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念父亲     
11年前,也是秋天,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那一年,我32岁。 在父亲最后的日子,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在 病床前守护着他老人家,强作笑颜地劝他多吃 一勺饭,多喝一口水,多吃一片药。尽管背地里 流泪。 我总觉得父亲能好起来,因为那时他刚刚 60岁!在医院里,父亲常常笑着对来看望他的 人说:“没事儿,我这是老毛病,过几天就好 啦。”他还常常认真地对我和弟弟说:“等出了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微笑     
父亲驾驶着货车,在一条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6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  相似文献   

3.
正一代哲学、教育大师静静地站在唐河四桥西边,深情地注视着这条流经千年不息的河流。此时,他的心中在不断翻涌,在不断回忆,在不断思索!是不是想起了当年走出山村,脚步开始踏遍世界的时候,他也曾站在这条河的岸边不停地眺望,那奔腾不息的河水是否激起了他心中的某种感觉?那在河中划船撒网的老人是否使他想起了早丧的父亲和昏暗灯光下纺织的母亲?望着这条缓缓流动的河流,是不是又想起了  相似文献   

4.
眼前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没有让任祯满足,在他心里,还有一幅更加美好的村庄愿景图. "去年,我们村里的路路面用水泥硬化了,现在大伙进出方便多了,蔬菜都能及时地运送出去,这条路真正成了一条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北京农业》2011,(20):36
<正>8岁的帕科放学以后气冲冲地回到家里,进门以后使劲地跺脚。他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干活,看到帕科生气的样子,就把他叫了过来,想和他聊聊。帕科不情愿地走到父亲身边,气呼呼地说:"爸  相似文献   

6.
路,是人走出来的。这对于江苏新曹茧丝绸有限公司56岁的李卫宏来说,多么的不易,从一名司炉工到公司董事长,与丝绸打交道35年,他这大半辈子的酸甜苦辣不言而喻。如果把他的创业历程比作是一条路的话,那么,这就是一条艰难跋涉之路,是一条梦想成就未来、拼搏实现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7.
反转180度     
我父亲索尔·戈里曼是建筑公司里最受欢迎的设计师,他办公室门上常年挂着一条蓝缎带——公司年度最佳业绩奖的标志。小时候我总以为那是因为父亲的设计最独特,图样最精美的缘故。直到12岁那年,我才发现他真正的法宝。  相似文献   

8.
他叫郁佃刚,是我见过的七十年代同龄人当中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朋友,他出生于黑龙江江省海林市的一个偏远乡村,历经了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时期太多的苦难,人家四五岁的孩子还在父母怀中撒娇,他却每天笼罩在父母吵架的惊吓与只能吃白水煮玉米粒和土豆的饥饿当中,父亲的不误正业,母亲的哀叹终于让这个本来摇摇欲坠的家庭彻底瓦解,就在小佃刚八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在他的泪水当中带着姐姐离开了,父亲也外出打工把他扔在了老乡家里。  相似文献   

9.
正32岁的宫晓帆,是辉南县样子哨镇董家堡村的一位普通农民。继2014年参加辉南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后,他还相继参加了吉林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并赴浙江省培训,掌握了现代化的管理经营理念,开拓了独特的市场视角,以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在大山深处谱写人生美丽篇章。子承父业续参路宫晓帆的创业之路,还要从他的父亲说起。他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老参把式,采了一辈子的参,后来看到能林下种植野山参,自己就包山地种起了人参。由于父亲年纪大了,文化底子薄,种植效益一直不好。这时,正赶上宫晓帆中专毕业,本想在城里闯一番事业的他,被父亲软硬兼施的留在家里。于是,他  相似文献   

10.
文年 《百姓》2001,(4):15-17
都市线人,说白了就是举报人,作为一个准职业的都市线人生涯,我是从憎恨贪官污吏开始的. 老父悲怆而逝,我愤而举报了贪官厂长 我1960年2月出生于鄂南长江边的一个城市平民家庭,我跟我父亲一样,是个憨厚老实安分守已的人,要不是我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亲因病无钱医治,最后悲怆而逝,也许我今生还是本本分分地去修自行车,绝对不会去走线人这条路.  相似文献   

