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幼胚为材料, 研究幼胚大小、2, 4-D浓度、KT浓度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5个骨干玉米自交系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 但不同条件下诱导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适幼胚大小为2.0~3.0 mm, 因基因型不同而有所变化;2, 4-D浓度在1.0~3.0 mg/L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 同一材料不同2, 4-D浓度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不能以初级愈伤诱导率高低作为选择胚性愈伤诱导率的标准;KT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随着KT浓度的增加分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最适KT浓度为1.0~2.5 mg/L。  相似文献   

2.
玉米幼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6-BA与NAA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对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脯氨酸500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谷氨酰胺200 mg/L+PP333 2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6-BA0.5 mg/L+NAA2.0 mg/L+PP333 2.0 mg/L+活性炭0.2%。  相似文献   

3.
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玉米自交系7922、H99、P2、Mo17、吉846、吉63等的幼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及不同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B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对于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2,4-D浓度为2 mg/L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最高;在以20 g/L蔗糖和20 g/L葡萄糖及30 g/L蔗糖和10 g/L葡萄糖作碳源的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不能长期继代使用。对不同激素组合对玉米愈伤组织再生分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4 D和干燥处理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西北地区小麦栽培品种高频再生体系建立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以不同品种、不同2,4-D浓度及对愈伤组织的不同干燥处理时间为变量,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栽培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春24、甘春20、西旱1号在2,4-D浓度为2.0~5.0mg·L-1时,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较好,2,4-D浓度为5.0mg·L-1以上愈伤组织容易褐变,分化能力减弱,成苗率低;在转入胚性诱导培养基前,12h的干燥处理能促进各品种愈伤组织分化;通过正交设计分析,甘春24在2,4-D浓度为2.5mg·L-1,12h干燥处理条件下所建立的再生体系最好,是转基因中良好的受体;甘春20在2.0mg·L-1 2,4-D、12h干燥处理下愈伤组织形成与分化较好;西旱1号经3.0mg·L-1 2,4-D、12h干燥处理,能显著提高其愈伤组织的分化。  相似文献   

5.
东方百合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东方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初始外植体,以从初始外植体上分化的丛生芽切段为次级外植体的两步外植体法,成功建立了东方百合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了不同的2,4-D浓度及次级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次级外植体中,以短缩茎切片出愈率高、出愈快、愈伤组织致密;以MS附加2.0 mg/L 2,4-D和0.1 mg/L BA的培养基最适于东方百合愈伤组织的诱导;G418选择的临界浓度为50 mg/L。一个中等大小已脱春化的鳞茎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植株一代就能扩繁出27 000株左右的新植株,从鳞片叶开始至开花需9个月。  相似文献   

6.
以新台糖22(ROC22)、福农94-0403、云蔗03-258及P44为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切割厚薄不同的外植体及2,4-D浓度对甘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R1、R2及R3三种不同培养基对分化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植体切片0.1cm时的诱导率较切段0.5cm高;②切片时最适2,4-D浓度为1~2mg/L,而切段时则以3mg/L时诱导率达最大;③R2和R3分化效果优于R1,R3分化培养基:MS+6-BA 1mg/L+NAA 1mg/L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2,4-D浓度由2.0 mg/l提高到2.5 mg/l则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诱导率;半胚乳处理不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干燥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相似文献   

8.
以高羊茅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2,4-D和6-BA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D对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以9mg/L效果最好,浓度过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下降;在0~0.8 mg/L范围内,高羊茅愈伤组织诱导率随6-B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浓度为0.6mg/L时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从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等方面研究影响巴西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以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MS培养基+1 mg/L 2,4-D+1 mg/L IAA+1 mg/L NAA较适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26℃暗培养条件下,未成熟雄花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4%。在MS培养基+0.7 mg/L 2,4-D+4 mg/L 6-BA中,以不同品种假茎为外植体的脱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75%,但只有巴西(青杆)和海南本地米蕉可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0.1%和0.5%。  相似文献   

10.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大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为0.5~1.0mg/L。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基因型所需最适6-BA浓度不同,齐319、515的愈伤组织最适合分化成苗的6-BA浓度为1mg/L,鲁原341愈伤组织最适6-BA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11.
烟嘧磺隆对糯玉米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沈糯509抗、不抗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烟嘧磺隆除草剂对玉米光合色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处理使沈糯509抗、不抗近等基因系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PSⅡ光化学效率等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使胞间CO2浓度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呈升高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供试浓度范围内,抗系各参数变化幅度均小于不抗系,说明抗系具有较强的光合调节机制,用以减轻或消除烟嘧磺隆的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解毒剂减轻乙草胺对玉米残留药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毕洪梅  张金艳 《玉米科学》2009,17(3):139-141
以垦玉6号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了除草剂解毒剂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减轻除草剂乙草胺对玉米产生的残留药害。结果表明:在施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土壤中,玉米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值;采用不同浓度解毒剂浸种处理后,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乙草胺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当解毒剂的浸种质量浓度为8 mg/kg时,对玉米主根长、株高、根鲜重和株鲜重等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均最好。  相似文献   

