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状况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目前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现状1.1早中熟苹果品种的种植比例在我国苹果产业中,早中熟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据统计: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而早中熟品种不足15%。不同苹果产区的种植比例不尽  相似文献   

2.
富士苹果是我国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具有酸甜可口、耐贮藏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富士苹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不同推广利用模式对苹果销售价格影响很大。本文对黄金富士、晚采雪苹果富士、艺术苹果、功能苹果、锈果富士、不同颜色富士品种混搭等8种富士苹果高价格利用模式的销售价格、种植收益等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富士苹果差异化、高值化、产业化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苹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哲 《中国果树》2001,(5):47-49
辽宁省是我国苹果的主产省之一 ,其栽培面积和产量直接影响我国苹果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经过调查分析 ,了解到辽宁省苹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解决对策 ,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苹果的质量。1 存在的主要问题1 .1 品种搭配比例不合理  据辽宁省农业厅统计 ,2 0 0 0年辽宁省苹果栽培面积 41万 hm2 ,总产量 1 64万 t,在全国居第 3位。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于 2 0 0 0年对辽宁省大连、营口、朝阳、锦州、葫芦岛市苹果品种栽培面积及其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比例、品种产量及其占全省苹果总产量的比例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国光栽培面积 1 6.8…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省苹果产量增长较快,有些单位果品质量不断提高,对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社员收人有所贡献。但有的果园苹果品种单一,缺乏授粉树,有的品种质量差,价值低,影响产量质量的提高。几年来,不少果园从改换低劣品种,增加授粉树等不同的目的,对一些树株进行了改接,更换品种,对解决上述问题起到良好效果,这实际是利用苹果中间砧。现将对太安、曲阜等县的部分果园的初步调查整理如下; 一、苹果品种中间砧对产量的影响 苹果品种中间砧的不同组合,明显的影响到产量的高低,有的品种的中间砧产量显著地提高,但也有部分品种改接后出现平产或减产现象。金…  相似文献   

5.
保加利亚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苹果生长.1968年保加利亚苹果种植面积为3.04万hm2,但近年由于土地改革,苹果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现仅存5393hm2.笔者介绍了目前保加利亚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主栽品种、砧木、树形及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烟台市苹果栽培面积18.7万hm2,产量575万t,产值198.2亿元。其中富士栽培面积14.2万hm2、产量480.7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75.9%和产量的83.6%;红将军品种栽培面积1.26万hm2、产量45.3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6.7%和产量的7.9%;嘎拉品种栽培面积8 933 hm2、产量22.9万t,分别占苹果栽培面积的4.8%和产量的4.0%;珊夏、藤牧一号、乔纳金等品种面积2 867 hm2,产量10.1万t,分别占全市苹果栽培面积的1.5%和产量的1.8%。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全市苹果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栽培面积达到1万hm2,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5.3%。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苹果生产中广为栽培的富士、乔纳金、王林、陆奥等品种.多是从日本引进的.其中富士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苹果栽培总面积、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日本的苹果品种对我国苹果生产有极大的影响。现就日本目前苹果产业的一些问题做一介绍,供我国果树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苹果山楂叶螨俗称苹果红蜘蛛,是苹果主要害虫之一,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同时因其适应性强,繁殖率高,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比较困难.只有了解其发生规律,准确把握用药时机,合理选择农药品种,科学用药,才能做到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9.
<正>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1989年日本苹果总产量为104.5万吨,苹果结果树面积为74.85万亩,平均亩产1396kg。在不同苹果品种中,以富士苹果产量为最多,占苹果总产量的52%,红玉和元帅系  相似文献   

10.
苹果高纺锤形栽培新模式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明举 《果农之友》2014,(10):11-12
苹果是世界上栽培的主要落叶果树之一,我国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山东省是重要的苹果栽培省份,烟台苹果名扬海内外.苹果栽培模式也是历经变革,在20世纪80年代前,苹果的栽培都是以乔砧稀植主干疏层形为主的栽培模式.80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为了提高苹果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对苹果进行密植栽培,以追求高产优质的栽培方式.这个时期虽然科研单位进行了矮化砧木和矮化品种的筛选和试验,也筛选了一些好的砧木和品种,但我们当时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80%的苹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  相似文献   

11.
对土壤中分泌嗜铁素的细菌进行了筛选并初步研究了影响其分泌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经典的铬奥醇CAS(chrome azurol S)选择性培养基法,并结合培养液在紫外灯下有无黄绿色的荧光产生法,这两种筛选方法的结果是相吻合的。从嗜铁素产生光吸收峰的数量与强度可以断定,不同的pH值会产生不同分子结构的嗜铁素,pH8.3最适合试验菌HZX-25产生嗜铁素。SM是最适合富产嗜铁素的培养基。C/N比10∶1最适合菌株HZX-25分泌嗜铁素。不同外源氨基酸对嗜铁素产生有着不同作用。嗜铁素上清液都显著地抑制了5种植物病原菌的菌丝生长(P=0.05)。  相似文献   

