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2.
番茄果实中NEVER—RIPE基因的克隆及其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粉红期番茄果实中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中NEVER-RIPE(即NR基因)c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一个715bp左右的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 easy载体,测序确定其正确性。将该扩增产物反向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通过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质粒已被导入。  相似文献   

3.
橡胶是我国的重要的战略物资,深入研究橡胶树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热研7-33-97幼叶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玻璃针显微分离法成功分离出橡胶树单染色体。单染色体经蛋白酶消化、Sau3A核酸内切酶酶切和两轮LA-PCR(接头连接PCR)扩增。得到250~2000bp之间的DNA片段,通过Southernblot对单染色体产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与巴西橡胶树基因组DNA之间有同源性。从而说明单染色体DNA已被成功的扩增。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分离出的是第9号染色体,构建了橡胶树第9号染色体微克隆文库。克隆片段长度在300~1200bp,平均为650bp左右,文库包含48000个克隆,空载率为1%。本研究从巴西橡胶树单染色体入手,运用单染色体微分离、微克隆技术,构建了巴西橡胶树单染色微克隆文库,为橡胶树基因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更好地开展橡胶树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RANKL以及OPG/RANKL/RANK通路在笼养蛋鸡骨质疏松发生中的作用,进行鸡破骨细胞分化因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的克隆、表达并鉴定其活性。以成骨细胞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和SOE-PCR技术体外扩增RANKL 基因,将PCR产物克隆至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32a(+),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实现了chRANKL的有效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作用成熟破骨细胞观察其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凝胶电泳显示PCR扩增产物的长度为1200 bp左右,插入片段与Genebank上报道的鸡RANKL序列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获得大小约为64 Kd的重组蛋白,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抗原活性;并且纯化后的蛋白能刺激成熟破骨细胞,使骨吸收指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具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及霞多丽(Chardonnay)为试材,采用in silico克隆和分子克隆相结合的策略,从果实中克隆到分支酸合成酶基因,命名为VvCS。该基因的cDNA编码区全长1312bp,编码436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46.9kD,等电点为7.8;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vCS的DNA全长7117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定位于葡萄的第13号染色体上。VvCS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来源的分支酸合成酶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75%左右;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VvCS在葡萄果实、茎、叶和叶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表达变化趋势相似,与盛花后5周的果实相比,盛花后11周果实各部位中VvCS表达丰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设计PCR引物,从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叶片基因组DNA和cDNA中克隆到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定名为BoCHS2.BoCHS2的基因组DNA全长为1267bp,具一个长度为85bp的内含子,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182bp,编码393个氨基酸.基因序列已提交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介绍一种分子克隆的新方法。该方法要求在PCR引物设计时,目的片段上游引物的5'端和下游引物的5'端各设计约25 bp与目标载体末端同源的序列,或目的载体反向游引物的5'端和正向引物的5'端各设计约25 bp与目标片段同源的序列,以便进行融合PCR,PCR反应扩增目的片段后,与载体进行融合PCR。用DpnⅠ消化原始甲基化模板,然后进行转化和重组子鉴定。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成功将目的片段插入载体。证明这是一种简便、通用、高效并值得推广的分子克隆的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骨架载体上的特异性酶切位点,特别适用于插入片段中无限制性酶切位点的载体改造;该方法还可以引入定点突变,可便捷构建分析启动子功能等需引入定点突变的载体;该分子克隆方法还可以实现基因的无缝克隆。  相似文献   

8.
大肠杆菌海藻糖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报道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海藻糖-6-磷酸合酶基因(otsA),设计引物,通过PCR技术从大肠杆菌XLI菌株的总DNA中扩增到一个1.4kb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该片段长1425bp并含一完整的开放读框(ORF)。在核苷酸水平上,该ORF与已报道的otsA基因具有99.86%的同源性。在氨基酸水平上,其推断性的编码产物蛋白与OtsA具有100%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植物防御素是植物免疫系统的一员,具有防御病原菌侵染植物的功能。本文采用RACE法成功地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并对其原核表达蛋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ACE方法克隆花生防御素基因(AhORRP),得到的cDNA全长为585bp,含一个225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个氨基酸;经同源分析,花生防御素蛋白与其它物种具有33%~70%的同源性。原核表达获得大小约28kD AhDRRP融合蛋白。该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融合蛋白的获取为花生防御素功能鉴定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沙田柚黄龙病病原16S r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田间表现斑驳症状的沙田柚叶脉,用CTAB法提取总DNA。根据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P1/P2,进行PCR扩增,获得1条大小为1 167 bp的片段。酶切分析显示,该片段可被切成大小分别约为640 bp和520 bp的2个片段。扩增产物经纯化,与pM D 18-T V ector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 scherich ia coli)DH 5α,筛选克隆重组子。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16S rDNA的同源性为99%,与非洲种的同源性为97%,与美洲种的同源性为96%。认为,沙田柚的斑驳症状是由黄龙病病原引致的,称之为沙田柚黄龙病。该沙田柚黄龙病病原属于柑橘黄龙病病原亚洲种(L iberobacter as iaticus)中的一个成员。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沙田柚黄龙病病原与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是直接来自中国柑橘黄龙病病原。  相似文献   

