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家畜O型口蹄疫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控制口蹄疫关键在于早期监测,准确监测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特对某地方乡镇散养、规模化养殖场采取牛、羊、猪的血清,利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家畜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进行监测,了解家畜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该地方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抗体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抗体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监测2013—2016年浙江省宁海县畜禽重大传染病免疫状况,按照国家推荐的标准诊断方法对宁海县养殖的猪、牛、羊、鸡、鸭进行重大传染病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013—2016年宁海县畜禽免疫状况整体良好。这4年:猪O型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为76.27%、75.84%和79.88%;牛O型、A型和亚Ⅰ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均>90%;羊O型、亚Ⅰ型口蹄疫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是65.37%、67.52%,须加强免疫;家禽(鸡和鸭)H7N9亚型禽流感抗体阳性率为0,鸡、鸭的H5N1亚型禽流感抗体年均阳性率分别为98.67%、95.60%;鸡新城疫抗体年均阳性率为62.86%,受季节影响较大,夏季抗体阳性率最低(季平均54.64%),仍须加强免疫。本研究获得的2013—2016年宁海县重大传染病的免疫效果可为国家强制性免疫计划的制定和效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州高海拔山区羊的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从贵州西部滇黔边界4个羊场(海拔分别为1 320m、1 410m、1 495m和1 602m)采集281份血样,采用相应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羊痘、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主要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ELISA抗体、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均为阴性,亚洲I型口蹄疫病毒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9%;山羊痘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3.13%;布氏杆菌病疑似阳性率为4.63%;小反刍兽疫疑似阳性率为3.2%;绵羊肺炎支原体阴性,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阳性率为20.28%;蓝舌病阳性率为62.28%。所检羊场的口蹄疫达到免疫效果,山羊痘免疫未达免疫保护力,存在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发生风险,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一、要求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二、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按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各实施1次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免疫。(1)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  相似文献   

5.
液相阻断ELISA在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利用口蹄疫病毒Asia-I型和O型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健康猪、牛、羊血清,O型、Asia-I型免疫血清,以及人工感染Asia-I型FMDV的猪、羊血清和人工感染O型FMDV牛血清进行了抗体水平检测,同时利用3ABC-I-ELISA对液相阻断ELISA方法所选的部分阴性血清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利用Asia-I型和O型液相阻断ELISA方法筛选的阴性动物,在免疫和攻毒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升高,表明该法可完全用于口蹄疫阴性动物筛选及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畜主要在口腔粘膜、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溃烂为主要症状. 1 病原 口蹄疫病毒主要有七种血清型,即O型、A型、C型,南非1、2、3和亚洲Ⅰ型,各血清型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免疫反应.家畜耐过某型病毒的口蹄疫后,其它血清型的病毒仍可对其进行感染.我国主要发生的是O型、亚洲Ⅰ型和A型.口蹄疫病毒虽然血清型众多,但患牛表现的症状基本是相同的. 2 流行病学 本病以黄牛和奶牛易感性最强,其次是猪和羊.幼龄家畜比成年家畜较易感.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牛、猪、羊O型、亚洲-Ⅰ口蹄疫免疫程序,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密云地区偶蹄动物免疫后的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分析,初步摸索到口蹄疫O型、亚洲-Ⅰ2价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看出有基础免疫的牛、羊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120d内均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抗体滴度70%以上的保护水平,有明显的免疫效果,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但是从监测分析,猪群亚洲-Ⅰ型FMD的免疫抗体水平非常低,根本达不到对猪群的有效保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前期研制的猪口蹄疫O型抗体检测试纸的临床应用效果,检测了162头份口蹄疫病毒(FMDV)多肽疫苗免疫猪血清和87头份灭活疫苗免疫猪血清,并与UBI FMDV抗体检测ELISA和美国BioXL FMDV抗体检测ELISA做平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试纸与2种ELISA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5.06%和96.55%。说明该试纸可以用于猪FMDV O型抗体的临床检测,为评价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了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高海拔山区羊的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其防控提供参考,从贵州西部滇黔边界4个羊场(海拔分别为1 320 m、1 410 m、1 495 m和1 602m)采集281份血样,采用相应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对口蹄疫、羊痘、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主要疫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牛/羊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ELISA抗体、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均为阴性,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79%;山羊痘免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3.13%;布氏杆菌病疑似阳性率为4.63%;小反刍兽疫疑似阳性率为3.2%;绵羊肺炎支原体阴性,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阳性率为20.28%;蓝舌病阳性率为62.28%.所检羊场的口蹄疫达到免疫效果,山羊痘免疫未达免疫保护力,存在布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蓝舌病等发生风险,急需进行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应用免疫层析试纸评价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对50头试验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并在首次免疫后28 d及2次免疫后20 d采血,通过试纸定量测定结果来监测试验猪抗体水平变化,同时对比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能快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首次免疫抗体阳性率达88%,2次免疫抗体阳性率高达100%.试纸定量测定结果表明,2次免疫后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整体显著提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ELISA试剂盒比较二者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1.
