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卫丹  陈安国 《饲料工业》2003,24(12):16-21
1前言断奶仔猪随意采食量的低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生长性能的降低是阻碍养猪生产提高效率的主要限制因素。虽然在断奶仔猪营养、行为、卫生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断奶后生长停滞仍然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断奶后肠道结构和功能显著变化,如绒毛萎缩和隐窝增生与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下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经常被认为是小肠消化和吸收能力的暂时下降,然而断奶后导致这些变化准确的病因还不确定。本文综述了断奶仔猪小肠生理和生化特性以及影响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因素。2断奶仔猪小肠的结构和功能2.1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断奶后绒毛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断奶腹泻仔猪小肠病变,以期为临床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断奶腹泻仔猪及健康仔猪各4头,处死后观察小肠病变及通过显微测微尺测定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1)腹泻仔猪小肠发生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腹泻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肠绒毛出血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3)腹泻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极显著小于健康组(P<0.01).结论:断奶仔猪腹泻造成小肠严重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74头28日龄健康二元杂交断奶仔猪分成3组,用于研究外源性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和谷氨酰(glutamate, Glu)对断奶仔猪小肠粘膜形态,结构和功能及骨骼肌中DNA,R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谷氨酰胺或1%谷氨酸可防止断奶后1周内空肠绒毛萎缩,减少断奶后2周内空肠固有膜内未成熟细胞数;显著改善断奶后1周内小肠吸收功能,并促进肌肉中RNA合成。这些结果为利用Gln、Glu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改善生产性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结构的完整性对养分消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完整性的因素较多,包括乳源活性物质消失、断奶应激、采食量及饲粮组成等。本文综述了影响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断奶日龄对消化器官形态及小肠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日龄仔猪,以断奶日龄为主要因素,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四个处理组,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为一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I,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2~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h,4d、4d 1w、4d 2w,22、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1w、2w、3w,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h、1w、2w采血和剖杀,每次剖杀1头,同时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采血和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取得的样品用于测定仔猪消化道形态及肠道组织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小肠各段,胃,胰,肝组织结构模糊,小肠绒毛脱落,粘膜水肿,固有膜中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脂肪变化或空泡变化,且断奶越早,这些变化越严重,17、21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粘膜AKP活性低于28、35日龄断奶组同周龄仔猪,其中空肠,回肠粘膜AKP活性高于十二指肠AKP活性,随着周龄的增加,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增强,至5周龄达到高峰,断奶后次日及一周时,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减弱;断奶越早,仔猪十二指肠腺及肠腺糖原阳性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断奶后仔猪随意采食量低下,生长速率减缓使养猪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断奶后仔猪肠绒毛萎缩,腺窝增生,这些消化道形态和功能的显著变化被认为是引起消化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最后造成断奶后生长受阻的根本原因。断奶引起仔猪消化功能下降最终导致生长受阻的报道很多,但确切原因还不清楚。本文就断奶引起仔猪消化道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论述,供深入研究参考。1断奶后小肠结构和功能1.1绒毛高度和腺窝深度断奶后绒毛萎缩,可由绒毛顶部细胞脱落增加或细胞更新速度减缓引起。断奶可导致绒毛细胞脱落增多而使绒毛变短,…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用了12窝0~56日龄仔猪,以断奶日龄为主要因素,随机分成17、21、28、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1窝仔猪。试验期间,实行三阶段饲养,7日龄开始补饲,7~28日龄采食日粮Ⅰ,29~42日龄采食日粮Ⅱ,42~56日龄采食日粮Ⅲ。17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4天、4天+1周、4天+2周,22、28日龄断奶组分别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N、3周,35日龄断奶组于断奶后12小时、1周、2周采血和剖杀,每次剖杀1头:同时,35日龄断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7、21、28日龄断奶组采血和剖杀时间点的相同日龄,每次每个重复也各剖杀1头,共计剖杀54头。剖杀取得的样品用于测定仔猪消化道形态及肠道组织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小肠各段、胃、胰、肝组织结构模糊,小肠绒毛脱落,粘膜水肿,固有膜中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脂肪变性或空泡变性,且断奶越早,这些变化越严重。17、21日龄断奶组仔猪小肠粘膜AKP活性低于28、35日龄断奶组同周龄仔猪,其中空肠、回肠粘膜AKP活性高于十二指肠AKP活性;随着周龄的增加,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增强,至5周龄时达到高峰,断奶后次日及1周时,仔猪小肠粘膜ANAE活性减弱;断奶越早,仔猪十二指肠腺及肠腺糖原阳性反应较弱。  相似文献   

8.
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断奶仔猪成活率是猪场关注的关键环节,分析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笔者经几年兽医临床仔猪管理经验总结出断奶仔猪成活率低的原因与对策,现介绍如下。1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1.1生理因素1.1.1断奶仔猪的小肠结构变化仔猪断奶后小肠出现严重的绒毛萎缩、隐窝变深,造成小肠吸收  相似文献   

9.
不同碳水化合物对早期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四种不同的碳水化合物(乳清粉、乳糖、蔗糖、葡萄糖)添加饲喂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应用组织学技术和Tiger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其对小肠不同段落的绒毛和肠腺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碳水化合物对仔猪均重,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于断奶后1周的影响不大,至42日龄,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乳清粉可增加小肠长度和重量,葡萄糖可增加小肠重量,表明其具有促进小肠生长的作用,试验组绒毛高度均大于对照组,尤以乳清粉和乳糖的作用明显;肠腺在断奶后第1周生长速度较快,以后速度减慢,添加乳清粉对空肠前,中,后段肠腺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葡萄糖对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有促进作用,断奶后小肠绒毛顶端有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但绒毛的高度依然在增加,肠腺的生长有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药颗粒剂对断奶腹泻仔猪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28±1)d、体重10.04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腹泻仔猪18头,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两组分别于用药后14 d每组随机抽取3头猪颈动脉放血处死,腹腔解剖观察病理变化,无菌采集小肠黏膜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LELs)、杯状细胞(GS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表明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显著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