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池塘健康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养虾池及配套设施1.养虾池面积和形状每个虾池面积5~10亩为宜,形状最好是圆形或正方形切角。这种形状有利于养殖中废物的聚集和清除。池深2.5米左右,水深1.5~2米。可以是中央排水或池边排水。池底要有一定坡度,向排水口倾斜,使池水可以完全排干。2.蓄水池蓄水池配备多少要视养殖环境水源情况而定。没有淡水补充的示范区,实行一次进足全程养殖用水的全封闭养虾,蓄水池的总水容量与总养殖用水体的总量之比至少达1∶1。没有淡水资源,完全使用经过沉淀、消毒处理后的自然海水的半封闭养虾,蓄水池面积与养殖面积容量之比为0.8∶1。…  相似文献   

2.
渔业动态     
<正> 合浦县冬养对虾 喜获丰收 广西合浦县充分利用现有水域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挖掘海水养殖生产潜力,去冬以来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冬虾养殖,主要养殖耐低温的日本对虾、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等,至今年2月20日统计,全县冬养对虾(蟹)11150亩,收获10380亩,产量226.12t,平均亩产21.78kg,销售收入1474.6万元,获税利  相似文献   

3.
我市对虾养殖是从1979年开始的,但一直发展缓慢,到1986年只有虾塘7286亩。1986-1988年,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共投入资金近3千万元,其中:合浦县2千多万元,北海大冠沙虾场500多万元。共建成虾塘1万亩。使养虾面积达到近2万亩。另外,  相似文献   

4.
我县江平公社交东大队虾场建于1980年,围垦面积800亩,养殖水面600亩,整个虾场就是一个大塘。由于水体大,养虾很难做到精养高产,几年来养虾单产很低,连年亏损。1980年产虾6504斤,平均亩产8.1斤,交售虾3694斤,1981年产虾4600斤,平均亩产5.7斤,交售虾2900斤;1982年因没有落实生产责任制,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长时间不投饵,  相似文献   

5.
雷州市地处亚热带,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06公里,发展对虾养殖得天独厚。目前全市拥有虾塘57000多亩,年商品虾产量近4000吨,产值约2亿元,已经形成育苗、养殖、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养虾业已经成为我市海水养殖的支柱。随着虾场的开发,昔日荒凉偏远的海滩现在淌金流银,成为我市经济最活跃的走廊。我市养虾业走过的是—条科技兴虾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 在养虾蓄水池内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是发展扇贝养殖生产的重要途径。根据扇贝喜栖于水流畅通、海水透明度大、盐度较高的区域的特点,把养殖区选择在虾场蓄水池2号节制闸下至退水闸一段。盐度保持在26~31.4‰之间,不受外界影响。苗种购进后,经过筛选分装在30目的网笼中暂养。10天以后,贝苗平均壳高达到5cm,即可分笼养成。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我们在国营三春集林场342亩虾池中养殖南美白对虾,该虾场以林场内大型取土坑为水源,采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开展循环水养殖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整个养殖过程总结如下,供内陆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者参考。一、生产条件1.养虾池虾场于2014年3月份完成养殖池的开发建设,总开发面积为342亩,共开发18个标准化养虾池。养虾池因地制宜,建设面积10~30亩不等,形成养殖水面250亩。养虾池设计水深1.5米,每3个养虾池在  相似文献   

8.
经过1997、1998两年的试验摸索,渗水养虾在山东东营市获得了成功。1998年试验地共300亩,平均亩产对虾150公斤。1.渗水养虾技术简介1.1渗水养虾区域性概念“渗水养虾”一词,在专业上还没有一个规范化定义。东营市兴起的渗水养虾在这里只能作为一个区域性概念加以介绍。即沿海低洼陆地,土壤盐渍化,盐度高,矿化度大,所开挖池塘内有大量渗水析出,渗水的理化性质与海水基本相近,通过调配水体理化因子,进行对虾人工养殖。1.2土地建造池塘大小可在5-15亩范围内;深度根据渗水析出量及所需渗水量而定,一般在地表以下3-35米之间。建池…  相似文献   

