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临安市河桥镇是临安市首个桑园面积超万亩(667 hm2)的乡镇.2005年全镇桑园面积达到793.3 hm2,其中投产桑园700 hm2,占全市桑园总面积的28%;蚕、桑总产值2878.7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38%;27个行政村,年产茧250 t以上的村有15个,4780个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达6022元.  相似文献   

2.
栽桑养蚕是涟水县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曾为富民兴县作出较大贡献,发展高峰年景,全县桑园面积达8 000hm2.但自1996年以来,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全县毁桑改种势头盛行,面积锐减,至2006年底,桑园面积已不足300hm2.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我市西部山区县(市)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1年放开粮食购销体制的政策以来,促进了大田种植结构的调整,扩大了良田种桑的自主权,为有效地改变我市原有的桑园立地条件差,树龄老化,优良高产桑品种种植面积小,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不高,产茧量低的状况创造了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我市蚕桑产业档次的提高。1我市农桑系列品种的推广情况2001年至2002年全市共新发展桑园4000hm2,其中种植农桑系列品种3042万株,面积2150hm2,基本在大田种植。淳安县发展力度最大,新发展桑园1330多hm2,其中农桑12、14号新品种桑1620万株,占种桑总数的80%,面积1…  相似文献   

4.
<正>海安县西场镇是粮桑混作区,总耕地面积3067hm2,其中桑园面积950hm2。有1.1万户蚕农栽桑养蚕,年蚕茧收入达6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水稻种植面积2133hm2,每年进入9月份  相似文献   

5.
利用桑枝条蚕粪栽培黑木耳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建京 《蚕桑通报》2006,37(3):62-63
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蚕业资源极其丰富.2005年全国共有桑园面积71.3万hm2,每年剪伐桑枝条干物约372.5万t,桑枝条是再生资源,如都能用于食用菌栽培,年可生产156亿袋菌菇.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春在浙江省桐庐县发现桑紫纹羽病(又称霉根病),近几年已蔓延扩散到该县蚕桑主产区的诸多乡镇.2003年统计全县发病面积124hm2,其中死亡毁桑面积达17hm2,对当地蚕桑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尽快扼制该病的进一步扩散,2004年在浙江省植物保护总站的支持下,桐庐县蚕桑站在桑紫纹羽病重发的分水镇县东村,开展了桑紫纹羽病环境治理示范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程言宽 《北方蚕业》2003,24(1):44-45
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县区域经济开发的骨干项目.1980年全县蚕茧产量196t,1987年突破546t,1991年突破1034t ,1998年达到1455t,2001年突破1580t.桑园面积达到3572.6hm2,其中推广陕桑305多倍体系列桑213hm2.二十二年来,蚕茧产量平均年递增6.3%.  相似文献   

