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解说系统是旅游目的地诸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沟通游客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重要桥梁及影响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和衡量景区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调查研究游客对景区导游解说、解说牌、印刷品和游客服务中心四个方面感知程度,提出通过提高景区导游人员综合服务能力、完善景区标识系统管理、突出解说媒介的景区特色、重视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规划、开设智能解说系统,强化景区网站建设等举措以提高游客对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满意度,对九华山风景区建立良好旅游解说系统及对我国景区旅游解说系统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运城解州关帝庙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境内外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的评价因子,采用模糊评判法对境内外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效果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境内外游客对运城解州关帝庙景区解说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构成要素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差异,满意度最高的为导游讲解,最低的为景区标识牌的设立和制作。  相似文献   

3.
王丽芳  苏建军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194-196,200
选取运城解州关帝庙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境内外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的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评判法对境内外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效果的满意度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境内外游客对运城解州关帝庙景区解说系统的总体满意度一般。游客对景区解说系统构成要素的满意度有显著的差异,满意度最高的为导游讲解,最低的是景区标识牌的设立和制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泰山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为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构建自导式解说媒介体系,主要包括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展览、出版物等内容,对泰山景区解说系统进行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泰山文化遗产旅游观光体验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解说标识系统在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景区与游客间沟通的重要纽带,受到公园建设者和管理者的重视。通过对湿地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结构的分类梳理,可将其大致分为他人传递式解说和自我获取式解说。为打造安徽环巢湖的一流景区,合肥滨湖湿地公园解说标识系统的整体优化方案应依据湿地生态敏感性的特点,需要整合安徽省旅游资源与湿地资源的综合优势,从而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为同类型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性理论资源,以促进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董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996-2998,3003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游客对西安翠华山旅游解说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游客对解说系统评价不好;评价最差的有导游讲解和游客中心,较差的有忠告牌、印刷品、音像品和指路牌。究其原因主要有:导游素质低,讲解内容科学性不强;标识牌数量少,设置不合理;印刷品和音像品种类少、实用性差,且设计不精美;景区的游客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与便利服务少等。最后提出了翠华山景区旅游解说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解说系统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茂兰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发现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存在人员解说系统缺乏、非人员解说系统不完善、解说系统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功能体现不足、未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缺少游客中心、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薄弱、宣传信息偏失等问题,并据此提出把旅游解说系统的合理规划设计提上日程、导游服务活化解说、建立游客中心、科学设计牌示解说系统、加强科普知识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重视景区外辅助解说系统的建立等构建茂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解说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选择三江丹洲景区为研究地,采用IPA方法,结合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乡村旅游解说系统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要性强而表现性弱的解说要素有"景点解说内容"、"景区交通及景点导引"、"解说牌的布局"等。由此构建乡村旅游解说设计模式,并以丹洲为例对乡村旅游解说系统提出优化方案,为农村旅游产业的形象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喀纳斯景区环境教育解说系统的游客感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上,选取新疆喀纳斯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原始数据,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方法对景区环境教育解说系统的游客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喀纳斯景区现有环境教育解说系统在静态说明、旅游组织、人员素质和导游讲解等层面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完善该景区环境教育系统,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泰山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还没有考虑到特殊性,有必要针对泰山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以泰安市泰山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游客满意度评价,探索影响泰山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因子,研究提高游客满意度的泰山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游客对泰安市泰山的满意度达到基本满意水平;通过对12项评价因子的重要度和满意度系统分析,得出泰山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针对3个象限给出了3种发展策略:重点发展、保持发展和后续持续发展。Ⅲ象限内的因子是泰山的弱势,是今后泰山完善和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性陵园景观的完善和发展,选择运城舜帝陵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游客满意度的原始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调查的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结果表明:(1)游客对运城舜帝陵景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服务质量等主因子会影响游客满意度的综合评...  相似文献   

12.
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导式解说步道是旅游解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的好坏对游客自然与文化知识的获取,游客行为管理以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以人本主义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结合旅游景区解说资源的特性与游客特征,分析出自导式解说步道规划包含组建解说队伍,决定解说受众,调查解说资源,确定解说主旨,决定解说细节,撰写解说计划,设计解说牌示,评价与修改,生产与安装牌示,解说点评估等10个具体步骤,并对各个具体步骤进行了探讨。最后,以苏州依可绿乐园自导式步道解说规划设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图4参10  相似文献   

13.
该文提出文化型旅游景区解说系统包括硬组成和软组成两部分,对两部分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解说系统现状进行分析,从完善旅游解说规划、培养高素质导游人才、营造良好旅游体验氛围、采用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构建地方感理论的文化型解说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焕  徐逸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82-1983,1997
指出人工设施建设与原有景观不协调、破坏自然环境、功能不完善是焦山风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协调性、功能性、以人为本等可以作为焦山风景区内建筑景观、交通设施、解说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和网点、环保系统等的人工设施建设和改善的原则,并可以通过旅游管委会保障人工设施的合理建设.  相似文献   

15.
赵建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91-4093
在分析国内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指出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的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该景区旅游解说系统构建的原则和目标,最后论述了解说系统的构建内容和展示方式。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服务游客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自导式解说服务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园内解说性印刷品”方面;对解说满意度影响贡献率最大的因子是“解说牌示的设置与设计”。为提升竞争力,应提高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牌示设计水平,注重牌示布置;增加免费解说性印刷品投入等。  相似文献   

17.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单位,2007年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方差分析研究了旅游干扰对泰山登山中路四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旅游干扰造成了群落物种丰富度的降低.(2)不同等级植物主要优势种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干扰等级越轻,伴人植物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越小,个别物种甚至消失,如萹蓄(Polygonumaviculare).(3)旅游干扰对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明显.随着干扰等级的降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在2级时达到最大值.(4)旅游干扰降低乔木和灌木植物的更新种类、数量和频度.鉴于目前旅游活动对泰山登山中路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干扰程度,建议应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设计方法及个案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加强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设计,提高解说水平,是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旅游景区提高文化品位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旅游者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和旅游体验.在对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进行概述,总结近年来国内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景区环境解说系统的"1311"设计方法,包括目标确定、环境调查、受众分析、主题定位、方案策划、评估调控等6个步骤.最后,以千岛湖森林氧吧环境解说系统的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参19  相似文献   

19.
运用IPA分析法,对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选取生态环境、服务态度、消费水平、旅游安全等11个变量因子,通过对游客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游客对野象谷景区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2个因子属于优势区,游客满意度较好;讲解服务、服务态度、旅游安全属于维持区,游客评价超过预期;餐饮购物、服务设施、消费水平属于改良区,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旅游交通、景区容量、景区卫生3个因子属于弱势区,是景区的主要劣势。通过分析野象谷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景区游客满意度,增加景区吸引力,使景区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本文通过构建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富川瑶族自治县神仙湖花海园游客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的因子分析法,剖析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富川神仙湖花海园游客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且向他人推荐该景区的意愿较强,主要源于其乡村田野风光和休闲轻松的氛围;景区开发总体规划、民族风情、景区布局、景区活动种类、娱乐设施以及其它公共基础设施等6类因素对被调查游客满意度影响显著。据此,提出优化景区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