9.
江苏扬州的高邮市龙虬镇现有虾农1500户,共养殖罗氏沼虾4.5万亩(其中镇内养虾2.5万亩、镇外养虾2万亩),养虾面积已占高邮市1/2,占江苏省的1/5,成为了“江苏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2003年全镇罗氏沼虾平均亩产为327千克、最高达550千克,全镇养虾纯收入2500万元,亩平效益1250~1500元。整个虾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0.
漳浦县水产养殖公司前亭对虾场青年养虾能手陈惠坤,1986年和本场另一名职工合股继续承包该场3口虾池共12亩面积再次进行高产养殖试验获得成功。这一年,12亩虾池共收虾7千斤,平均亩产583斤,比1985年提高60斤。其中1号池面积2.5亩,收虾2千斤,亩产8百斤,比当地产量多4倍多,创闽南养殖对虾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1.
南美白对虾适应盐度较广,能在海水里生长,也能在淡水中生长,但必须在海水中繁殖,适宜水温在18℃-35℃,15℃以下停止生长。南美白对虾食性较杂,对饵料蛋白质要求较低,35%左右即可。该虾白天具潜沙习性,目前该虾在我地淡水养殖已获成功,池塘养殖亩产达150公斤以上,水泥池养殖每平方米产量达1.15公斤。该虾是海虾淡养的又一养殖品种。 一、养殖池塘的建造 养殖池塘选点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底质好、土质坚实、排灌方便。虾池面积在5-10亩为宜,一般不超过20亩,水深在1m以上,最好在1.5-1.…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是一种广益性虾类,一般在20~2SL的盐度水域中生长。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性的虾病危害使海水养虾业不景气。1998年,我们与养虾专业户合作,利用盐滩的高盐度海水与淡水混兑养殖对虾试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果。一、池塘条件利用旧的养鱼池改造为养虾池,面积12亩,平均水深在1.8米左右,最深水位达到2.3米。盐滩的海水盐度为35巳,淡水采用养鱼池水,二样水经混兑后盐度为8~18L。二、池塘消毒池塘子5月初进行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6o公斤,杀死敌害生物,1周后加高水位1.5米,每亩施硫酸铁4/k斤,肥水在放苗前1…  相似文献   

13.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14.
我省有虾塘面积达22.9万亩,近几年来从粤东至粤西,先后发生了大面积的暴发性虾病,尽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但效果不明显,而病情严重。据1994年统计,全省暴发性病面积达93254亩,占全省养虾面积157803亩的59%,使海水对虾生产出现大滑坡。近年来由于调整养殖品种结构,部分对虾塘转养鱼或养其它品种,精养虾池面积有所减少,对虾产量有所下降,虾农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15.
广西合浦县党江镇地处南流江入海口,地下咸淡水资源丰富,他们采取打井抽取地下咸淡水实行半封闭小面积养虾模式养虾,连年获得大面积丰收,促进了党江养虾业快速发展,养虾面积从2001年160多hm2(2400 多亩)发展到目前2200多hm2(33 000多亩)。现笔者对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地理条件合浦县党江镇位于南流江入海口交汇处,南流江横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广西合浦县大面积推广打井抽水养虾新技术,普遍获得成功。在上半年天旱少雨、气温高、光照强烈的情况下,全县2万多亩采用打井抽水养殖模式的虾塘90%以上获得好收成。党江镇今年上半年养虾16819亩,全部采取打井抽水养虾新模式,全镇92%以上养殖户盈利,70%以上养殖户养虾亩产超250千克,养一造对虾收入2万~3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7.
目前,海水污染制约了养虾业的发展,利用高盐度井水、渗水养殖方式是新型养殖模式。2001年我们利用高盐度井水兑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简述如下。    一、养殖设施    1.池塘条件    养虾池5口,总面积15亩,可纳地水深度2.2m,水体2.2万m3。    2.打井1眼(深40m),井水盐度46%,作为咸水水源;淡水利用当地沟渠黄河水、雨水,按照对虾生长的不同阶段兑成13‰~28‰的咸水作为养虾用水。    3.养虾池配有叶轮式增氧机9台,进、排水4对潜水泵1台,8时离心…  相似文献   

18.
6.一池水养一池虾的管理技术,主要是稳定水体环境的温度、盐度、pH、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科学的养殖,是从控制水质开始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养虾的成败。过去养虾的习惯是大换水,但由于海水污染日益严重,造成换水越多,死虾越多的恶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养虾方式,寻找对策。1992年我们在10亩池塘里进行海淡水科学混合配比试验,经过几年试验摸索出一条咸淡水科学配比充分混合,一池水养一池虾的封闭式对虾养殖模式。将海水抽进盐田洼子,经过导水道进入各级沉淀池,在这个过程中海水经过一段时间阳光曝晒、沉淀,…  相似文献   

19.
养殖面积140.40亩,经150天养殖,获得总产155610kg,平均产量1108.88kg/亩的收成。结果表明:锅底形的池塘结构,不设进排水闸,用大口径PVC管进、排养殖用水,配足增氧机,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和定期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及时使用必要药物防治虾病是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精养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连同  张福存 《海洋渔业》1997,19(3):134-135
<正> 天津市汉沽区于1996年5月2日~10月2日进行了百亩虾池养虾高产试验,108亩水面平均单产443kg,亩盈利26340元,是一个高产高效典型。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面积及条件 试验塘为连片虾池,总面积108亩,其四周边沟用作养殖期内循环沟。试验塘紧靠长芦汉沽盐场海水蓄水池,并配有机井一眼,养殖期海淡水来源较为方便。池塘共2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