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葡萄白腐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2005年和2008年受特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给果农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笔者对葡萄白腐病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于2008年5-8月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雨水多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2005年福建省上杭县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1病害发生特点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葡萄白腐壳霉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主要危害果  相似文献   

3.
葡萄白腐病属真菌性病害,是葡萄病害中危害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在山东葡萄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年份减产10%~20%,流行年份在60%以上,甚至绝产。鲁南山区7~8月高温多雨,病害的流行常造成严重损失。为了有效地控制葡萄白腐病的危害,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费县葡萄产区对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0年秋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的1 000余份葡萄种质资源的葡萄白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美洲种群、美洲杂种、山欧杂种、山美杂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强,调查的种质均未感病;欧亚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差,约有24.31%的种质感病。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很强,所调查的14个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均未感病。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白腐病也叫穗烂病,是我国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阴雨连绵的年份,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对后期产量影响较大,常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提高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2009年5—8月我们开展了4种药剂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白腐病和炭疽病是烟台市葡萄园中常见的主要果实病害,发生广,危害重,防治难。为筛选出高效、低毒新农药,笔者引进6种新农药,2008年进行了防治白腐病和炭疽病田间药效对比试验,明确其防治效果,以期为葡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葡萄白腐病的发生调查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不同品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无核白鸡心发病最重,红富士、奥特姆无核、巨峰发病较轻;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用药时建议重点防治葡萄果梗、果粒和果穗,可提高防治效果。2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病易克乳油2 000倍液和50%白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葡萄白腐病效果较好,可在葡萄白腐病严重发生和大流行时使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有机酿酒葡萄园主要病虫害发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2012年的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波龙堡酒庄有机酿酒葡萄园内发生的病害有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酸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穗轴褐枯病、葡萄白粉病等10余种,其中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和葡萄炭疽病为主要病害,对园区葡萄产量影响最大.园区发生的主要害虫为二星叶蝉和绿盲蝽.不同葡萄品种上病虫害发生程度有明显的差别,园区主栽品种中霞多丽受二星叶蝉危害最重,且易感葡萄霜霉病,赤霞珠易感葡萄炭疽病;不同葡萄品种间葡萄白腐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2020年9月,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共8个市调查了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调查发现黑龙江、吉林省8个市葡萄果实病害有酸腐病、白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葡萄酸腐病在黑龙江和吉林省危害最为严重,平均发病率分别为33.2%和22.2%;葡萄白腐病在吉林省危害较重,黑龙江省只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有发生,且发病率较低;葡萄灰霉病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集安市危害相对较重;葡萄白粉病只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无核白鸡心葡萄上有发生。通过调查了解了黑龙江和吉林省葡萄果实病害的发生情况,可为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控制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植物防病膜剂——京2B 对葡萄白腐病有一定防效的报道,设计了利用京2B 和杀菌剂退菌特两者混合使用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杀菌剂退菌特与京2B 混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对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京秀葡萄个大,质优,果粒紧凑,不裂果,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经济价值高,但白腐病严重。据调查,费县京秀葡萄发病率6%~7%,严重园片高达30%~40%,尤其在阴雨连绵的年份,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为此我们于1999~2000年对京秀葡萄白腐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广东、安徽和上海共16个县(市)的66个调查点位进行葡萄主要病害的调查。并对安徽、贵州和广东的9个县(市)的葡萄病样进行采集,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后,分别用ITS序列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广东、贵州、安徽、上海均有不同程度的葡萄霜霉病、炭疽病发生。其中,贵州省主要葡萄病害为炭疽病、霜霉病和灰霉病,霜霉病为害严重,发病率为60.79%,炭疽病菌仅为害水晶葡萄,发病率为47.64%;广东省主要葡萄病害为溃疡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白腐病,其中溃疡病发生普遍,发病率为48.28%;安徽省葡萄病害有葡萄酸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和黑曲霉病,其中酸腐病发生较严重,发病率为53%,巢湖市“夏黑”品种中发病率高达97.0%;上海市调查发现葡萄酸腐病、炭疽病和黑曲霉病。此外,自广东、贵州与安徽省共分离得到114株真菌,鉴定后属于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spp.)、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共计15个属。  相似文献   

13.
25%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治葡萄白腐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腐病是我市葡萄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可以造成10%左右的产量损失。2005年,我市引进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新型杀菌剂25%阿米西达悬浮剂进行葡萄白腐病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风等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降雨量和田间湿度的变化对病菌的影响最大。该病菌在昌黎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5℃左右。根据白腐病发生气象指标,结合中期天气预报,可提前预防及有效控制白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京秀葡萄为费县近年来新引进的品种,因其个大、质优、果粒紧凑、不落粒、不裂果、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经济价值高,面积不断扩大,但白腐病发生重.据调查,费县京秀葡萄发病率6.0%~7.0%,严重园片高达30%~40%,尤其阴雨连绵年份,对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为此,我们于1999~2000年对京秀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情况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戊菌唑水乳剂、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5%势克悬浮剂等三种药剂对葡萄白腐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葡萄白腐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70%甲基托布津,且对葡萄均无药害作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400班氟硅唑乳油防治葡萄白腐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昌黎县十里铺乡耿庄村进行。该地葡萄白腐病常年发生较重。试材为赤霞珠葡萄,篱架栽培,树龄4年,株距0.5m、行距2.5m。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保护地有机葡萄病虫害进行调查,主要发生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灰霉病;主要虫害有根瘤蚜、二星叶蝉。提出保护地有机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俗称“白烂”。全国普遍发生,尤其在北方和中部葡萄产区发病较为严重。一般年份,发病穗率在20%左右,严重年份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若在发生雹灾的特殊环境下,此病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潍坊市葡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葡萄白腐病(Coniothyium diplodiella(Speg.)Sacc.)发生严重.葡萄白腐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体遗留在地面或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器在树上的病果和病梢上越冬。第2年春季,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随雨水溅散传播,通过伤口、气孔或蜜腺侵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