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测算我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弹性。结果表明:从消费支出来看,花生油为富有弹性商品,弹性值为2.0509,菜籽油消费支出弹性较小,为0.4231;从自价格弹性来看,自价格弹性绝对值最高的是大豆油,为-0.8464,表明相对于菜籽油和花生油而言,我国城镇居民对大豆油的消费选择易受价格波动的影响;从各种植物油的替代关系看,大豆油与包括芝麻油、棉籽油在内的其他植物油之间的替代关系最为明显,补偿性价格弹性超过0.4,这也间接证明了近年来大豆油价格相对较低,消费量增长最快的消费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ELES模型的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LES模型,利用2012年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食品消费支出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情况进行研究,回归得到各类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边际倾向中,在外用餐最高,其次为水产品、肉禽及制品;水产品、糕点类、在外用餐类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蔬菜、粮食、肉禽及制品等基本食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较低,水产品、糕点类、外出用餐的自价格弹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上海市城镇家庭的蔬菜消费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1995年以来上海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的特点,估计了ELES模型的参数,计算了主要食品的消费弹性系数。研究发现:蔬菜和粮食收入弹性接近,都是上海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肉类;蔬菜、粮食和肉禽蛋水产品三者之间是互补品的关系;蔬菜等食品的消费受收入和自身价格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4-2012年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数据,运用AIDS模型,分析了城镇居民总体和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探讨了陕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禽类、水果类和奶类的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奶类消费的价格弹性大于1。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收入组的粮食消费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均呈现下降趋势;低收入组肉类、蔬菜、水果的收入弹性均高于同期高收入组的收入弹性,而肉类的消费价格弹性却低于高收入组,其变化趋势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但总体呈现"肉类+蔬菜+主食"的饮食结构。因此,根据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特征陕西省应该在全面稳定食品价格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价格富有弹性的奶类;继续加大对水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补贴;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引导城镇居民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5.
ELES模型在甘肃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的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支出情况的统计资料,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当年甘肃省城镇居民家庭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分别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需求的价格弹性方面进行了静态分析,揭示了甘肃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生活状态以及各类消费品的消费量受可支配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据此发现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扩大甘肃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2年~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主要食品消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因素。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的支出份额较大,主要食品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均较小;家庭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对食品消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2年~2010年甘肃省城镇居民主要食品消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影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因素。结果表明蔬菜、瓜果的支出份额较大,主要食品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均较小;家庭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对食品消费的支出。  相似文献   

8.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不断上涨,特别是肉制品、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对1995-2007年间上海城镇居民消费数据,利用思格尔系数、收入需求弹性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绝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解决基本的食品消费需求,并且在食品结构上保持着传统的消费习惯,但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消费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潜力.应该选择积极的对策进一步引导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9.
运用ELES模型对湖南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 ,给出了各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并作了 2 0 0 5及 2 0 0 8年消费结构的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量对甘蓝吸收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蓝耗水量、干物质累积量、每升水干物质产出率在不同土壤水势与不同施肥量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在同一步水范围势内,甘蓝叶、根机体养分中的N含量随施N量的加大有增高的趋势,而P2O5、K2O含量则有减少的趋势;甘蓝N、P、K的吸收量,以适量施肥(300kgN/hm^2)的最高、不施肥的较少、过量施肥(1200kgN/hm^2)的最少;养分含量中的N/P、N/K值都随施N量的增加而提高,致使养分吸收失衡、抑制了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应用ARDRA(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Amplif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和RAPD技术,对7株来源于不同地域的柳松菇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均表明:这7株菌株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其遗传相似性来看,来源于希腊的Ag6、Ag8与来源于中国的Ag9、Ag10、Ag15、Ag21和AgT明显地分聚为两个菌株簇。  相似文献   

14.
对定位施肥的棕壤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无磷素投入的N、CK区,Ca10-P含量下降了约25%,而O-P下降了11.6%-30%,施肥后,土壤中无机磷的增量主要是形成Fe-P和Al-P,其次对有机肥中的磷是形成Ca8-P和Ca2-P。连续14年的高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使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占全磷比例的先后顺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Fe-P(22.76%)、O-P(14.6%)、Al-P(12.49%)、Ca10-P(9.13%)、Ca8-P(7.99%)、Ca2-P(6.58%),而原始土壤中则是:O-P(24.21%),Ca10-P、Fe-P(17.87%,16.68%),Al-P、Ca8-P(1.71%,1.57%),Ca2-P(0.23%)。  相似文献   

15.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水分平衡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旱季试验地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和植物的凋萎系数,可以计算出旱季土壤所能提供的有效水分总量,再利用各树种的单株水分消耗量,即可估测出土壤对各树种的最大承载力。参照土壤的最大承载力,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绢毛相思的林分的定植密度以5000株  相似文献   

16.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1999年连续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观察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要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作用后,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且大大超过对照(不用药)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到第三,第四年,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使用后,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且结构有所变化,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7.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对雷竹的19个栽培类型及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4组8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产生随机扩增位点6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54个(占81.8%)。利用POPGEN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praecox种系;(2)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3)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18.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只有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9d,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14d后,愈伤组织对接,呈点状分布,隔离层也逐渐消失;接后24d,维管束桥形成,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1参10。  相似文献   

19.
江苏部分地区小菜蛾对常规农药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和淮安等地区采集的小菜蛾进行室内抗药性测定,发现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为78~324倍;对敌敌畏抗药性为10倍;对灭多威抗药性为25倍左右;对杀虫单、氟铃脲、宝路、抑太宝和锐劲特的敏感性下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菊酯类农药、敌敌畏和灭多威已失去防治小菜蛾的实际意义;氟铃脲和灭虫灵对小菜蛾有优异的防效;将杀虫单配成微乳剂可提高对小菜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20.
元谋干热河谷几种外来树种在旱季的光合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云南省元谋县苴林乡3年生的人工林,采用Li-6200野外光合测定系统对引进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厚荚相思、绢毛相思、肯氏相思、赤桉、窿缘桉和柠檬桉等8个树种进行了光合测定,结果发现8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都表现为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00和15:00(肯氏相思、大叶相思和厚荚相思出现在17:00);最低降低光合速率的特征,造成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调节能力,这是它们对元谋干热河谷干热气候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性的调节方式,对它们的节水和生存是有利的,表4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