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冉涛  谭支良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7):1207-1215
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是一种微生物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微生物通过分泌信号分子来感知细胞(群体)密度,并在信号分子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群体内微生物众多生理生化过程的行为.研究发现群体感应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并在调控微生物间的共生或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刍家畜瘤胃适宜的环境(如恒定的温度、pH及充足的养分)为众多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这些瘤胃微生物在对营养物质进行降解时存在着复杂的共生、竞争关系.目前,研究人员经研究证实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同样具有群体感应,本文对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群体感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群体感应最早在细菌中发现,近年来也陆续发现存在于真菌中。群体感应中的关键信号分子被称为群体感应分子,是由微生物自身所分泌、感知、响应并作用于其自身,在引起反应的浓度时对其自身没有毒性的一类物质。法尼醇是白色念珠菌的群体感应分子,影响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菌丝形成、黏附力和凋亡;影响白色念珠菌宿主机体的免疫及宿主细胞的凋亡。此外,白色念珠菌对法尼醇具有高于其他真菌的耐受性,但这种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对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的作用机制缺乏了解,本文就群体感应分子法尼醇与白色念珠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
群体感应是一种微生物细胞间的通讯机制,它在细菌毒力因子表达、生物发光、孢子形成、生物膜形成等方面起关键调控作用。近年来陆续发现畜禽消化道菌群同样存在有群体感应现象。鉴于消化道菌群对畜禽消化、生理代谢、免疫功能等的重要作用,针对畜禽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进行研究及调控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水平及保障畜禽健康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细菌群体感应的分类及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畜禽消化道中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发现,归纳并总结了当前细菌群体感应相关的调控手段及其可能机制,以期为畜禽养殖中消化道细菌群体感应的研究及相关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中以种群规模进行特定交流的方式,通过这一机制,细菌以多细胞形式发挥不同生物学功能。群体感应参与对致病菌毒力因子表达、与宿主互作、抗生素耐药性及细菌素合成等方面的调控,与细菌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大肠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菌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导致人与动物严重腹泻或肠道外疾病。群体感应与大肠杆菌密切相关,现将大肠杆菌群体感应系统分为5类,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大肠杆菌致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抗生素滥用导致了多重耐药菌株及其超级细菌的出现,由密度感应系统调控的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成熟是造成细菌感染的机制之一。自然界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淬灭密度感应系统,这些生物活性物质被称为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近年来,群体感应抑制剂成为细菌抗感染药物开发的靶点,有必要对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种类、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综述了细菌天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抑制剂,干扰群体感应系统,从而治疗细菌感染。绝大多数原核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被认为是安全的。动物、豆类、传统的药用植物、海洋生物均能产生群体感应抑制剂。这些天然抑制剂可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需要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策略来缓解耐药问题。群体感应作为一种通讯机制,根据细菌细胞间的密度来调节其行为和生理反应,其中许多活性物质能通过群体感应系统在不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情况下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同时减缓耐药的产生。因此,近年来抑制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剂成为研究热点。嗜水气单胞菌作为水产养殖业中的主要条件病原菌,严重危害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笔者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机制,对细菌生物被膜的调节,以及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中草药和益生菌在防控嗜水气单胞菌中的应用,旨在分析嗜水气单胞菌群体感应抑制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水产养殖业中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着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毒力因子的表达和耐药性的产生等过程,群体感应抑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细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福音。中药群体感应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信号分子的合成、促进信号分子的降解以及抑制信号分子与受体蛋白相结合,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起到抑制作用。文章综述了中药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以期为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群体感应是指细菌产生可扩散的化学信号分子(自诱导物),当化学信号分子到达一定浓度时引起的感应现象,目前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在综合分析群体感应系统及其信号分子的种类基础上,讨论了鱼类腐败的原因及群体感应系统对鱼类腐败的影响,旨在为鱼类贮藏保鲜,延长货架期及寻求新的防腐剂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细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效应为存在于细菌中,通过响应细菌细胞的密度变化而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随着细菌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菌通过QS的作用产生、释放类激素分子-自诱导物(Autoinducers,AI)并积聚在细菌细胞的外环境中,细菌就是通过这种被称作AI的信号分子的浓度变化来进行信息交流[1]。AI是随着细菌细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当AI积聚达到一定的阈值时,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日本《自然医学》(1990.6,No.288)载:桑枝是一种了不起的仙药,对预防和治疗癌有很大效用。现代致癌理论上,有如下学说:癌的发生有二个阶段:先一阶段,癌感应因子、起始因子促使正常细胞,成为异常细胞。这种异常细胞,又不是癌细胞,又不是正常细胞,而可称是中间细胞,是一种并不那么有危害的细胞。但这种细胞进入后一阶段,由于癌感应因子,受启动子作用,转变为癌细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特点,对2头因磺胺中毒而死亡的犊牛进行了详细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磺胺中毒的病理性损伤主要发生于肾脏和肝脏.宏观检查可见,肾脏肿胀,色泽变淡,皮质增宽,肾盂有多量豆腐渣样物质.肝脏肿胀,淡橘红色,质地脆易碎.微观检查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核浓缩,染色不良,大量上皮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12.
对秋季中华蜜蜂工蜂有分泌活性舌腺(9日龄)和无分泌活性的舌腺(采集蜂)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发现二者的舌腺细胞的超微结构存在着差异。9日龄工蜂舌腺处在分泌活性状态。细胞核发达,多突起;粗面内质网发达,成平行状排列;胞内管、胞外管中都充满电子致密度均匀的物质,即王浆物质;有大量的分泌块;线粒体内嵴排列紧密,呈板层状。而采集蜂舌腺处在无分泌活性状态。核周边异染色质增多;粗面内质网不太发达,多呈泡状;胞内管中物质为一些不均匀的电子致密度大的粗颗粒物质;胞外管中只有少量水样物质;线粒体内嵴间隙相对变大,多发现内嵴间隙呈管泡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深入研究了中国柴胡属29种,5变种及2变形果实的三维结构。结构显示果实结构变化较大,分果表面平滑,横切面近圆形,脊略微突出。中果皮有两种分泌结构,伴生油管及非伴生油管(油管)。前者仅存在于少数物种,且直径小,后者包括不分支及分支油管。不分支油管存在于多数物种的沟(1~5)和结合面(2~7),油管通常与分果近等长,但亦存在短油管。少数物种的油管呈分支状,在中果皮不规则分布。种皮由1或2层薄壁细胞构成。胚乳在结合面平直或微凹。中果皮无结晶。心皮柄多为2个,在结合面彼此相对。柴胡属果实的多数特征存在于芹亚科其他类群,但分支状油管及2层细胞的种皮仅见于牵环花亚科,变豆菜亚科及芹亚科的基础类群。柴胡属果实的解剖结构支持分子系统学将柴胡属位于芹亚科其他类群的基础位置。  相似文献   

