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海印 《河南农业》2019,(22):12-12
河南蚕区一年一般饲养4次蚕,主要以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为主。其中,晚秋蚕蚕期气温由高逐渐向低发展,正好适应了小蚕要高温、大蚕需低温的特点,是4次养蚕时期中最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我们更应做好晚秋蚕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蚕病的种类很多,发生情况复杂,病症表现也有差异。通常按照蚕病是否传染,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侵入蚕体危害所致并可以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由节肢动物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及生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不能由病蚕传给健康蚕。  相似文献   

3.
在蚕的饲养过程中,及时发现形态不正常蚕、病蚕、弱蚕、小蚕是避免蚕病暴发的重要措施之一。蚕病的诊断可分为外观诊断、解剖诊断和镜检诊断。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儿的体质、病原及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要获得高产优质的蚕茧就要认真贯彻"预  相似文献   

4.
小蚕共育是由具有充足的蚕室设备和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单位或养蚕专业户统一饲养小蚕,3龄或4龄起蚕分发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饲养模式.小蚕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俗话说得好:"养好小蚕7成收".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有利于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增加鲜茧产量,可节省劳力、桑叶、燃料、药品等,成本低,是稳产高产的一项先进技术.小蚕共育数量一般以1户共育户共育10~15张蚕为宜.  相似文献   

5.
2016年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冷泉镇所本底村委会补机白村、多依村、腊卡村夏蚕出现一种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夏蚕单产由每张45~50 kg下滑到35.1 kg,严重影响蚕农收入和从事养蚕劳动的信心。通过不同季节、不同地点、不同方式进行小蚕共育,把共育的小蚕分到同一村中,对比观察大蚕的长势及健康状况并记录单张蚕种产茧量,调查引起排念珠状蚕粪的蚕病发生原因,发现该蚕病是蚕采食了感染细菌性桑疫病的桑叶所导致,属于细菌性蚕病。  相似文献   

6.
利用简易蚕台育蚕,具有减少蚕病发生、提高单产和品质、省工省力等特点。 1.蚕台的制作 (1)蚕室、蚕台规格:育蚕室长8米,宽4米,可吊挂4组蚕台,养4张蚕。每张蚕台长2.5米,宽1.2米,面积3平方米。10张蚕台为1组,蚕座总面积30平方米,可饲养1张蚕。  相似文献   

7.
胡仕叶  李开林  王文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05-3508,3514
为了解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对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的生命力、种茧质量及F1卵质的影响,试验采用云桑1号、湖桑197、湘7920桑树品种的叶片分别饲养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对饲养的洞庭原蚕、碧波原蚕幼虫1~4龄经过影响不明显,但对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的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有明显的影响,原蚕全龄经过均以湘7920的饲育区最长(洞庭原蚕605 h、碧波原蚕604h).从原蚕个体重量、生命力各项指标、种茧质量和F1卵质综合成绩来看,在贵州省春季环境条件下,适宜洞庭原蚕和碧波原蚕饲养的桑树品种依次为云桑1号、湖桑197、湘7920.  相似文献   

8.
蚕病按照是否传染,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等)侵入蚕体危害所致,并可以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由于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及生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不能由病蚕传给健康蚕。1传染性蚕病  相似文献   

9.
兔病防治歌     
夏秋季是一年中养蚕的重要季节.我省夏秋蚕一般可分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4个蚕期.每年6月~10月都适宜养蚕,时间长,批次多,养蚕数量大,产蚕量约占全年总量的60%.因此,养好夏秋蚕是取得全年蚕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芳秋 《河南农业》2014,(21):16-16
<正>秋季是蚕病多发的季节,河南省蚕区因秋季蚕病造成蚕茧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分析秋蚕蚕病流行原因,加强消毒防病工作,减少蚕病危害,对确保秋蚕茧丰收至关重要。一、秋蚕期蚕病流行的原因(一)蚕区消毒防病意识淡薄,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目前,河南省蚕区蚕农消毒防病意识普遍淡薄,蚕室蚕具消毒工作不彻底,已经养过了春夏两季蚕后,蚕室蚕具和环境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  相似文献   

