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全株构树和稻草为原料,按照鲜重质量比10∶0(A组)、9∶1(B组)、8∶2(C组)、7∶3(D组)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各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CK)、糖蜜组(T)、乳酸菌组(GLP5)及糖蜜+乳酸菌组(T+GLP5),青贮60 d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混合比例糖蜜添加组(T、T+GLP5)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GLP5与CK处理相比,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B处理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05)。各混合比例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均降低,A、B及D组T、T+GLP5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C组T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全株构树与稻草混合青贮时选用糖蜜添加组(T、T+GLP5),同时选用9∶1的混合比例较适宜。  相似文献   

2.
以全株构树和稻草为原料,按照鲜重质量比10∶0(A组)、9∶1(B组)、8∶2(C组)、7∶3(D组)混合调制青贮饲料。各混合比例设无添加剂(CK)、糖蜜组(T)、乳酸菌组(GLP5)及糖蜜+乳酸菌组(T+GLP5),青贮60 d分析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各混合比例糖蜜添加组(T、T+GLP5)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GLP5与CK处理相比,pH值和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B处理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C、D组(P<0.05)。各混合比例添加剂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均降低,A、B及D组T、T+GLP5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半纤维素显著降低(P<0.05),C组T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全株构树与稻草混合青贮时选用糖蜜添加组(T、T+GLP5),同时选用9∶1的混合比例较适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与发酵品质的影响,选择比较常用的三个添加剂:纤维素酶(发酵促进剂)、蔗糖(发酵促进剂)、乙酸(发酵抑制剂)添加到紫花苜蓿中,制作袋装青贮饲料,贮藏30 d后测定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蔗糖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料中的粗蛋白含量(P0. 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 05),添加乙酸或纤维素酶可显著提高苜蓿青贮料中粗脂肪和干物质的含量(P0. 05);添加乙酸、纤维素酶或蔗糖都可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中的p H值和乙酸含量(P0. 05),显著提高苜蓿青贮饲料乳酸含量(P0. 05),添加蔗糖显著降低苜蓿青贮料中丁酸的含量(P0. 05)。因此,添加蔗糖有利于苜蓿青贮饲料营养物质的保存,添加乙酸改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4.
将紫花苜蓿与燕麦按鲜重质量比分为A组(10∶0)、B组(7∶3)、C组(5∶5)、D组(3∶7)与E组(0∶10),贮存1d、3d、7d、15d、30d后测定混贮饲料的发酵指标和营养物质含量,研究混合比例对紫花苜蓿与燕麦混贮品质的影响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贮时间的延长,pH值、DM、CP、NDF、WSC、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干物质损失率、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呈升高趋势。青贮30d,C组、D组CP含量显著(P0.05)高于E组;B组、C组、D组NDF含量显著(P0.05)低于E组;D组、E组WSC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组;D组、E组pH值显著(P0.05)低于A组、B组、C组;C组、D组乳酸含量显著(P0.05)高于A组;与A组相比,其他组的丁酸和氨态氮含量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合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建议紫花苜蓿与燕麦以鲜重质量比为3∶7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甜高粱对杂交构树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以杂交构树和甜高粱为原料,共分为4个组,杂交构树组(10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90∶10组(9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80∶20组(80%BP组)、杂交构树∶甜高粱=70∶30组(70%BP组)混合调制后进行青贮,每组20个重复,分别于青贮第7、15、30、45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90%BP组、80%BP组、70%BP组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低于100%BP组(P<0.05),青贮第30 d,80%BP组的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低于70%BP组(P<0.05)。甜高粱的添加量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青贮第7、30、45 d,90%BP组、80%BP组和70%BP组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显著低于100%BP组(P<0.05),青贮第7 d后,各组青贮饲料均未检测出酵母菌、霉菌和大肠杆菌。研究表明,甜高粱占20%的杂交构树青贮饲料青贮3...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比例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秆与玉米(Zea mays)秸秆混贮的青贮品质和发酵特性,本研究设计6个处理,即玉米秸秆与甜叶菊秆的混合比例为100:0 (CK)、90:10 (A)、80:20 (B)、70:30 (C)、60:40 (D)及50:50(E),各处理原料充分混合后,装桶密封发酵60 d,开桶取样,进行青贮品质及其发酵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混合比例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均优良;相较于青贮前,青贮后各处理的干物质(DM)、钙(Ca)和粗蛋白(CP)含量增加(除CK组和D组Ca含量外),各组青贮饲料单糖(ESC)、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降低,但随甜叶菊秆添加量的增加,各组NDF和ADF含量增加。