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墨汁鬼伞、膜鬼伞是草菇栽培过程中最常见的竞争性杂菌,它们喜高温、高湿,一般在草菇播种后一周或出菇后出现,一旦发生,会污染料面并大量消耗培养料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草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致使草菇减产,因此,控制鬼伞的发生及发生后如何防治,是提高草菇产量的?..  相似文献   

2.
成庆军 《食用菌》2005,27(5):49-49
平菇栽培期经常发生的鬼伞有长根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以及毛头鬼伞等四种。鬼伞是高温季节栽培平菇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通的一类竞争性杂菌,是早秋晚春栽培平菇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轻则减产,重则全面失败。因此,掌握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提高平菇栽培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鬼伞又称野蘑菇,伞菌目鬼伞,是巴西蘑菇早秋栽培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竞争性杂菌,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有毛头鬼伞、墨汁鬼伞、粪鬼伞和长根鬼伞;都属高温型竞争性杂菌,喜高温、高湿、高氮源的环境。在巴西蘑菇的栽培中鬼伞一旦发生,会与巴西蘑菇竞争营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下面介绍一下巴西蘑菇栽培中鬼伞发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在本课题放大栽培实践中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鬼伞系腐生真菌,喜高温、高湿,是草菇栽培中最常见的竞争性真菌。鬼伞一般在草菇出菇前期或后期出现,一旦严重发生,会大量消耗培养料中的养分,影响草菇菌丝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草菇减产。因此,防止鬼伞发生是提高草菇产量不可忽视的技术措施。两年来,我们在麦秸栽培草菇试验中,对鬼伞的发生进行了初步观察,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2020,(5)
对采自贵州省安顺市两株野生鸡腿菇(MT-1、MT-2)进行了形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和覆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MT-1、MT-2与鬼伞属的毛头鬼伞最大同源性高,为100%、99.38%;两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氮源、碳源分别为蛋白胨、甘露醇;MT-1最适pH为5~7,MT-2最适pH为7;两菌株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菌丝体在黑暗条件下长势最好;覆土栽培结果表明:MT-1、MT-2生物学效率分别为73.78%、54.54%。  相似文献   

6.
平菇栽培容易,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原料来源广泛,是目前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种类。由于平菇生性喜低温,在春秋季栽培易管理,产量高。但近年来,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的农户越来越多,然而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常出现的问题及防治办法综述如下: (一)菌丝吃料、长势正常,但开袋后大量产生气生菌丝,如遇空气稍干燥,菌丝倒伏结成菌皮,长时间不  相似文献   

7.
pH值和温度对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册  刘雍  程继鸿  陈青君 《中国食用菌》2010,29(1):35-36,51
为了确定北京怀柔地区的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最佳pH和温度,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依据,采用平板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不同pH值及温度对该地区墨汁鬼伞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DA+玉米粉培养基上,墨汁鬼伞菌丝体在pH 5~10范围内均能生长,pH6~8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稍慢,pH为9时菌丝浓密,生长速度最快,为最适pH值;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3℃~29℃,适宜温度为21℃~25℃,25℃生长最快,13℃生长缓慢,33℃则不能生长。怀柔墨汁鬼伞是一种喜碱性、中低温型的食用菌。  相似文献   

8.
以平菇为试材,以不同比例的枸杞枝屑为主要原料,采用袋栽方式栽培平菇,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菌丝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并在原试验配方基础上优化基质结构。结果表明:枸杞枝屑的含量不同对平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不同,但无论枸杞枝屑作为低温型平菇栽培基质还是高温型平菇栽培基质,以枸杞枝屑45%、玉米芯40%、麦麸10%、石膏粉2%、胡麻饼2%、过磷酸钙1%为最佳配方;在此配方下平菇表现为菌丝生长势较强,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日益发展,平菇由熟料栽培发展为生料栽培——原料经过处理后播种发菌。生料栽培平菇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菌丝生长阶段有效地防止杂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并占领整个菌床的培养料。常与平菇菌丝争夺养料的竞争性杂菌如绿霉、青霉、毛霉、根霉、曲霉、链孢霉等,其一旦发生,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抑制其生长,导致局部甚至整个菌床污染而造成栽培失败。因此,生料栽培平菇防杂菌污染是个关键性的问题,在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10.
“烧堆”又叫“烧菌”、“烧料”,它是平菇菌丝培养阶段较为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尤以夏秋高温季节发生率最高。“烧堆”除见于瓶、袋菌种培养阶段外,绝大多数是在栽培发菌期发生。“烧堆”时基料内温度通常可达37~45℃,结果造成菌丝体灼伤、死亡和消失,与此同时,还会使栽培菌床上各种杂菌蔓延,鬼伞大量发生,基料变色变质,从而导致种植失败。  相似文献   