14.
在光镜和电镜水平下对太湖鹅松果体组织结构和细胞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鹅松果体主要由松查体细胞组成,其间夹有少数胶质细胞,松果体细胞偶尔排列为滤泡状,松果体细胞具有突起,胞核椭圆形,胞核椭圆形,圆形,线粒体常在胞附近集聚,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体发达,胞质中有散在的游离核蛋白体,脂滴和溶酶体,胞突中微管方向与胞突平行,胞体中方向不一,质细胞的胞核不规则,胞体和胞突中含有微丝。  相似文献   

15.
热激蛋白在动物应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应激蛋白(HSPs)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是动物受到应激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组应激蛋白,与机体的应激关系密切,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本文在对HSP发现、分类及功能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HSP70在动物应激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指出HSP将对阐明动物应激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桑树叶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桑树适应性广 ,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有些地区大面积栽培 ,主要用于养蚕生产。桑树是目前木本叶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树种之一 ,比经人工改造的南方山原草地的单位载畜量提高 5倍左右。桑叶的营养成分高于一般牧草 ,是木本植物中含量较高的树种。其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不及大豆粉高 ,但各种氨基酸比例趋向一致 ,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养分很全面。养禽畜试验表明 ,桑叶作饲料适口性好 ,无采食障碍 ,食用后具有很高的消化率 ,品质提高……。因此 ,利用桑叶作为畜牧业的饲料非常有潜力 ,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Pituitary proliferative lesions derived from the endocrine cells of the pars distalis ar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and adenomas/carcinomas are a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standard 2-year carcinogenicity studies using various rat strains, especially Sprague-Dawley.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ituitary tumors derived from the pars distalis in rats. Prolactin (PRL)-containing tumors are the most common, with PRL/growth hormone (GH) dual positive tumor masses (PRL/GH co-positive tumor masses) being more prevalent than only PRL-positive tumor masses (PRL single-positive tumor masses). GH-containing tumors are relatively numerous and many of these are also PRL/GH co-positive tumor masses. TSH-containing tumors are common in females. PRL-containing tumors have been shown to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hyperlactation in males and mammary adenomas/adenocarcinomas in females, suggesting that these masses are functional tumors.  相似文献   

18.
恽锐  李建东 《草地学报》1994,2(2):20-26
本文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Aneurolepidiumchinense)群落、虎尾草(Chlorisvirgata)群落钠元素在植物体及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虎尾草体内钠含量明显高于羊草,两种植物地上部钠含量均高个地下部。两群落土壤水溶性、交换性钠含量均为春、秋季较高,夏季较低。表层土壤水溶性钠最高含量分别为5.09和7.61cmol·kg-1,交换性钠含量分别为7.33和13.21cmol·kg-1,垂直分布均为上高下低,虎尾草群落土壤各层的含量均高于羊草群落。羊草、虎尾草体内钠贮量变化均呈单峰型,与生物量呈极显著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19.
CIP清洗系统在食品、饮料、生物制药、化工,特别是在乳品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采用自动CIP清洗系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CIP清洗系统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从设计及应用上对其设计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拷贝数变异(CNVs)是指与参考基因组相比,长度在50 bp到几个Mb的DNA片段的插入、缺失或重复等。CNVs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具有分布广泛、突变率高、可遗传和高度异质性等特点,其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和禽类基因组中,是引起畜禽表型多样性、疾病抗性及遗传进化的重要因素。家禽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动物,而且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本文对CNVs研究历程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对家禽表型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并对其在家禽抗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