李奇润 《新农业》2011,(12):46-46
口蹄疫最易感的动物是牛、猪、羊、骆驼、鹿等偶蹄兽,较易从一种动物传染到另一种动物。但在某些流行过程中只感染牛、羊,而不感染猪;或仅感染猪而不感染牛、羊。新流行地区发病率可达100%,老疫区发病率在50%以上。在流行过程中,口蹄疫病毒还可发生变异,所以该疫病毒是多元性病毒。  相似文献   

12.
猪O型口蹄疫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0,(16):44-44
猪O型口蹄疫(FMD)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政府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引起幼畜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严重影响家畜及畜产品流通和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河南省猪场猪口蹄疫的感染情况及其抗体保护水平,应用ELISA方法对河南省部分猪场共计2 930份猪血清进行了猪口蹄疫抗体检测。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率为3.11%、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为90.24%。后备母猪、种公猪、经产母猪、保育猪和育肥猪血清样品,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8%、4.61%、2.10%、2.44%和3.39%,口蹄疫O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68%、91.55%、92.45%、80.56%和88.93%。结果表明,河南省猪场的猪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较好。各个阶段的猪群均存在口蹄疫3ABC感染抗体阳性,均有感染口蹄疫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各个阶段猪群的疫苗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根据蒙山黑土猪生长发育特点、生产模式及疫病流行状况,针对性设计O型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等5个重要猪病免疫程序。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抗体,首免后1个月5个病种免疫合格率80~90%,舍养结束前免疫合格率96.67~100%,放养末期口蹄疫和猪瘟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67%和83.33%。结果表明,免疫后猪群形成坚强的免疫保护屏障,可以有效阻断上述猪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郑绪 《新农业》2001,(5):27-28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黄”,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偶蹄动物中的牛(包括水牛)、羊、猪、骆驼、鹿等家畜和野牛、野羊(包括黄羊)、野鹿、野猪、麝等野生动物。豚鼠、幼兔、幼鼠也患此病,个别口蹄疫病毒的变种也可传染给人,尤其是儿童易感。本病早在15世纪.阿拉伯即有记载,其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钦州市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钦州市牛、羊疫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5年期间对广西钦州市部分地区牛羊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以及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检测结果,钦州市使用厂家A、厂家C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且随着免疫方式方法、检测技术的改进,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逐年提高。牛、羊结核病、布病两大主要疫病防控措施得力,均无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猪、骆驼等偶蹄兽的急形、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其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对畜牧也造成的损失大,而被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病种。目前国内普遍采用注射疫苗来预防此病,但在注射疫苗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部分家畜会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比例大概在1%左右,尤其以猪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在猪出现口蹄疫疫苗过敏时采取及时恰当的处理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病毒3AB试剂盒的检测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为检测抗原,研制了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ELISA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用于判定被检动物是否感染口蹄疫病毒。重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反应孔,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重组蛋白A/G作为第二抗体,建立了抗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在1 746份免疫猪血清中,3AB-ELISA对免疫猪血清的特异性为98.68%;在1 077份健康非免疫猪血清中,3AB-ELISA对健康非免疫猪血清的特异性为98.68%;在36份人工感染猪血清中,3AB-ELISA对阳性检出率为100%。而牛的特异性的各项指标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04%,97.96%和100%。猪/牛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与国外同类试剂盒比较,阳性检出率高出1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以口、舌、唇、蹄、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人和非偶蹄动物也可感染该病,但症状较轻.资料显示,感染口蹄疫病毒后的畜类发病率几乎为100%,但病程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只有2%~3%,犊牛及仔猪呈恶性病型,死亡率可达50%~70%.由于猪、牛、羊等主要家畜均可感染该病且传染迅速,能形成全球大规模流行,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该病历来被世界各国政府所重视,对进出口贸易采取严格限制,将口蹄疫列为主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某规模化牛场口蹄疫病毒(FMDV)的抗体水平及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应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技术对2012—2015年出生牛的380份血清进行A型FMDV和O型FMDV的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该牛场A型FMDV和O型FMDV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7%、85.5%,整体免疫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