8.
安岳县桑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月9日至13日,应安岳县蚕桑局之邀,我们对该县桑树花叶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全县桑园面积约6 666.7hm2,栽桑7 000万株,发生桑花叶病占全县桑园面积的80%,病株率在1%~60%不等,其中田块桑园发病率为3%左右,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50%~60%,承包大户3.3hm2以上的发病率在30%左右,大面积农户发病率在1%左右,致使桑叶量大幅度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严重威胁该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将本病的发生与防治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吴月芳 《蚕桑通报》2001,32(4):61-62
1 转移蚕区的尝试 东阳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1984年全市桑园面积曾达到683hm2,产茧量425t,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分布于地势较平、生产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后来由于蚕茧价格偏低,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又相继出现了大面积毁桑的现象.1988年全市桑园面积仅338hm2,全年发种8493张,产茧量287.9t.1995年起蚕桑生产跌入低谷,桑园面积显著减少,原有较平而集中成片的桑园全部挖光,剩下零星的桑树也基本上抛荒,蚕桑业受到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桑黄化型萎缩病俗称"癃病",是由一种类菌原体引起的全株性病害.发病初期桑树顶端叶片缩小变薄,叶色黄化,腋芽早发;发病后期叶片更加瘦小,侧枝丛生,形如扫帚.一般2~3年整株枯死,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给蚕桑业带来毁灭性灾害.目前,宿豫区桑园桑黄化型萎缩病为害相当严重,全区3000hm2桑园发病面积近670hm2,一般株发病率在5%~20%,其中株发病率在30%以上的重病桑园有200hm2左右,个别田块经过多年累积,株枯死率达40%以上,严重阻碍蚕桑业效益提高,影响整个行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雪岸镇是如皋市的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养蚕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桑园素质较差,667m2桑年平饲养蚕种只有2.5张,年平均产茧一直未能突破100kg,严重制约着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自1998年开始,该镇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机,在努力扩大桑园种植面积的同时,狠抓了以推广种植育71-1桑品种为主的丰产桑园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桑园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至2003年底,全镇已拥有桑园620hm2,年产蚕茧130.58t,667m2桑园年平均产茧已达140.4kg,其中已建成667m2年平产茧175kg的桑园370hm2,占总面积的60%,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邵绩飞 《中国蚕业》2004,25(3):65-66
绩溪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有着"蚕桑之乡"的美誉,已经形成了育桑、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服装一条龙生产体系产业链格局.然而本县地处皖南山区,人多地少,桑园零星分散,品种单一,主要以湖桑系列为主,而且多数都栽植在山坡地,土壤肥力差,桑园抗旱能力弱,并易感染桑树萎缩病,部分桑园严重老化,单产较低,效益差,相对其它经济作物优势凸现不强.栽桑养蚕是典型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连结配套产业,因此要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其关键首先在于如何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绩溪县从1999年开始,根据山区自然条件特点,以及多年来栽桑养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以推广桑树新品种、应用丰产桑园栽培技术、主攻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建立丰产桑园基地,在全县10个重点蚕桑乡镇分别建立1~2个连片规模达2hm2以上的丰产桑园示范基地,仅1999年就建立12片共19hm2的丰产桑园基地,其中临溪上游村丰产桑园基地集中连片8hm2,667m2产叶量达1685kg,产茧121.1kg.全县丰产桑园示范片667m2桑产叶量达到1600kg,平均张种产茧达到38.2kg,667m2产量从48.5kg提高到了114.6kg,茧质大幅度提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1蚕桑基本概况1.1蚕桑生产 在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1995年.贵池区蚕桑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桑同面积达到:3800hm2,年发种量突破1万张,年产蚕茧325t。1996~1997年的蚕桑低潮造成了大面积毁桑现象的发生.虽经近几年的恢复性发展,全区桑园面积仍只有440hm2、其中100hm2为低产桑同、110hm2为荒芜桑园。2001年冬以来,共调进桑苗70万株,新发展桑园67hm2。2001年共养蚕4600张,产鲜茧164t。2002年发放春蚕种2700张,比上年春季增加200张,增长8%。  相似文献   

14.
王爱玲 《蚕桑通报》2004,35(4):44-45
宿豫蚕桑业历史悠久,历来是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对外经贸的创汇支柱,乡镇企业的税利大户.宿豫历史上蚕桑生产最高潮时是1994~1995年,桑园面积达13333.3 hm2,年发种量达30.9万张,但自1995年以来,桑园面积逐渐减少,至2003年,桑园面积减至4800 hm2,减少了64%,年发种量13.9万张,减少了55.3%.特别是2004年春茧上市后,一些农户不想培桑养蚕,有的已经开始挖桑或变相毁桑.蚕农为何逐渐丧失对栽桑养蚕的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蚕桑生产和其它农作物特别是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相比,有较大的风险性,加上市场因素,使得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优势不再明显.因此如何降低蚕桑生产风险,确保蚕桑稳产高产,应该是蚕桑科技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6.
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种苗传染性桑树病害,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市)均有发生为害,浙江省的湖州、嘉兴地区受害特别严重.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5%,桑树株发病率在20%~30%左右,发病严重的桑园可达到60%~80%,个别田块甚至高达90%以上.该病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产量大幅度减产,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蚕业科技发展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兴明  吴恢  范锦 《北方蚕业》2009,30(2):66-68
湖北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栽桑养蚕历史悠久.1995年,桑园面积曾达3.33万hm2,蚕茧产量达2.25万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湖北桑园面积有所减少.近年来,由于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中部崛起战略,湖北蚕业生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到2008年,桑园面积发展到3万hm2,蚕茧产量达1.35万t.伴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湖北蚕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推动了湖北蚕业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怀林 《蚕学通讯》2004,24(3):55-57
大英县委、县政府从大英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因地制宜加大了蚕茧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力度,利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蚕茧生产,鼓励发展蚕桑业主经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两年来,共实现退耕还桑0.1万hm2.占退耕还林面积的60%以上,发展蚕桑业主68户,建桑园166.7hm2.其中6.66hm2以上业主10户;3.3hm2以上业主8户;0.66hm2以上业主50户,为我县蚕业产业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桑粗皮病,丽水地区是70年代初发现并引起注意的桑树病害.从1974年开始,我们对该病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为害现状该病在安徽、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均有发生.浙江省丽水地区是桑粗皮病比较严重的地区,本区大部分桑园有粗皮病发生.如龙泉县有85%左右桑园有粗皮病发生,其中重发病区(发病率80%以上)桑园  相似文献   

20.
渡海亭村是江苏省通州市骑岸镇一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559.9hm2,1572户.现有湖桑面积240hm2,养蚕户1260户,湖桑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2.9%,养蚕户占总农户的8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