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本试验总结完善了草莓与番茄、豆角及西、甜瓜的套种关键技术措施,并对套种后的增效效果进行了优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草莓与番茄、豆角及西、甜瓜进行套种,均能不同程度增加整体效益,分别达17.8%、19.7%、12.1%和19.6%,套种豆角、甜瓜效益增幅相对较高。其中,草莓套种豆角能延长草莓收获期,增加草莓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设施温室樱桃番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温室樱桃番茄效益大幅度下滑。面对新形势,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适度套种,一棚多收,是应对市场变化的一个途径。在保证越冬茬樱桃番茄高产高效的基础上,适合樱桃番茄套种的作物可以选瓜类和豆类作物,还可以同时套种根茎类作物如生姜、甘薯等。瓜类作物可以考虑小果型西瓜、薄皮甜瓜、苦瓜。豆类可以套种豇豆、菜豆。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更好地推进淄博市蔬菜品种换代升 级,引进了4个典型樱桃番茄品种,以草莓西红 柿作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 明:台湾凤珠409综合表现最佳,早熟性、抗病性 强,产量较高,667 m2 产量为5 049.3 kg,较对照 增产9.8%;千禧早熟性、果形、商品性都较好, 但抗病性稍差,667 m2 产量为5 104.8 kg,较对照 增产11%。台湾凤珠409、千禧可作为淄博市樱桃 番茄新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笔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四堡子乡进行了日光温室自封顶番茄与无限生长类型番茄套种高产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日光温室两种类型番茄套种产量高于单品种的产量。现总结套种高产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满城县是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4533.33 hm2,产值3.8亿元.近几年来,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温室草莓与番茄套种栽培,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效益高的特点深受农户欢迎,已成为满城县典型的种植模式.2009年每667 ㎡草莓产量2500kg,产值16000元,番茄产量7000 kg,产值15000元,合计产值31000元,每667 ㎡纯效益可达24000元.  相似文献   

6.
赵亚玲 《蔬菜》2011,(2):9-10
温室草莓与番茄套种生产是辽阳市运用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草莓9月下旬移栽,元旦开始采收,2月份春节期间进入采收盛期,番茄五一前上市,5月下旬进入采收盛期。现将温室草莓与番茄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奉节县根据草莓和番茄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钢架大棚的保护功能,实现了低山地区越冬草莓—春番茄的高效间套种,667 m~2平均产量4 700 kg、纯收入26 950元,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河北省满城县是我国草莓主产区之一,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4533.33hm2,产值3.8亿元。近几年来,日光温室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温室草莓与番茄套种栽培,以其产量高、品质优、效  相似文献   