11.
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的生长规律比较相似,三眠蚕末龄与四眠蚕末龄体重饲料效率变化有相似倾向;四眠蚕的生长程度、茧期成绩和卵量比三眠蚕高,但三眠蚕的体重、全茧量和卵量的饲料效率比四眠蚕高.  相似文献   

12.
蚕病按照是否传染,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传染性蚕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等)侵入蚕体危害所致,并可以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由于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及生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不能由病蚕传给健康蚕.  相似文献   

13.
张羽先  李明权 《农技服务》2009,26(10):60-60,111
为了促进思南县蚕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寻求春、夏、秋蚕品种的良好组合,选定4个蚕品种,进行了不同海拔蚕区蚕品种饲养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思南县不同海拔蚕区不同季节的优势蚕品种。结果表明:在思南县海拔405~910m地区蚕品种间饲养成绩差异不显著;春季蚕以827.829×826.8214为优,夏秋季蚕品种以洞庭×碧波为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小蚕的生理特点与饲养管理要求,并从蚕室、蚕具、桑园准备,收蚁,小蚕共育的眠起处理,小蚕饲育,小蚕期防病治病等方面介绍了小蚕共育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2000,(4)
在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发现异态蚕、病蚕、弱蚕、小蚕是避免蚕病爆发的重要措施之一。区别病蚕和健康蚕,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看发育健蚕孵化、疏毛、发育整齐。虚弱或病蚕则孵化、疏毛、发育眠起不齐,大小不匀等。 2.看体色健康蚕每龄体色变化一般由锈色至青色到青白色, 最后成饴糖色就眠;虚弱蚕或病蚕体失去固有色,有的出现形状、大小各异的病斑。 3.看体态健康蚕体一般较结实,体态均匀,大小一致,眠起齐一;虚弱或病蚕则体瘦小或肥大,出现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16):101-102
蚕病为害一直是农村原蚕点原蚕生产的最大威胁。秋蚕期多变的气象环境、低劣的桑叶品质、猖獗的病害敌害增大蚕病为害秋期原蚕生产的风险,必须针对秋蚕期迥异于春期的生态特点,采取强化消毒防病,切断传染途径;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育环境;防治桑园害虫,严防农药中毒;及时诊断病蚕,控制病势蔓延的综合防控措施,保障秋期原蚕生产蚕作安全,谋取秋期原蚕制种量增、质优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蚕病疫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蚕产茧的质量。在蚕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从4个方面:消毒防病工作、增强蚕体体质、正确诊断蚕病、严格查明蚕的治病原因,系统阐述了新时期严格查明蚕的治病原因综合防治技术的要点,以提高蚕病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 1.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①传染性蚕病包括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四大类,它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又可以通过病蚕而传染给健康蚕。②非传染性蚕病是因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致使蚕发病,这种病害不会由病蚕传染给健康蚕,如蝇蛆病、中毒病等。在农村养蚕生产中的蚕病主要是病毒病,其次为真菌病和细菌病。病毒病有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  相似文献   

19.
配套蚕药筛选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与农村中试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内近年研制的常用蚕药中筛选出防病效果好、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蚕用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灭蚕蝇三种优良蚕药。蚕用消毒剂“845”对家蚕病毒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等病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用于蚕室蚕具及蚕体蚕座消毒;蚕用氯霉素对防治蚕期败血病效果显,用于蚕期添食;灭蚕蝇对防治家蚕蝇蛆病有特效,用于蚕期添食或体喷,将三种高效蚕药按单张蚕种的用  相似文献   

20.
小蚕共育是一种由单位组织人员饲养小蚕或由蚕室设备齐全、有相应桑园面积、技术过硬的养蚕户饲养小蚕,3龄饷食或4龄饷食第2口叶后分给蚕户饲养大蚕的一种养蚕法,它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护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可达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