11.
鬼伞是一种生活条件与草菇相似的腐生真菌,是草菇栽培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竞争性杂菌。几年来,笔者对袋栽草菇生产中鬼伞发生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分析与探讨,经整理供菇农参考。1发生原因①培养料中添加的米糠等辅料过多,氮素含量过甚,诱发鬼伞发生。②有些稻草本身带有大量鬼伞孢子,生产中灭菌温度不够或灭菌时间太短,没有完全杀死鬼伞孢子。③pH值偏低或下降,栽培料酸化。④老菇房场地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处理,致使鬼伞孢子基数大,又遇夏、秋季高温、高湿,为鬼伞孢子的生长提供了条件。2防治方法①选用新鲜…  相似文献   

12.
平菇AP838菌株系本站1990年冬从野生平菇分离选育而成,经试种及大面积栽培表明,具有适温广,菌丝生长快,抗杂能力强,转化率高,性状稳定等特点。一、基本特性菌丝粗壮浓密,气生菌丝生长旺盛、爬壁能力强,在低温下菌丝生长速度快于目前栽培的大多数品种。子实体发生快,在适温条件下从播种到出菇约15天,  相似文献   

13.
平菇P101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便,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一般说来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但通过笔者近几年来的调查发现,夏季平菇的价格较高,而栽培平菇的人较少。很多菇农都想在夏季栽种平菇,但有两个问题困扰菇农:一是夏天温度高易污染杂菌;二是适宜在夏季栽培的平菇种类少。平菇P101是我中心精心栽培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菌种,现将它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该菌株属广温型,菌丝生长温度范围2~33℃,以 15~25℃为最适。出菇温度范围2~30℃,以10~25℃为最宜。培养料含…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夏季平菇生产对高温型抗病菌种的需求,研究选择平菇菌株科佳1号和江都71作为亲本进行高温型平菇的新品种选育。采用单单杂交的方式,将2亲本菌株孢子两两配对杂交,共获得154个组合,其中22个可亲和组合;高温栽培试验结果表明,8个组合可在33℃以上出菇;结合不同温度菌丝生长速度、酶活力和抗木霉特性,确定了2个耐高温抗病的平菇新品种PZ1和PZ7,并进行亲缘关系鉴定。选育出具有抗霉菌等杂菌污染、优质、高产的高温型平菇菌种,降低了平菇在夏季高温时期的生产风险,提高了夏季平菇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烟秆代料栽培毛头鬼伞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比例的烟秆替代常规培养料中的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结果表明,烟秆可替代棉籽壳或稻草栽培毛头鬼伞,且可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产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用25%~50%的烟秆替代棉籽壳的配方栽培毛头鬼伞,得到的子实体产量与质量与对照相当,但能节省原料成本4~8元/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培养料处理方式对平菇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料栽培平菇菌丝细弱、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较差 ;熟料栽培菌丝粗壮洁白、污染率低、产量高、品质好 ;发酵料栽培平菇菌丝的污染率低、菌丝生长状况和产量的平均值介于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之间 ,但有的品种菌丝生长和产量均理想 ,表现出对发酵料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的原种、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对平菇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最健壮的原种培养基为荞麦粒培养基:平菇培养料的最适水分含量是60%,菌丝生长快而健壮: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迭162%的栽培种及栽培料培养基为配方1。  相似文献   

18.
以甘蔗渣为栽培主料,添加不同类型氮源栽培平菇,研究不同配方对菌丝长势、生长速度以及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为影响平菇生物转化率的主要因素,而硫酸铵和氨基酸对其影响不明显。配方1(A1B1C1),即硝酸铵1%、硫酸铵0.5%、不添加氨基酸时,平菇菌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为甘蔗渣栽培平菇的最佳组合,生物转化率为57.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栽培平菇的栽培料进行不同的处理,筛选出最适合平菇生长的栽培料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发酵时加入促酵剂,可使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出菇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平菇是我国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为了进行科学管理,发挥优良菌种的固有特性,我们以平菇P1—2菌株(引自贵州食用菌开发公司)为试材,对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做了初探,现简报如下。试验方法(一)培养基选择:试验设A 麦粒培养基(麦粒70%、木屑18%、米糠10%、蔗糖0.5%、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