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肥水平对苦荞产量及生物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苦荞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以提出苦荞高产和高生物类黄酮含量的最佳施肥水平。结果表明:苦荞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栽培,产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25kg/667m2磷肥作底肥,5kg/667m2尿素作追肥,不施复合肥;生物类黄酮含量最高的施肥水平为施12.5kg/667m2复合肥、25kg/666.7m2磷肥作底肥,不追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夏玉米在德州地区的最优栽培模式,我们采用裂区设计,对不同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对夏玉米的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及密度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肥料和密度的互作效应显著。产量迭629.58kg/667m2且效益最大的栽培措施是:追施氮肥30.4kg/667m2,种植密度4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出内蒙古盐碱地种植菊芋最适宜的密度及施肥量,通过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密度、基肥、追肥对菊芋产量的影响。经方差分析表明:单因素间的产量差异和多因素互作间的产量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互作的大小次序为:密度>追肥>密度×基肥×追肥>基肥×追肥>密度×追肥>基肥>密度×基肥。互作效应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最高组合是:密度27 795株/hm~2、基肥600 kg/hm~2、追肥300 kg/hm~2的互作最好,其单产为61 377 kg/hm~2,该试验研究为今后菊芋生产搭配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肥料施用量对高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技服务》2015,(1):98-99
试验设置:统一1500kg/667m2的清粪水作底肥,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作底肥,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追施不同量的商品有机肥或化肥。结果表明:高粱产量介于301.5kg/亩~402.0kg/667m2,其中不施化肥仅施用商品有机肥60kg/667m2作底肥,拔节期追肥60kg/667m2,抽穗期追肥40kg/667m2时,高粱产量最高为402.0kg/667m2。不施商品有机肥仅施用化肥的试验中,10.8kg/667m2的氮肥、35.2kg/667m2的磷肥、12.8kg/667m2的钾肥作底肥,拔节期追施氮肥6.5kg/667m2,抽穗期追肥4.3kg/667m2的处理10产量最高,为320.5kg/667m2。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98~2000年两年度对脱毒马铃薯坝薯10号在3个乡镇的连续试验表明各年度各试验点各处理累计平均产量最高为处理D,即在有机底肥中加30kg/667m2马铃薯专用肥、追施5kg/667m2尿素,产量可达1271.3kg/667m2.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黔香优302在铜仁地区的播期与施肥量栽培试验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施肥量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追肥量(施尿素5 kg/667m2、10 kg/667m2和15 kg/667m2)间差异不显著;在中等基肥和栽插基本苗2.4万株/667m2的条件下,4月15日播种的处理平均产量616.3 kg/667m2,比4月5日和4月25日播种处理的平均产量增产极显著。4月15日播种,施追肥尿素15 kg/667m2,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作壮籽肥栽培处理,最高可获得638 kg/667m2产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产量的影响,以黔西南州普遍种植的白壳薏苡为材料,设置了追肥水平、窝行距、窝苗数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追肥水平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当追肥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产量反而下降;(2)不同窝行距、不同窝苗数差异极显著;(3)A3B2C4处理的表现最好,即行窝距80 cm×80 cm、窝苗数6苗、追尿素20 kg/667 m2,需打1042窝/667 m2,基本苗数6252苗/667 m2。不同种植密度及追肥水平对薏苡的产量影响明显,因此,应合理密植,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肥料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郧单2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郧单23产量有显著影响,且肥料与密度间互作效应极显著;追施氮肥450 kg/hm2、栽培密度在6 000株/hm2时,该品种产量最高,达到14 848.8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农大甜413的栽培种植技术,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4500株/667m2的产量最高,其商品穗质量为749.5kg/667m2,鲜穗质量为830.5kg/667m2,鲜籽粒质量为538.1kg/667m2,产量居第2~3位的分别是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的处理,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产量居第4~6位的分别是密度为4000、3500、3000株/667m2,3个处理之间方差分析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产量居第4~6位的3个处理与第2~3位的3个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长度加长、倒伏率提高。综合考虑,中农大甜413的种植密度以4000~45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泛玉5号不同密度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2500~5000株/667m2条件下,处理4(40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539.5kg/667m2,其次处理3(3500株/667m2),产量为524.5kg/667m2,处理1(2500株/667m2)的产量最低,为430.6kg/667m2,经方差分析,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处理3、4与处理1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处理2、3、4、5、6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对株高和穗位高悬殊不大,加大种植密度,株高和穗位高略有升高;对穗部基本性状影响明显,加大种植密度,穗长变短,秃尖变长,千粒重降低,对穗粗、轴粗和出籽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