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植物新品种权维权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的建议,一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学法、守法和依法维权自觉性;二是加强品种权的审查,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品种权的初审、测试、授权等工作,提高新品种在生产上的使用寿命;三是加强品种权测试标准的制定,提高测试水平;四是加强品种权的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五是加强品种权的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司法保护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 推进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步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结合云南省情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在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中的地位,阐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对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宣传普及力度,尽快完善品种权的行政与司法保护体系,大力发展种子产业等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针对当前天津市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管理体系不健全,品种权申请量少,申请程序复杂,维权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应该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体系,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制定激励政策,增加品种权申请量;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针对当前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该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体系,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品种权申请量;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基础和品种授权的科学依据。为促进茶树育种创新,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我国茶树品种竞争力,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笔者对近5 a来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申请量、授权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对茶树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提高品种保护水平,加强司法维权鉴定;加大宣传培训,提高育种者品种权保护意识;简化程序,提高品种权授权效率;加快完善茶树已知品种数据库;加快茶树测试操作手册和拍摄技术规程的研制的建议,以期为该领域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红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65-1966
在分析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植物品种权法应由立法机关以法律形式公布,扩大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做到植物新品种法、专利法和种子法之间的相互协调,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之间的相互协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加大司法保护的力度,提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广东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针对当前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足、品种权申请量较少、维权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应该切实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提高全民植物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政府管理体系,提高新品种保护工作水平;构建和完善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建设,为广东省植物新品种保护提供技术支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视植物新品种保护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当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不利于品种权的产出,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本过高,农业科研人员不重视品种权。原因是农民和农业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农业科技管理的政府包办体制,农业技术特性造成的维权难度大等。应当改革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植物新品种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品种权是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的经济权利的总称。文章就我国水稻品种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水稻新品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合讲 《北京农业》2007,(17):23-25
<正>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简称品种权),是品种权所有人(以下简称品种权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的排他的独占权;在国内、外都属于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对品种权保护的现状是,在理论上研究不透、司法实践经验不足、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和司法保护不力。我国虽然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和(林业部分)(以下分别简称《农业部分》《林业部分》)《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以下简称《处理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一部专门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规,该条例规定了品种权的归属、授予品种权的条件、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品种权的审查与批准等八个部分的内容.此条例主要围绕保障育种者的合法权益展开,给予育种者充分的权利.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条例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阻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顺利地开展,也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建议通过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法律位阶、增加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健全相关的权利内容与制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措施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调查山东省1999~200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予品种权的现状着手,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山东省植物品种权申请和授权的特点,并提出了提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宣传、拓宽品种权申请领域和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等促进山东省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四、什么是品种权?其效力如何? 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整个植物新品种保护都是围绕品种权的取得和保护而展开的.具体地说,品种权就是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就其权利而言,可分为时间效力、空间效力以及对人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林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品种权法律法规建立、新品种保护体系的构建、保护名录的扩大和测试指南的研制等方面总结我国农林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进展,得出品种保护意识淡薄、申请数量和种属分布不均衡,以及假冒侵权严重且维权困难等方面问题突出的结论,提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应适应国际趋势,加强立法、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效统一协调,适时加入UPOV公约(1991年文本)。  相似文献   

15.
张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206-211
在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维持年费制度下,品种权人的维持决策决定品种权生存状况,体现品种权有效保护期限,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维持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基于中国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7—2017年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授权和品种权事务公告数据,利用Kaplan-Meier估计、Cox-PH模型对植物品种权的生存函数和维持时间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植物品种权总体平均维持时间较短,不足法定保护期限的1/4;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人类型、审查周期、共同品种权人、培育人数量,其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培育人数、有共同品权人对植物品种权维持时间有积极影响,审查周期对品种权维持时间有负向影响。国内外植物品种权生存函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种业企业和个人等私人部门的授权品种比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维持年限更长、生存比率更高;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维持年费具有筛选作用,可以过滤质量低、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品种权。  相似文献   

16.
浅谈植物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阐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概况及品种权申请程序,并根据品种权申请及DUS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品种权申请成功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植物新品种权的司法与行政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从分析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的特点入手,探讨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的难点在于:植物新品种难于保密、易被窃取;生产(制造)过程简单,侵权行为很难被发现;发现侵权索赔难,处罚力度不够。因此,强调建立品种权人自我保护机制,建议人民法院研究制定相应的审判标准,同时加强植物新品种的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甘肃省农业系统各部门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认识不足、品种权申请不及时、申请数量偏少、假冒和侵权现象出现较多等问题,作者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切实抓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宣传工作,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组织体系,保证新品种保护制度顺利实施;建立专业品种保护协会,规范行业行为;加强管理,提升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数量和质量;加强行政执法,为种子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霍文娟  王云  尹川  葛瑾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133-135,153
分析了天津市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制定激励政策、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协调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保护间的关系、加强执法保护力度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保护测试中几个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品种保护的测试应与新品种的区试同步进行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测试,虽然与新品种的区试目的有所不同,但彼此是相辅相成的.新品种区试的目的是肯定新品种创造的价值和其适应的生态条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目的是保护品种权人创造的利益.只有能创造价值,品种权人才有利益,有利益才需要保护.新品种区试为其肯定了新品种的价值,新品种适应的生态条件,从这一点上看新品种区试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