13.
毕洪梅  张金艳 《玉米科学》2012,20(4):139-142
以垦玉6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新型除草剂解毒剂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减轻除草剂氯嘧磺隆残留对玉米产生的药害,初步探讨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中氯嘧磺隆残留浓度增加,玉米生长受到抑制。采用不同浓度解毒剂浸种处理后,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氯嘧磺隆残留对玉米产生的药害。当土壤中氯嘧磺隆的残留浓度为2μg/kg,解毒剂的浸种浓度为5 mg/kg时解毒效果最好,玉米株高和主根长的恢复率可达对照的109.71%和90.99%,幼苗中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ALS)分别达到对照的106.8%和116.7%。  相似文献   

14.
基因枪法转化籼稻有关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基因枪轰击水稻未成熟胚及未成熟胚诱导来源的愈伤组织,对国内外16个籼稻品种进行了转化。设置不同的基因枪转化参数,并在培养基中添加各种植物激素、甘露醇以及2-N-吗啉-乙基磺酸(简称MES)来改善继代过程中籼稻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基因枪转化的操作参数(包括金粉浓度和DNA含量、基因枪氦气压力、轰击受体的不同状态)对转化频率有重要影响;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MES(500 mg/L)作为缓冲剂,可以减少籼稻愈伤组织褐化现象的发生;在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中补加NAA(0.5 mg/L),KT(0.2 mg/L)可改进愈伤组织质量,进而提高再生频率;在继代培养基中补加低浓度的 ABA(1 mg/L)和甘露醇(20 g/L),能普遍改善愈伤组织生长状况,减少褐化现象的产生,得到较多结构致密的颗粒状抗性愈伤。获得了再生的转化植株,经检测表现出对Basta的抗性。  相似文献   

15.
亚麻转基因中抗生素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康庆华 《中国麻业》2005,27(2):94-97
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亚麻抗除草剂草丁膦(Basta)目的基因(Bar)导入工作中;对选择培养基内加入.500mg/l克拉维酸钾(timentin进口) 200mg/l头孢噻肟(claforan进口)的抗菌素来取代500mg/l头孢噻肟(Cefotaxime国产)不仅脱菌效果彻底,期效长,且不影响亚麻愈伤形成和芽的分化;同时对再生植株进行了盆栽Basta抗性筛选试验,获得不同抗性的植株和种子。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自交系幼胚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结果表明: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形成能力因其基因型的不同而呈显著差异,同时,愈伤组织的形成还与植物激素配比有关。其中,2,4-D是最重要的因素,适合的2,4-D浓度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目前已经成功建立了部分玉米自交系幼胚的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盐粳2号脱壳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不同浓度琼脂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在分别进行脱分化、分化和继代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试验时,当琼脂从0.5%提高到1.0% 植株再生率均显著升高。在继代和分化培养基琼脂浓度均为1.0%时植株再生率最高,而脱分化培养基0.5%或1.0%琼脂和分化培养基1.0%琼脂 组合,再生率最高,两者均为1.0% 琼脂反而降低。试验还表明,随着培养基中琼脂浓度提高,愈伤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而脯氨酸含量上升。较高浓度(1.0%)琼脂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高于较低浓度(0.5%)琼脂的,而ZRs含量则显著较低。同样,在分化培养过程中,较高浓度琼脂分化培养的愈伤组织内源ABA含量显著地高于较低琼脂的,而ZRs含量则相反,但差异不显著。 V 关键词:琼脂浓度:精  相似文献   

18.
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嘧磺隆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磺酰脲类内吸性除草剂。本文介绍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反应差异的表现、作用机理和生理生化机制,分析对玉米烟嘧磺隆敏感性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方面所做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米抗烟嘧磺隆育种研究提出展望,为在玉米耐烟嘧磺隆种质创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种选育以及烟嘧磺隆的推广使用等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芦荟(AloeveraL.)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芦荟的初代和继代培养基为MS 6-BA2.5mg/L NAA0.2mg/L 蔗糖30mg/L,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 IBA0.2mg/L NAA0.1mg/L 蔗糖30mg/L,愈伤组织培养采用粗壮的芦荟基部的白色部分,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B5 6-BA2.0mg/L 2,4-D2.0mg/L 蔗糖30mg/L,采用Vc5.0mg/L抑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褐变的产生。诱导愈伤组织和外植体直接出芽2种方式并存。试管苗移栽后存活率为100%。采用潮霉素为抗性筛选标记,选择浓度为20 ̄3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