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原子吸收火焰光谱法检测人参中的铜元素含量,并对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GB/T 5009.1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对人参中铜元素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对各分量不确定度进行合成,最终形成不确定度评定报告。结论:结果表明,我实验室使用该方法对人参中铜含量的检测,不确定范围较小,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物质和工作曲线拟合。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经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大米中镉元素的含量为0.268 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29 mg/kg(k=2)。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人参中总皂苷含量的测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GB/T 19506-2009》附录B的实验方法,对人参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并对各分量进行合成。结论实验室使用该方法对人参中总皂苷含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78%,误差范围小,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红参中人参总皂苷不确定度的评定技术。方法首先确定数学模型,寻找不确定度的分量,分别对各分量进行不确定度计算,最后算出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0.07g/100g, k=2。通过对不确定度各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和标准溶液配制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贡献比较大,分别为0.0095和0.0077,分别占个分量的29.76%和24.12%。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提高标准曲线的相关性和标准物质配制的准确性,以便更好的控制实验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人参中主要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合人参中有机氯农药的实验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论:结果表明,人参在进行有机氯农残十六种检测分析时,样品的重复测量和回收率是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十六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一增补本人参项下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对人参禁用的十六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有关规定,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实验过程中不确定来源进行分析,并对评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该研究测定过程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回收率和重复性试验,其他因素影响很小,在实验过程中应给予格外重视并加以控制。结论本评估方法可为气相色谱法检测多组分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GB 10498-2010《糖料甘蔗》、GB/T 10499-1989《糖料甘蔗试验法》中甘蔗纤维分测定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估和合成,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及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为甘蔗糖分分析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茶叶中敌百虫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过程进行研究,并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06-2019《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对检测过程的不确定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了分析和合成。茶叶中敌百虫含量为0.0317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34mg/kg(k=2,P=95%)。结果显示,回收率、标准曲线最小二乘法拟合和标准溶液配制及稀释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创建数学模型并选择评估的方法,分析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热带水果中硒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对分析过程中的样品称量、消解、定容体积、标准配制、曲线拟合、重复性等6个不确定分量进行分析和合成,计算出硒的扩展不确定度,为系统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和方法的可靠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联苯菊酯为例,结合检测方法和实际操作,对外标法测定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确定了不确定度来源于标准溶液,仪器响应值,样品称量,定容过程,测量重复性情况以及所采用方法的回收率等.采用统计方法得到了A类不确定度量值;利用所获得各种信息,对B类不确定度各个分量逐个进行量化,从而获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1.
在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表明测量结果量值的可信程度。测量不确定度适用于各种准确度要求的各类科学技术测量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技术在人参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参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铝、镉、砷、汞。铅和镉属重金属元素,砷和汞为非金属元素。这四种有害元素主要来自土壤,其次与使用的农药也有一定关系。有害元素超过标准规定,长期服用,易发生慢性中毒。有些国家要求比较严格,规定每日人参服用量中的有害之铅、镉、砷不准超过5μg/g。  相似文献   

13.
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香瓜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其各个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结果表明:标准曲线拟合和重复性测量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当香瓜中苯醚甲环唑含量为0.135 1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1 8 mg/kg(k=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荧光、极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出人参种子中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钾,镁、钙、钠和必需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锶、钴、硒、钼,而有毒微量元素铅、镉的含量则较低。所测人参种子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各异,且因人参产地、品种不同,其含量也各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中铅和镉的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中铅和镉的含量。结果铅在0μg/L~40μg/L范围,镉在0μg/L~3μg/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3.6μg/kg和0.42μ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11%和4.70%,加标回收率在93.3%~106.7%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测定人参中铅和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张春  黄伙水 《中国茶叶》2009,31(9):21-22
日常检测或校准工作都存在测量不确定度的问题。参考实验室内部《茶叶中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检验方法》,测定茶叶中甲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含量,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探讨,以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质量,确定结果的可信程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苎麻纤维支数测定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各影响因素的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从而明确影响苎麻纤维支数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根据测定结果来判定苎麻纤维品质优劣更加可信,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苎麻纤维支数测定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各影响因素的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从而明确影响苎麻纤维支数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原因,根据测定结果来判定苎麻纤维品质优劣更加可信,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美国热电原子吸收光谱(ICE3500)石墨炉法检测甘蔗中的有害元素镉、铅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仪器灵敏度高、数据准确可靠,适用于检测甘蔗中镉和铅重金属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葛根药材中的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式。方法本文采用分层建模方法建立了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葛根药材中的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逐层分析和合成。结果按照国家标准DB51/T 1910-2014规定的检测程序进行,最后测量出本次中药材葛根中铜含量为:X=(11.72±3.32) mg/Kg;k=2:P=95%结论充分分析和识别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来源,较为全面地评定了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材葛根中的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