青贮后,C组DM、Ca和CP含量较CK组分别提高1.92%、18.46%和42.15%;D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 <0.05),除A组和B组外,其他处理组ADF含量较CK组差异显著(P <0.05)。青贮后的pH介于3.68~4.14;氨态氮/总氮(NH3-N/TN)随甜叶菊秆量的增...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与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适宜的混合青贮比例,本试验将不同比例[10∶0(A),7∶3(B),5∶5(C),3∶7(D),0∶10(E)]的高丹草与黑麦草进行混合青贮,室温条件厌氧发酵60 d后测定了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黑麦草比例增加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粗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差异显著(P<0.05);A和E组青贮pH值为4.40,显著高于B,C,D组(P<0.05);D组乳酸含量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A,B,C组(P<0.05);E组乙酸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A组氨态氮含量最高,E组最低,差异显著(P <0.05)。B,C,D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A和E组(P<0.05);混合青贮中,D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B和C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高丹草与黑麦草混合青贮适宜比例为3∶7。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鄱阳湖苔草与稻草组合对锦江黄牛体外发酵的影响,将鄱阳湖苔草和稻草分别以0∶100(A)、20∶80(B)、40∶60(C)、60∶40(D)、80∶20(E)和100∶0(F)的比例进行混合,共6个组,每组6个重复。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测定产气量、pH、氨态氮、菊体蛋白(BCP)和挥发性脂肪酸(VFA)。结果表明:各组合组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pH均正常范围内,但A、B和F组偏低,E偏高,C和D组最佳;BCP产量D组最高,显著高于A、B、E和F组(P0.05),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氨态氮产量D组最高,F组最低;VFA产量以C组最高,并显著高于A、B、E和F组(P0.05),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A组最低,F组VFA产量第二低;乙酸/丙酸以C组最低,并显著低于A、B和F组(P0.05),与D和E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F组最高,第二高的为A组。结果提示:综合各项指标来看,以C组和D组发酵效果最好,建议在生产实践中,将稻草和鄱阳湖苔草组合使用,期比例为40∶60~60∶4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剂对构树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晾晒3.5 h的构树枝叶添加4%糖蜜作为对照(CK组),在添加糖蜜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乳酸菌(L组)、纤维素酶(C组)、乳酸菌+纤维素酶(LC组)后进行青贮。青贮60 d后开封测定其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各添加剂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CK组相比,各添加剂组pH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所有组氨态氮/全氮均低于10%,LC组氨态氮/全氮最低(7.69%),且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各组有氧稳定性均较好,有氧稳定时间表现为LC组C组L组CK组。4)在门水平上,各组的优势菌均是厚壁菌门,其次是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上,CK组的优势菌为魏斯氏菌属,C组、L组、LC组的优势菌是肠球菌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2.00%、60.54%和68.32%,呈增长趋势。综上可知,在添加糖蜜的基础上单独或混合添加乳酸菌与纤维素酶均能改善构树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同时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减少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单因素完全区组试验设计,调制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研究商品菌制剂LaLsIL Dry(LD)、酶制剂(E)以及二者混合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共设置E(0.025%)、LD(0.015%)和E+LD(0.015%+0.025%)等3个处理,同时设置对照组(CK),青贮发酵时间点分别为第1天、第3天、第5天、第15天和第60天.不同处理和时间点各3次重复。结果表明,青贮60d后,添加酶制剂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明显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5)。添加菌制剂明显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主要表现为降低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pH值,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明显降低了氨态氮/总氮比值,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饲料体外干物质消化率(P〈0.05)。