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我所于1978年进行流水养鱼试验以来,曾对流水养鱼系统设施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设计。本文就鱼池的池型结构、给排水的水力设计以及附属设施方面的给水雾化装置、空心塑料球生物转筒、排污(水)堵阀等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一、池型结构鱼池在增养殖生产中是最基本的设备,而池型结构对鱼产量、设备投资、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设计用于试验、生产的池型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和  相似文献   

2.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传统的池塘养鱼和工厂化高密度流水养鱼之间的养鱼方式,在有稳定水源及一定落差的地区,可利用梯级土池改建而成。我们根据微流水养鱼的生态学原理,在武汉市黄陂县夏家寺水库原有土池和虹吸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在最大引水流量仅0.02米~3/秒的情况下,一、二级池亩产分别达到3005  相似文献   

3.
微流水养鱼是介于工厂化流水高密度养鱼和传统池塘静水养鱼之间的一种养鱼方式,其单产大大高于静水池塘,其设施比工厂化养鱼简单,投资省、技术上也较易为群众所接受。我国水库众多,坝下鱼池一般受地形限制、面积较小,但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并具有自然落差。许多水库只要对坝下鱼池作适当改造,即可进行微流水养鱼,从而大幅度提高单产。笔者曾在武汉市夏家寺水库,利用坝下5口土质鱼池改建成一套微流水养鱼设施,以虹吸管引入库水,自流排灌,一、二级池鱼产量分别达到3005.7kg/667m2和1493.3kg/667m2。我们对微流水养鱼的鱼池结构…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养鱼设施及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方仁 《齐鲁渔业》1995,12(6):31-33
为提高温流水养鱼产量,研究改进了电厂冷却水循环养鱼设施和综合养鱼技术。1991~1992年,利用这项技术在总面积1484m’的流水养鱼池中,平均每年产鱼种、成鱼104068kg,创利税353714.3元,比试验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68568kg,利税增加231074元。验收结论是:本技术和综合效益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14,(1):46-47
<正>技术概述: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伐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伐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频发,不  相似文献   

6.
阿和 《海鲜世界》1989,(1):31-32
1988年12月由市水产公司组织流水养鱼学习团赴四川学习考察十天.参观学习了四县八个渔场.行程近八百公里,较全面地了解和考察了四川省在流水养鱼方面的先进经验,增强了北京市发展流水养鱼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依据山区的地理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水养鱼方式所需的养殖条件,在山区大力推广流水养鱼,对解决池塘面积的不足,刺激山区渔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流水养鱼地点的选择确定流水养鱼的地点,必须考虑3个方面的问题。1.1水流长期供应充沛,水质清爽,溶氧丰...  相似文献   

8.
<正>A海水工厂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技术概述: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时  相似文献   

9.
陈宏焰 《福建水产》1993,(2):42-43,46
自然流水养鱼,是利用天然溪流的清新水源、水质,选择流水水头落差进行养鱼。保持常年全流水,保证池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它既是家庭养鱼形式,又是向养鱼工厂化迈进。其主要形式有二:一是利用渠边、溪旁的流水落差,引水入池养鱼,出水回渠灌溉。另一种是利用跌落水头进行养鱼。笔者近几年来主要从事前一种形式的自然流水养鱼工作,在实践中制定、实施自然流水养鱼标准,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放宽和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农村中家庭流水养鱼发展较快。这种利用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式的养鱼方法,一般帮能获得高产。如果采用温流水养鱼还具有养殖周期短的特点。然而,由于缺乏流水养鱼的知识,有些农家修建流水池时存在着不少不符合要求的状况,最主要有下述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集约化养鱼起源于20年代,主要包括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鱼三种形式。渠道金属网箱流水养鱼是在综合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围拦养鱼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农业灌溉、发电的渠道设置金属网箱进行高密度养殖的集约化养鱼新形式。此项技术在国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水温调控,水质净化和养鱼生产等是温流水养鱼系统总体设计中的主要技术环节。为了探讨其相互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温流水养鱼系统的总体效益,山东省淡水所研制了一套具有水温调控系统,水处理系统,开式,半闭式和闭式相互切换系统为一体的温流水鱼系统,其工艺流程总体设计特别适用于大中小型火力发电厂和热电厂温流水养鱼。该设计已在济宇电厂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产科技》1979,(4):27-27
工厂化养鱼是应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设施的养鱼方法,也是高密度温流水养鱼的一种完善形式,各种养鱼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均可自动调节或人工控制,劳动生产效率非常高,如日本的流水养鲤,平均每平方米水池产鱼9.7斤,最高达440斤,折合亩产29万斤;养美洲鲶高产者折合亩产33万斤;养鲍鱼、对虾和蛳鱼每英亩产80—300吨,折合亩产44万斤。  相似文献   

14.
我县七山二田一分水,山地面积占70%,因此山区一般地下水、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更为经济,为了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节饵、节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沟溪多,可以做到“家家流水,户户养鱼”。流水养鱼是当前一种集约化高密度精养和半精养的养殖方式之一,一般比池塘养鱼产量高。流水养鱼由于水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2,(12):53-54
技术概述: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伐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伐等.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频发,不得不长期、大量使用各种药物,最终造成养殖水产品药残超标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庞显炳 《河南水产》2001,(2):19-19,15
温流水养鱼是一种以温泉地热水或工厂余热水为水源,利用水体的不断交换从事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方式,具有周期短、产量高、可四季正常生产等特点。开发温流水养鱼,科学合理地设计建造鱼池是关键。1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 设计建造温流水养鱼池的技术原理是:高效利用有限的温流水资源,使水体充分交换,保持鱼池良好的水质和充足的溶氧,在各方面为鱼类创造最适宜的生态条件,使鱼类处于最佳生长状态,在较短的养殖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同时要使建造的鱼池经久耐用,满足多种需要,操作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7.
贵州山区流水资源很丰富,发展流水养鱼是发展山区渔业的有效途径之一。流水养鱼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措施很多,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直接影响到鱼的产量。应掌握好。  相似文献   

18.
流水养鱼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在人认识里,流水养鱼的作用仅仅在于能够获得高产量。 我们从十渡拒马河流水养鱼的生产实践得到一个启示,流水养鱼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作用,即净化鱼体去除泥腥味、异味,从而增加鲜度提高品位,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健康食品。 拒马河流水养鱼由于水温偏低、生长速度颇受影响。加上饲料系数较高,成本上升,现在已很少有人进行成鱼养殖生产。而  相似文献   

19.
<正> 为有效地解决养鱼水体增氧问题,参考养鱼水体增氧方面的有关资料,结合循环流水式养鱼车间的生产情况,设计一套水体四步增氧工艺流程。现将主要设备、工艺原理及二年多应用实况介绍如下。一、设备全套增氧设备,是在不影响发挥原养鱼配套设备生产效果前提下,在原设备基础  相似文献   

20.
山区流水养鱼技术要点我县山区地下水、泉水和水库自流水较为丰富,利用自然落差流水养鱼较为经济,因地制宜开展一水多用,发挥山区流水养鱼的优势,这对迅速改变山区“吃鱼难”和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流水养鱼节能、节地、节饵、节工;投资小,收效大,有的大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