9.
为引进适宜崇明地区栽培的樱桃番茄新品种,作者引进チャコ樱桃番茄开展了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チャコ樱桃番茄在崇明地区长势良好,表现出其品种特性。种植チャコ樱桃番茄可减少人工费用、减少农药和激素的使用量,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收益,还能保护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且チャコ樱桃番茄产量高、品质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崇明地区适度推广种植。该文还介绍了チャコ樱桃番茄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孙民 《长江蔬菜》2012,(22):77-78
探索了不同钾含量富万钾有机液肥对樱桃番茄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樱桃番茄的各项营养生长指标和钾肥用量之间都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施用钾肥能改善樱桃番茄的品质,提高VC、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总酸的含量影响不大;适量施用钾肥能起到增产作用,钾肥的不足或过多都会降低樱桃番茄的坐果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设施樱桃番茄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引进了4个樱桃番茄新品种进行春大棚越夏一大茬生产评比试验。结果表明:番茄1843开花、坐果较早, 株高、茎粗生长势较强,成熟果实颜色粉红色、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667 m2产量和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 051 kg和13 141元,且抗病性、连续坐果性较强,口感、品质较优,适宜在延庆地区春大棚进行越夏茬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北京地区3—5月的优质光热条件、稳定基质栽培番茄品质,通过改变传统栽培方法,采用在同一设施内,人为控制植株高度,只留2穗果和水分亏缺灌溉等栽培措施,研究不同栽培密度(每667 m2分别栽4000、6000、8000株)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栽6000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8...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濮椒4号的生产潜力,加快其转化为生产力,特进行了濮椒4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濮椒4号在早春塑料大棚中种植时,每667 m2种植2 400株产量最高,达4 132.2 kg,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灌溉策略在樱桃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以樱桃番茄“凤珠”为供试材料,设置多量 少次灌溉策略和少量多次灌溉策略试验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樱桃番茄的植株生长、品质以及产量指 标。结果表明:与多量少次灌溉相比较,少量多次灌溉能促进植株生长,茎粗、叶宽、叶片叶绿素相对 含量、平均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6.4%、13.1%、8.4%、13.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番茄红素含 量分别增加6.4%、7.0%、20.6%,667 m2 产量和收入分别增加14.08%和2 486.4元;少量多次灌溉不仅能促 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口感、营养品质和产量,而且能降低肥料淋溶风险,有助于科学指导樱桃番茄种 植。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蔬菜品种,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增加草莓日光温室复种指数,实现增产增收,通过推广应用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每栋标准温室可采收鸡腿菇1000kg,较普通草莓日光温室可增收1.5万~2.0万元,折合每667m2鸡腿菇产量和效益分别为2000kg和3万~4万元,同时平均每667m2草莓总产量和效益分别达到4000kg和6万~8万元,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每667m2总收益可达9万~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现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草莓育苗及定植、鸡腿菇菌棒制作及覆土栽培、套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草莓套种鸡腿菇栽培技术,以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设施番茄栽培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从农艺农机融合角度出发,在保证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亟需研究提出宜机械化操作的农艺标准.本试验以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以现有栽培密度和栽培畦规格为对照,通过春、秋两茬栽培试验,探究了设施番茄宜机化栽培的栽培畦参数及适宜密度.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栽培株数不变的条件下,改1.4...  相似文献   

17.
以4个不同番茄砧木品种与夏日阳光樱桃番茄进行嫁接,以夏日阳光自根苗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樱桃番茄的生长发育、抗病性、抗旱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种砧木嫁接均能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其生长势、产量均显著优于自根苗,且品质和口感与自根苗无明显差异,其中,以哥俩好的成活率最高,为95.8%,第一雌花节位最低,采收期最长,青枯病发生率最低,生长势最强,坐果率最高,单果质量最大,糖酸比最大,达7.301,产量最高,达4 858.0 kg/667 m~2,综合表现优异,适宜作为樱桃番茄夏日阳光的嫁接砧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菜用春大豆新品种辽鲜1号的高产高效栽培,选择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两个试脸因子,通过田间双因素试验,研究了供试因于对辽鲜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2.0万株/667m2,尿素用量以4~8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华甜玉3号玉米鲜果穗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在每667 m2种植3 000~4 000株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鲜果穗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从生育进程及穗部性状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4 000株/667 m2时,表现为采收期提前、生育期缩短,但穗部性状变差,果穗变短,秃尖变长,穗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等明显降低;从鲜果穗产量上看,华甜玉3号在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时,每667 m2鲜果穗产量最高,为1 158.40 kg。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华甜玉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3 5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丰富东海县及周边地区樱桃番茄品种,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充分发挥新品种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通过选取11个樱桃番茄品种进行越冬试验示范,对果实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绿宝石口感好、产量最高,667 m2产量较对照平均增长86.00%,但裂果较重,平均裂果率达19.2%;凤珠口感好,667 m2产量比对照平均增长29.27%,但果形不整齐;釜山88口感好,果形圆整,667 m2产量比对照平均增长7.99%;航黄樱1号、航黄樱2号在黄色品种中口感好,667 m2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60%、18.28%。这5个品种表现比较稳定,适宜在连云港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