酶制剂和菌制剂混合处理降低了青贮饲料pH值,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乳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为调制高品质的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苎麻和象草为原料,按苎麻和象草干物质比例为2∶8、3∶7、4∶6和10∶0(A、B、C、D组)进行混合青贮,青贮45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单独青贮苎麻的丁酸含量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劣”,添加象草进行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苎麻青贮饲料的品质;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随象草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在混合青贮比例高于70%时显著降低(P<0.05);苎麻和象草以2∶8的比例混合青贮时其青贮饲料品质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氨态氮/总氮较低,而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较高。2)A、B、C组混合青贮饲料在6~72h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NDF和ADF等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随其在瘤胃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于干物质、有机物、ADF而言,A组降解率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对于粗蛋白质、NDF而言,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组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NDF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分析,建议在生产中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的最适比例为2∶8。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玉米粉对杂交构树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探讨最佳添加量,为杂交构树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构树茎叶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I组)、10%(II组)、15%(Ⅲ组)和20%(IV组)玉米粉进行60d的青贮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玉米添加比例的增加,构树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试验II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II组、Ⅲ组和IV组提高了14.84%、5.69%、12.84%和13.14%。试验II组、Ⅲ组和IV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2.8%、95.6%和131.1%。添加5%和10%的玉米粉显著提高了杂交构树青贮料的乳酸含量,而且玉米粉添加量超过10%时可显著降低铵态氮/总氮。从青贮料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来看,杂交构树青贮时添加10%玉米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布氏乳杆菌对杂交构树青贮品质以及杂交构树青贮替代不同比例花生藤对湖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杂交构树青贮试验设置2组,对照组为新鲜的构树枝叶经机械粉碎后添加玉米粉10%、糖蜜2%~4%、尿素0.5%,含水量约为60%;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5×109 CFU/g布氏乳杆菌,每组3个重复,发酵10~15 d。体外发酵试验设置4组,杂交构树青贮替代花生藤比例分为0 (G0组)、30%(GS30组)、60%(GS60组)、100%(GS100组),每组设10个重复。结果显示,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具有较强的酸味和芳香味,呈黄绿色,质地松散,感官品质为良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杂交构树青贮的总能、pH值、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丁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和GS100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G0组(P<0.05)。体外发酵24 h,GS60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G0组和GS30组(P<0.05);各试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高于G0组(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在肉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玉米秸秆对其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180.10±20.15) kg、健康状态良好的肉牛90头,分为3组,每组30头。A组(对照组)肉牛饲喂基础日粮(正常不发酵玉米秸秆),B组和C组饲喂分别添加30%和60%的发酵玉米秸秆代替玉米秸秆的基础日粮。预试期5 d,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组肉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肉牛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C组肉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组肉牛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组肉牛血液中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组肉牛血液中生长激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C组血液中胰岛素生长因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发酵玉米秸秆能够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5.
