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养殖黄鳝,投喂"活饵"可不设饲料台,但投喂"死饵"必须设置饲料台.设置饲料台的好处:①便于掌握黄鳝的吃食情况,可随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推断黄鳝健康状况.②便于清除残渣剩饲,减少对水体的污染.③便于观察黄鳝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 (1000平方米以上 )高密度 (投苗量在 1公斤 /平方米以上 )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野生黄鳝苗人工驯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河蚌。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   黄鳝专…  相似文献   

3.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灶生产专用饲料,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驯养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在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但网箱养殖的黄鳝在冬眠期间常有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其死亡率。越冬前强化培育黄鳝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越冬成活率,因此,必须从秋季开始就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其体质。秋季,应投喂含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能量饲料,如蚯蚓、螺蚌肉、鲜鱼、蝇蛆、全价配合饲料等;增加投喂次数,由原来每天傍晚喂1次,改为每天上午补喂1次;随着水温逐  相似文献   

5.
3.饲喂 一般在鳝种放养后的3天内不投喂,让其适应环境,从第3天傍晚前开始驯食,用60%~70%的鲜饵浆,如新鲜鱼浆,加30%~40%的配合饲料拌和均匀后放置30分钟,按黄鳝体重1%投喂于网箱内的食台上,一般经7天左右驯化黄鳝能正常摄食。正常摄食后,逐渐将投喂时间前移,直至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17时分两次投喂,并逐步减少鲜饵浆的比例,相应增加配合饲料比例,最后使两种料的比例达到4:6或3:7,投喂量增加到黄鳝体重的3%~4%。  相似文献   

6.
人工养殖黄鳝是城乡人民的一条致富门路,增大密度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25克左右的幼鳝60尾。密养黄鳝的高产饲养管理如下: 一、合理投喂饲料。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小杂鱼、小虾、蚯蚓、螺、蚌(切碎)、蝇蛆以及切碎的动物内脏等,其中以蚯蚓为最好。每7—8克可增肉1克。6—8月还可在池上点灯诱引各种虫蛾入  相似文献   

7.
正在黄鳝养殖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养殖面积大,本地鳝苗难以满足养殖需要,很多鳝苗都是通过长途运输从外地购进。这些鳝苗质量参差不齐,投放后常常出现吃食很少或根本不吃饵料的现象。养殖户的习惯做法是将长时间不吃食的黄鳝上市低价卖掉,这样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帮助黄鳝顺利"开口",可采用以下方法:①上午按每10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1瓶100毫升的黄鳝杀毒先锋。②下午按每10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黄鳝维C150克。③傍晚少量投喂鲜料,一般为蚯蚓加鲜鱼肉,同时按每千克料拌加  相似文献   

8.
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到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网箱中养殖的黄鳝在冬季冬眠时常有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多年的养殖实践进行总结,认为网箱黄鳝越冬死亡有多种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1.体质太差由于黄鳝自身体质太差,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水温剧变和病害的抗逆力差而造成死亡。因此,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黄鳝自身体质。主要措施是:投喂含丰富蛋白质和一定量脂肪的能量饲料,如蚯蚓、螺蚌肉、鲜鱼、蝇蛆、全价配合饲料等;增加投喂次数,由原来每天傍晚喂一次,在每天上午再增加…  相似文献   

9.
一、鳝种的训食黄鳝对饲料的专一性较强,尤其是放养收购的天然鳝种,进箱后一段时间,会对人工投喂的饵料采取拒绝摄取的态度,这就要求进行必要的人工训食。训食的具体方法是:对于放入网箱的黄鳝,头2~3天不投饲,让其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黄鳝,增大密度是提高饲养效益的重要措施,一般每平方米放养25克左右的幼鳝60尾。密养黄鳝的高产饲养管理要求如下: 一、合理投喂饲料。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可投喂小杂鱼、小虾、蚯蚓、螺、蚌(切碎)、蝇蛆、及切碎的动物内脏等,其中以蚯蚓最好,每7~8克蚯蚓可增肉1克。6~8月还可在池上点灯引诱各种虫蛾入池让鳝鱼食用。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兼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芽、麸皮、豆饼、豆渣、米饭、蒿草根、豆渣、菜叶及经过发酵的瓜果皮等。为了将黄鳝由肉食性逐  相似文献   