12.
从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次数等方面优化短短芽孢杆菌FJAT-0809-GLX的施用技术,并研究其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短短芽孢杆菌叶面喷施和灌根结合施用显著增加了辣椒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处理14d后株高净增长为20.00 cm,茎粗净增长为0.16 mm。不同浓度短短芽孢杆菌均能促进番茄和辣椒幼苗的生长,其中稀释500倍对番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稀释10倍对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短短芽孢杆菌不同灌根次数对番茄和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灌根2~3次对番茄幼苗生长效果较好,灌根2次对辣椒幼苗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黑木耳栽培料中添加不同比例(5%、10%、20%、30%)的沙棘果渣,进行不同黑木耳品种(黑威29、黑威11)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添加5%~20%的沙棘果渣对各品种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黑木耳产量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并且相应生产的黑木耳总黄酮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01)。证明利用废弃的沙棘果渣栽培黑木耳实际可行,并能提高黑木耳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对浏阳沿溪基地金柑采用的塑料大棚留树贮藏保鲜技术与露天留树金柑进行比较试验,对贮藏金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和烂果率进行检测,并研究大棚保鲜技术对金柑翌年树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留树保鲜的金柑保鲜时间长,鲜果品质优良,有利于果农持续稳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黄瓜畸形果产生的原因和发生规律,以不同类型的8个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田间黄瓜畸形果种类及其不同采收时期的发生率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黄瓜畸形果主要类型有曲形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瘦肩瓜和钩子瓜6种,其中除无籽黄瓜外,大肚瓜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曲形瓜和尖嘴瓜,钩子瓜比例最低;(2)不同品种黄瓜畸形果发生率差异显著,其中超市2号品种畸形果发生率最低,其次是无籽黄瓜和南抗1号,美洲豹品种畸形果发生率最高;(3)不同采收时期黄瓜畸形果发生率不同,前期和中期黄瓜畸形果发生率低,后期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6.
以‘丰盛骄王’茄子为接穗,以"190-1-8""RS-2""RS-5"‘亲情’"野生番茄"为砧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硒富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能够促进茄子硒富集的砧木。结果表明:5种砧木均不同程度增加了茄子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以"野生番茄"的增加效果最佳。不同砧木也提高了茄子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砧木对茄子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同。"RS-2"和"野生番茄"增加了茄子接穗的硒含量和硒富集量,且以"野生番茄"的增加幅度最大。因此,"RS-2"和"野生番茄"作为砧木既能促进茄子的生长,还能促进茄子对土壤硒的吸收与富集,有利于富硒茄子的生产,其中"野生番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对温室黄瓜结果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研究了土壤水分对温室结果期嫁接和未嫁接黄瓜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土壤水分有利于黄瓜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 水分过高或过低均对生长发育不利; 叶片颜色、仰角与卷须可作为灌溉的形态指标; 叶片水势、细胞汁液浓度可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 不同叶位叶片对土壤水分变化的敏感性不同, 可用下部功能叶片的形态与生理变化来判断灌溉时间与灌溉量; 嫁接与未嫁接黄瓜对土壤水分的反应规律相同, 但对水分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罗青  冯宏昌  孙淑静 《北方园艺》2019,(16):130-135
以香灰菌HYP-GT01为试材,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pH和光照强度,研究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及黑色素产量差异,以期发现影响香灰菌菌丝生长和黑色素产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香灰菌在完全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致密边缘整齐,产生黑色素且产量最高,达0.42g·L-1;在低氮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慢,但菌丝浓密,可产生黑色素,达0.34g·L-1。碳源不足菌丝纤细稀疏,且不产黑色素;高无机盐含量和添加吐温20会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可产少量黑色素。在一定pH范围内酸碱度对该菌株菌丝生长及黑色素的产生影响不大。不同光照条件不仅影响菌丝生长速度,还影响黑色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唐记平 《长江蔬菜》2013,(18):71-73
主要对野生子莲品种、传统子莲品种和人工选育的子莲品种等三类不同品种类型的子莲所含蛋白质、淀粉、脂肪、氨基酸组成以及矿物质含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子莲品种除外观等性状不同外,其营养成分也有一定差异。红花建莲的淀粉含量比莲湖野莲高5%左右,太空莲58号的蛋白质含量比百叶莲高5.7%,南梗野莲每1kg样品含钙量是百叶莲的2倍多等。子莲不同品种间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基本相同,且必需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莫大旺 《北方园艺》2011,(12):36-38
研究了采前使用不同套袋(白袋、黑袋、绿袋、黄袋、红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色泽、大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袋处理对"石硖"龙眼果实果皮色泽无明显影响;对果实大小和品质影响差异性显著,尤以套黄色和绿色的网袋种子小,可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