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品质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为原料,以不同比例混贮,通过感官评定及青贮饲料品质分析,研究调制青贮饲料时二者较为适宜的混合比例.将向日葵秸秆和全株玉米分别按照0∶10,4∶6,5∶5,6∶4,7∶3,8∶2,9∶1和10∶0的重量比混合调制青贮饲料.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虽是菊科牧草,但青贮后能得到良好青贮饲料,青贮以异型乳酸发酵(hererolactic fermentation)为主;向日葵秸秆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后,4∶6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高于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钙(Ca)和磷(P)含量极显著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P<0.01);各处理组青贮饲料pH值均低于4.0,各混合处理组青贮饲料乳酸占总酸的百分比(LA/TA)、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P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提高,乙酸占总酸的百分比(AA/TA)较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降低,丁酸占总酸的百分比(BA/TA)没有检测到,在混合处理组,除4∶6混合处理组外,其余处理组青贮饲料氨态氮占总氮的百分比(NH3-N/TN)均低于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由此得出,全株玉米与向日葵秸秆混贮能有效提高向日葵秸秆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牦牛奶渣乳酸茵对藕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CK)和3个不同乳酸茵含量处理组(Nzl:0.1ml·kg-1FM;NZ2:0.3ml·kg-1FM;NZ3:0.5ml·kg—FM),青贮60d后检测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试验表明:不同添加剂比例对藕草青贮饲料影响不同;NZ1和NZ3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祷草青贮饲料的pH(P〈0.05),具有较高的乳酸和乙酸含量(P〈0.05),NZ3处理的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牦牛奶渣乳酸茵可以改蒿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赫草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粗蛋白具有显著增加趋势,中、酸性洗涤纤维具有降低趋势,说明牦牛奶渣乳酸菌能够改籍草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牦牛奶渣乳酸茵的最适添加量为0.5ml·kg-1FM。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华北驼绒藜为青贮原料,设置对照、添加Siloguard(0.1%)和,LaLsIL Dry(0.001%)以及华北驼绒藜和甜菜茎叶按照鲜样比(1:1)混合青贮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发酵90d开封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直接青贮其乳酸含量较低,乙酸含量较高,且乙酸在总酸中占主导地位,表现出乙酸发酵类型,丁酸和氨态氮生成量较高,未能获得优质的青贮饲料。Siloguard(0.1%)和LaLsIL Dry(0.001%)处理组丁酸含量、氨态氮占总氮比例显著低于对照(P〈0.05),明显改善了华北驼绒藜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混合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粗蛋白显著高于对照(P〈0.05),同时具有较低的pH值和丁酸含量,乳酸生成量较大,说明混合青贮具有优良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番茄渣与棉籽壳混贮对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番茄渣与棉籽壳不同比例(45∶55、60∶40、75∶25和90∶10)混合料作为青贮原料,共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分析青贮饲料p H、乳酸、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番茄渣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p H呈下降趋势;Ⅲ组乳酸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I和II组(P0.01);II、Ⅲ和Ⅳ组乙酸极显著高于I组(P0.01),丙酸含量极显著低于I组(P0.01);II和Ⅲ组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I和Ⅳ组;随着番茄渣混贮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呈下降趋势,粗蛋白(CP)含量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在试验条件下,番茄渣与棉籽壳质量比75∶25时混合青贮,青贮饲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砂仁精油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青贮品质的影响。全株构树原料切碎并设3组,阴性对照组添加5 mL/kg鲜重(FW)蒸馏水,阳性对照组添加复合乳酸菌2×107 CFU/g鲜重(FW),砂仁精油组添加5 mL/kg FW砂仁精油。常温条件下厌氧密封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进行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和砂仁精油组青贮饲料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相比,砂仁精油组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乳酸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砂仁精油增加了构树青贮饲料中有益菌(如Lactococcus、Levilactobacillus和Lentilactobacillus)的丰度,降低了有害菌(如Acinetobacter和Stenotrophomonas)的丰度。由此可知,砂仁精油可通过增加有益菌丰度和降低有害菌丰度来改善构树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对大黍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首次刈割鲜大黍 ,经预干处理、用稻草调水分后 ,分别设对照和添加纤维素酶的 4个组 ,青贮 6 0d ,评定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 :1.常规成分 :青贮饲料的pH ,添加纤维素酶情况下 ,预干处理显著低于添加稻草组 ,粗蛋白质为预干各组显著高于添加稻草组 ,粗纤维含量添加稻草组低于预干组 ,挥发性碱基氮含量由于纤维素酶的添加而显著降低 ;2 .细胞成分 :青贮饲料的细胞内容物含量由于稻草的添加而显著减少 ,添加纤维素酶显著提高细胞内容物含量 ,中性洗涤纤维随着稻草和纤维素酶的添加而显著降低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纤维素酶的添加而显著降低。 3 .短链脂肪酸 :青贮饲料中乳酸含量由于纤维素酶的添加而显著增加、稻草的添加而显著降低 ,乙酸含量在预干大黍情况下 ,由于纤维素酶添加而显著增加 ,而添加稻草的各组则相反 ,丙酸各组含量很低 ,预干组添加纤维素酶显著降低其含量 ,丁酸在添加稻草各组中 ,添加纤维素酶组显著增加 ,而预干各组则相反。 4.糖含量 :青贮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增加了五、六碳单糖的含量 ,其中以预干大黍情况下增加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