11.
刘辉  力万国 《农家科技》2011,(11):86-87
吃玉米糊、睡猪圈、常年服侍70多岁的奶奶和犯有精神病的父亲……近日,重庆市彭水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教导员李洪从网络上看到这个消息,他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去看一看这位生活困难小男孩高川路一家。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河南农业》2005,(6):42-43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父亲的行为,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年来住在河滩的草屋里,靠打鱼、种那几亩滩地为生。他的地和我家的地搭地边儿,他常帮我母亲耕种收割,为母亲分担了很多辛苦和劳累。在母亲心中,他是坚实的依靠。她感激他,常帮他洗、补衣裳,补织渔网,做腌鱼片给他…  相似文献   

13.
三十"随想"     
今年,我三十岁。常言道:“三十而立”。细细回味这匆匆而过的三十年,我感触颇深。在我的记忆里,十岁那年,正赶上改革开放、经济搞活的始端。正读小学的我,从从容容地走上读书兼“从商”的路。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不宽余,虽然父亲已做了二十年的村干部、中学校长,手头紧张也从不  相似文献   

14.
<正>"他让我们有活儿干了!"他让我们有钱修房子了!"这是重庆丰都县都督乡后溪村村民谈论谭定成时说得最多的话。在谭定成的带领下,后溪村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谭定成现年42岁,都督乡后溪村一社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历经磨难,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打工致富路——"借鸡生蛋"当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儿子28岁,海归双硕士;父亲60岁,亿万富翁。在保康县寺坪镇庹家坪村,有这样一对父子村官,儿子当村党支部副书记,父亲当名誉村主任。号召大家广种核桃,保证年收益5万元;踏访每一户村民,制定出“八园四村”的发展构想。父子同心,他们要用能力和诚心,带领一方村民发展致富,探寻一条乡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转转180度     
我父亲索尔&#183;戈里曼是建筑公司里最受欢迎的设计师,他办公室上常年挂着一条蓝缎带——公司年度最佳绩奖的标志。小时候我总以为那是因为父亲的设计最独特,图样最精美的缘故。直到12岁那年,我才发现他真正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沈浩这6年中,为了小岗村的致富和发展,把他的青春和生命全部献给了小岗,献给了小岗的乡亲们。但是在家庭中,作为90多岁老母亲的儿子,作为我的丈夫,作为他十几岁女儿的父亲,他似乎是不合格的。这6年  相似文献   

18.
<正>父亲今年八十有三,身子骨依然硬朗得很。他一生跟车有缘,闲时常拉着小辈们讲他人生各个阶段拥有的爱车。父亲共有兄弟九人,他幼年时爷爷、奶奶相继离世。父亲现在仍能清楚地记得70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冬日,9岁的他被兄长们抱上独轮车,开始了流浪乞讨的生活。在10多年的颠沛流离中,父亲先后失去了三位兄长。30年代初,兄弟六人终于在黄海  相似文献   

19.
父亲有一条很重要的生活宗旨:不给儿女找麻烦。上次父亲来我家,下午要坐公交车回去。我对他说:"爸,您别着急,等我把事情安排一下,开车送您回去。城乡班车很长时间才一辆,天又冷,您就别坐班车了……"我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开始摇头:"不用麻烦,你除了上班还有那么多事。我还不太老,坐班车回家对我来说太简单了,这点小事还麻烦你干吗!"我对父亲的固执深有了解,但还是不停地劝他:"自己的闺女,还说什么麻烦不麻烦。  相似文献   

20.
<正>近半年来,新疆哈密市二堡镇火石泉村农民苏莱曼·吉纳依进城的次数多了,走亲戚、买化肥、逛商场……而在半年前,他一想到进城就头疼。"原来是‘搓板路’。开车往城里运鸡蛋,一路颠簸会坏掉很多,如果绕道,就得多走1个多小时。"苏莱曼·吉纳依说。而今,他的烦恼已经烟消云散,十三师红星二场为方便周边各族群众出入团场、市区,专门新修了一条友好路,全长9.8公里,路的东头通向红星二场,西头则连接着哈密市二堡镇。"有了这条路,场镇之间联系更紧密了,兵地各自的优势延伸至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