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工业污染、生活污水、种植业面源污染等造成水体氨氮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水产养殖业影响重大.基于此,对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对其处理技术进行相关研究,以期降低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集约化淡水养殖在渔业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并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高于捕捞产量的渔业国家。集约化淡水养殖虽促进了渔业的向前发展,但同时也给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致水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抑制了集约化淡水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渔业的良性循环,促进集约化淡水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1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水体环境污染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模式是造成污染的原因之一,同时污染也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推广节能减排的淡水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多品种养殖、浮动草床生态调控、微生态环境调控及人工湿地水质调控4种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养殖业在近十几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淡水养殖作为我国养殖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为我国提供了大部分淡水鱼类资源,在食品、科研、健康、医疗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淡水养殖中,造成水体污染的物质有很多,其中以氮、磷、碳、硫为主,当氮元素以分子氨态或是亚硝酸盐氮态的形式存在时,就会对养殖动物产生较强的神经性毒害。本文即是对淡水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成分累积的危害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养殖水环境的生物修复作用,进行了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养殖水环境的生物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固定化光合细菌后12 d,养殖水体的COD值、氨氮分别降低54.29%、80%,DO值上升44%,pH值上升到8.8。表明,应用固定化光合细菌有利于降低水产养殖水体的污染,从而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对观赏鱼水族箱养殖水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淡水观赏鱼红帽子头为对象,研究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对观赏鱼水族箱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净水剂能稳定养殖水体的pH值,提高溶氧量,降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减少养殖过程中化学需氧量的产生,促进水体氮循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复合微生物菌剂还能增强观赏鱼的吸收功能和防病抗逆能力,对鱼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是环境污染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浑河水中富含氨氮和磷,氨氮最高达30 mg.L-1以上,磷达0.6 mg.L-1以上,这两项的污染等级均达到Ⅴ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的浑河水可促进玉米对重金属Cd的耐受性,在Cd相对含量与对照植株(浇普通淡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浑河水浇灌的植株生物量较对照高2倍以上,因此,Cd积累的绝对量也提高了2倍多。通过调节浑河水pH,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强。探究了浑河水促进玉米植株对Cd耐受的可能机理,结果显示耐受性的提高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浑河水通过诱导玉米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使植株对Cd的耐受性增强。由于浑河水使玉米植株内Cd的绝对含量显著增加,我们认为有可能利用浇灌浑河水而使植物更有效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同时又可消除浑河水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开展淡水池塘养殖,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但是,快速发展的淡水池塘养殖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为解决淡水池塘养殖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1.淡水池塘养殖的环境问题(1)氮失衡的形成过程众所周知,引起淡水池塘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分是氮和磷,由于淡水池塘中缺乏参与生产的初级磷,而且磷容易被水体中的污泥所吸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是环境污染中两个重要的方面。浑河水中富含氨氮和磷,氨氮最高达30 mg.L-1以上,磷达0.6 mg.L-1以上,这两项的污染等级均达到Ⅴ级,污染程度为极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富营养化的浑河水可促进玉米对重金属Cd的耐受性,在Cd相对含量与对照植株(浇普通淡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浑河水浇灌的植株生物量较对照高2倍以上,因此,Cd积累的绝对量也提高了2倍多。通过调节浑河水pH,其作用效果进一步加强。探究了浑河水促进玉米植株对Cd耐受的可能机理,结果显示耐受性的提高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浑河水通过诱导玉米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使植株对Cd的耐受性增强。由于浑河水使玉米植株内Cd的绝对含量显著增加,我们认为有可能利用浇灌浑河水而使植物更有效地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同时又可消除浑河水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业氨氮总量控制减排技术 特征与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氨氮排放量远超出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畜禽养殖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氨氮总量减排的重 点,其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技术种类繁多,不同技术在不同应用条件下减排效果差别比较显著。深入分析了国内外 畜禽养殖业发展与污染现状,系统归纳了国内畜禽养殖业氨氮总量减排技术区域特征,综合使用层次-灰色综合评 判法、费用-效益法、表单法等对氨氮总量减排技术的减排效果、运行成本、环境效益、经济效益、限制性因素等进行 了综合性的评价研究;为了保证评估方法的实际应用便捷,进一步构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氨氮减排技术 评估及咨询平台。结果表明,氨氮总量减排技术评估方法与平台可大幅度提高技术评价的效率和精确度,可广泛的 应用于企业和管理部门氨氮减排的工程技术及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该文比较了瓦氏雅罗鱼在高盐碱水体达里湖和淡水岗更湖水体中的氨氮排泄率以及血液、组织中的氨氮含量,结果表明:达里湖中瓦氏雅罗鱼氨氮的排泄率明显减少,而血液和组织中氨氮的含量并未见升高,由此表明,瓦氏雅罗鱼是通过减少氨氮排泄率来适应高盐碱环境。  相似文献   

12.
管玲 《农技服务》2012,(3):384+386
介绍了淡水养殖业在安徽省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分析了其发展前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建设和标准化建设,转变经营方式、提高淡水养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等促进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溶解氧(DO)对河流底泥中氮释放和去除的影响,选择城市污染河流底泥,通过室内模拟不同的DO条件,观察河流上覆水中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底泥是主要的二次污染源,氮污染物质以氨氮的形式向上覆水体中释放;DO浓度越低越有利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DO浓度越高水体中氨氮去除越快.同时试验过程中出...  相似文献   

14.
刘奎清 《农林科学实验》2013,(21):264-264,266
在介绍对当前养殖池塘的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养殖水环境的修复措施,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以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瑞华 《农业与技术》2013,(12):178-179
淡水养殖是将鱼种放入淡水中进行饲养和管理,那么如何科学的保护投放在水体中的鱼类让其繁殖,使之提高产鱼量就是淡水养殖的最终目的。然而山区自然环境条件便利,水质好,水源充足,更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如何将这一优越条件与现代淡水养殖技术相结合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同时畜牧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下,我国保持畜牧业高速发展,同时降低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成为畜牧养殖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水产养殖业而言,传统的粗放式养殖模式对水体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不利于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要加强水产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彻底改变传统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对当前养殖池塘的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养殖水环境的修复措施,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以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过高的饲料蛋白水平会导致鱼类排泄物含氮量高,促进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严重污染.目前氨氮对水体的污染及其对鱼类的毒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关于鱼类内源氨的代谢机制及其营养调控措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文章综述了鱼类内源氨的产生和耐受机制,并分析了营养调控对内源氨代谢的影响,以期为减少水环境中氨的浓度和提高鱼类的生长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生动物健康及水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氨氮污染对水产品的毒害性、我国水体氨氮污染的现状以及水产养殖氨氮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关于氨氮对水产养殖的危害集中在毒理方面,关于氨氮污染对水产养殖环境的改变、水产品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水产养殖氨氮污染治理的各种技术中,目前已得到应用和研究的热点在于生物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技术,今后研究的方向有可能是微生物包埋技术的应用、高效稳定的生态处理技术以及低成本新技术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淡水养殖水体水质污染及微生态制剂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集约式工业化养殖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的排放导致湖泊富营养化,赤潮和大规模病害的频繁发生,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淡水养殖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淡水养殖的主要因素。微生态制剂因其成本低、无毒副作用且能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等特点,在水产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应用于净化养殖水体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胞杆菌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等。本文对淡水养殖中出现的自污染、水质恶化、污水排放加剧以及大水面放养破坏水域生态系统等问题作了综述,并且综合相关资料,对微生态制剂在淡水养殖水质处理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