11.
探究了3种高蛋白活体动物饲料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生长的影响.分别用蝇蛆、黄粉虫、蚯蚓以及三者与市售鱼粉饲料混合制成的人工配制饲料饲喂黄鳝,养殖周期为30d.结果显示,就黄鳝的体重和体长增加而言,投喂活体动物明显优于人工配制饲料,且蝇蛆最佳,黄粉虫其次,蚯蚓第三;但投喂活体动物的黄鳝死亡率明显高于人工配制饲料,其中,投喂蚯蚓的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李正荣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75-176
黄鳝是大众喜爱的名优水产品种,肉味鲜美,养殖前景广阔,适宜池塘网箱养殖。从池塘选择、网箱设置、放养准备、鳝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皖中地区黄鳝池塘网箱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答养鳝农友     
罗老师 :我认为养殖黄鳝可以致富 ,请告诉我养殖黄鳝的技术好吗?永修县柘林镇下城村林场组李幸铭李幸铭农友 :黄鳝的养殖技术 ,本刊以前曾零星刊登过一部分 ,为了便于你系统学习黄鳝养殖技术及资料的收集整理 ,我们特别约请南丰县农业局水产站水产专家刘栋成同志撰稿作答。他从鳝池建造、鳝池清整、鳝种选择、放养时间与密度、投喂饵料、投饵方法、日常管理以及黄鳝养殖中常见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一整套管理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介绍 ,限于篇幅 ,分两期刊登 ,希望你注意收看我们的刊物并认真阅读。祝养殖成功罗老师黄鳝又名鳝鱼 ,在我国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4.
<正> 黄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淡水鱼中的佳品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农药毒害和环境污染,天然野生黄鳝资源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前景广阔。用配合饲料投喂黄鳝,黄鳝生长快,效益高,其高产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黄粉虫属于鞘翅目拟步行甲科,其幼虫是一种软体昆虫,含蛋白质51%、脂肪27%、糖类20%,成为养殖蝎子、黄鳝、泥鳅、美蛙、鸡鸭、鱼鸟、龟鳖等最佳饲料。目前,黄粉虫被广泛地运用到禽畜、水产、特产各种养殖中。实践证明,人工养殖黄粉虫技术简单,室内外均可养殖,成本低、繁殖快、效益高。黄粉虫作为饲料可用鲜活虫直接投喂,也可晒干制成干品投喂,或与其他饲料混合喂养,是养殖户理想的动物性高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6.
宋晓光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27-327,336
从水域选择、网箱设置、鳝苗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黄鳝网箱养殖技术,以为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00,(9)
养殖黄鳝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人工繁殖种苗技术尚未过关,种苗靠从自然界捞捕,苗少、质量差,且病伤严重,严重影响了黄鳝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下面简要介绍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鳝的选择亲鳝的来源可从自然水域捕取,也可直接从培育池获得。但无论从何处获得,产前均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每天投喂动物饵料如蚯蚓、蝇蛆、动物内脏  相似文献   

18.
江辉 《湖南农业》2007,(9):19-19
为防鳝病,可在饲料中定期加一些保肝宁、利骨散、复合维生素之类的药品。6月~9月是黄鳝生长旺季,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一般为黄鳝总体重的5%~8%(以2小时左右吃完为度),配合饲料为黄鳝体重的2%~4%(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度);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要减少投喂量。残饵要隔天清理1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诚 《农家顾问》2009,(1):26-27
什么时间开始养殖黄鳝最好? 答:由于黄鳝的吃食生长旺季为4-10月.在4-9月开展养殖是最佳时期,由于开展养殖需要提前做准备。尤其是想开展使用蚯蚓作为驯食饵料或投喂的主料时.则应至少提前3个月进行准备。因此.应在春节前后开始进行黄鳝的技术、场地、饵料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黄鳝水泥池养殖技术,包括鳝池建造,苗种选择与放养、合理投饲、日常管理、病害及其他生物危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黄鳝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