粉水泥注浆材料时配合比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贵广客专隧道内出现的轨道板上拱问题,分析了病害成因,通过动态、静态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提前研判出上拱地点,并采取预防性整治措施;对高铁无砟轨道隧道内轨道板上拱的预防及整治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一般采用无砟轨道,其对路基施工要求十分严格.介绍了高速铁路路基试验段的填筑工艺施工流程,采用地基系数、孔隙率、二次变形模量和动态变形模量4项指标,通过试验确定了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这2个填筑施工工艺参数.当松铺厚度38mm,碾压遍数为6遍时,路基压实效果良好,能够满足高速铁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马尾松热磨机械浆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对纤维进行接核处理和偶联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纤维与取丙烯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纤维与助剂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显著,马尾松热磨机械浆含量25%左右时,复合材料可达到的力学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27MPa以上、弯曲强度40MPa以上、冲击强度(缺口)5kJ/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水泥-生石灰对铬污染土固化效果及微观孔隙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壤的固化效果及固化土在工程中再利用的可行性,采用固化稳定法进行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将重铬酸钾(K_2CrO_7)人工添加至粉砂土以模拟污染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浸出毒性、核磁共振孔隙和微观三维形貌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的固化效果及其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固化土强度随龄期增加而显著增加,且达到废弃物的填埋标准,同时随六价铬离子浓度增大强度先增加后稳定或减少;六价铬离子浓度小于900 mg·kg~(-1)时,生石灰掺量对于固化土强度存在阈值为4%,低于4%时随着生石灰掺量增加强度呈上升趋势,浸出毒性降低且达到浸出标准,同时0.1~1μm孔隙占比最高,结构致密;高于4%时随着生石灰掺量增加强度呈下降趋势,浸出毒性波动变化,1~10μm的大孔径增多,结构致密性差,平整度降低。研究表明,掺入合适比例的水泥和生石灰对铬污染土有较好的固化效果,可防控受污染土壤中六价铬浸出和渗透到地下水带来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