11.
GDA2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与融合蛋白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GDA2(G2 pea dark accumulated gene)是与G2豌豆(Pisum sativum L.)短日照条件下不衰老现象紧密相关的基因之一。实验用cDNA差示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RDA)得到一个短日照下特异表达的G2豌豆cDNA,并命名为 GDA2。核酸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 120 bp,最大的开放阅读框为642 bp,编码一个由213个氨基酸构成的分子量约为24 kD的蛋白质,与GDA1的同源性为36%。在GDA2的cDNA两端分别引入Bgl Ⅱ与XhoⅠ的酶切位点,用PCR方法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经过酶切筛选和测序鉴定,得到所需的表达载体pGEX-GDA2。将pGEX-GDA2导入E.coli BL21菌株,经IPTG诱导,得到分子量约51 kD的 GST-GDA2融合蛋白,并利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柱对该融合蛋白加以纯化。GDA2-GST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工作,为深入研究GDA2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该基因同衰老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扩增条件优化的PCR扩增技术,以MDCC-MSB1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鸡端粒酶RNA(chicken telomerase RNA,chTR)全长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后测定序列。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鸡端粒酶RNA基因全长465bp,其中模板区的11个核苷(5'-CUAACC-CUAAU-3')合成端粒亚单位(TTAGGG)n。chTR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hTR在马立克氏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可能的序列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UW4菌株提取细菌总DNA,根据已报道的阴沟肠杆菌ACC脱氨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aciddeaminase)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1条约1.02kb特异片段,把该片段连接到pGEM-Tvector上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1017bp,共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与报道的序列相比仅存在8个核苷酸的差异,同源性达99.1%;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发现,仅引起了4个氨基酸残基的变化,氨基酸同源性为98.2%。利用DNASIS软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其单元与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b进行诱导表达,发现其表达蛋白在分子量约39kD处比对照多出一明显条带;经Westernblot分析检测,发现此带即为His-ACDS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4.
人胰腺激肽释放酶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为了研制人激肽释放酶(KLK1)特异单克隆抗体和进行重组酶的鉴定及纯化,根据已发表的人KLK1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扩增法从人胰腺单链cDNA库中特异地扩增出KLK1 cDNA。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中,对5个重组质粒进行了序列测定,其中1个cDNA克隆的核苷酸序列与已发表的人肾/胰/唾液腺KLK1 cDNAs序列完全相同或有3个核苷酸差异。将去除信号肽序列的KLK1 cDNA以正确阅读框插入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KLK1。此重组质粒转化的E.coli 经IPTG诱导后表达分子量为48 kDGST-KLK1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可溶性部分能被Glutathione Sepharose 4B特异吸附,两者都能被GST特异单克隆抗体识别。用SDS-PAGE分离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的抗血清的ELISA效价为1∶1600。结果表明,克隆的人KLK1 cDNA及其表达产物是正确的,可以用于人KLK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筛选番茄幼苗cDNA文库获得与番茄抗性相关的克隆E11,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受到病原浸染的番茄叶片中获得长1018 bp的候选片段,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片段与其他作物上已发表的ACO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率从83%~99%,推断该基因为番茄ACO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在此基础上,用BP克隆的方法构建该基因的RNA干涉(RNAi)载体pD311,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27棵,分子检测证实外源片段成功导入其中番茄基因组中。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乙烯生成量测定结果表明,RNAi结构的导入大大抑制了内源ACO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的生成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6.
AtHOS10基因对植物冷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控制ABA合成来改变植物的脱水胁迫耐性。本文利用PCR方法从Columbia生态型的拟南芥基因组中扩增出冷调节基因AtHOS10,并插入克隆载体。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长3453bp,与目前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将pUC-AtHOS10和pBI-HEM进行酶切重组构建表达载体pBI-AtHOS10,然后将表达载体转化导入农杆菌中,为侵染烟草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猪脂蛋白脂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不同体重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杜长大母猪的肠系膜脂肪中提取基因组RNA,用RT-PCR扩增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基因,获得1条约689 bp的片段,以pGEM-T Easy vector 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断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DH5α中。从筛选的阳性克隆中分离出LPL基因,测定其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为LPL cDNA的部分序列,编码2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研究得到的基因片段与报道的猪脂肪组织中LPL cDNA部分序列同源性达到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1%。以LPL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β-actin 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猪脂肪组织LPL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发现,从刚出生到30 kg,LPL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在30~50 kg,LPL基因表达呈下降趋势,50~90 kg,LPL基因表达又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番茄ACO基因的克隆及其RNAi对乙烯释放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幼苗cDNA文库获得与番茄抗性相关的克隆E11,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受到病原侵染的番茄叶片中获得长1018bp的候选片段,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片段与其它作物上发表的ACO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同源率83%~99%,推断该基因为番茄ACO基因家族的新成员。在此基础上,用BP克隆的方法构建该基因的RNA干涉(RNAi)载体pD311,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27棵,分子检测证实外源片段成功导入番茄基因组中。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的乙烯生成量测定结果表明,RNAi结构的导入大大抑制了内源ACO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乙烯的生成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