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沈新磊  姚勇 《食用菌》2016,(6):55-56
正我国鸡腿菇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者对鸡腿菇认识的不断深入,鸡腿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河南漯河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总状炭角菌的危害,造成鸡腿菇栽培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广大菇农损失惨重,从而缩减栽培规模甚至放弃鸡腿菇的栽培。鸡腿菇总状炭角菌已经成为制约鸡腿菇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河南漯河市农业技术人员结合多年的生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是我市较早引进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 近年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为生产出更多的无公害鸡腿菇产品,提高产品档次,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现将无公害鸡腿菇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渊  张筱梅  张焕英  杨静 《食用菌》2004,26(2):21-22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鸡腿菇的栽培生产,笔者对鸡腿菇的发酵料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北方栽培的原料,并简化其栽培设施和生产过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c(Mull.Fr)Gray),又名毛头鬼,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食药兼用菌。因其原料来源广、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食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菇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鸡腿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不断出现且危害程度逐年加深,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对鸡腿菇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对鸡腿菇子实体病害症状及防控措施,目前尚无系  相似文献   

5.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进行了分别以棉籽壳、牛粪为主料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鸡腿菇的母种培养基比传统的PDA培养基更适宜鸡腿菇生长需要,且用牛粪为主料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空调房栽培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钟礼义  钟孟义 《食用菌》2005,27(3):43-44
鸡腿菇,一般不进行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为了夏季高温季节也能进行鸡腿菇生产,笔者进行了空调房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味道鲜美,是一种市场前景较好的珍稀食用菌。栽培鸡腿菇具有培养料来源广泛,栽培方法简单,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鸡腿菇因其形似鸡腿而得名,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利用平菇的下脚料和闲置的蔬菜大棚可以生产鸡腿菇,60m^2的菇棚可投干料1000kg,生产鸡腿菇750~1000kg,市价4000余元,经济效益可观。具体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年栽培[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1栽培模式1.1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制备栽培种,  相似文献   

11.
经过生产实践,探索总结出林下鸡腿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从季节安排、菌种准备、选地建棚、栽培管理的各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鸡腿菇林菌间作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冀宝营  韩冰  孙立梅 《蔬菜》2014,(6):61-63
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备受消费者青睐。选择4个培养料配方和3个鸡腿菇品种进行组合,对杏鲍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废料栽培鸡腿菇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比新料栽培低。  相似文献   

13.
以生产上栽培的7个鸡腿菇为试材,采用酯酶同工酶和ISSR方法,对7个鸡腿菇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鸡腿菇酯酶同工酶表现出2种不同酶谱类型;ISSR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处将7个鸡腿菇菌株划分为两大类,与酯酶同工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品种栽培种菌丝生长情况、污染率、发菌时间、现蕾时间来看,临J-12品种最好;就菇体特点而言,临J-12、农大白鸡腿菇3号、鸡腿菇G015、鸡腿菇Cf10、鸡腿菇CC985、谷丰1号品种较好,表现为混生型,个体较大,子实体颜色洁白;就产量而言,临J-12产量最高,农大白鸡腿菇3号次之.综合考虑,临J-12表现最好,其次是农大白鸡腿菇3号,这两个品种适宜在临沂生产上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5.
以马蹄渣为主要原料栽培鸡腿菇,通过设计5种不同配方,以鸡腿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品质含量、产量及经济效益为指标,研究马蹄渣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马蹄渣栽培鸡腿菇的最佳配方为76%马蹄渣、10%麸皮、8%玉米芯、5%石灰、1%石膏。试验表明马蹄渣代替棉子壳栽培鸡腿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毛头鬼伞、刺蘑菇,具有一定的医疗营养价值含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可清心安神、益脾胃,治疗痔疮、糖尿病,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16种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其生产周期短,培养材料丰富,因此,可规模化栽培。但目前鸡腿菇栽培基本上都是在日光温室或菇棚内进行,成本较高,使大面积化栽培受到限制。几年来,笔者尝试在大田中搭小拱棚栽培鸡腿菇,获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要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发恩 《北方园艺》2007,(2):173-174
鸡腿菇属鬼伞科,学名毛头鬼伞。由于在低温时菇大形似鸡腿,菇农称其为“鸡腿菇”或“鸡腿蘑”。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益脾健胃,清神宁智,对治疗糖尿病、痔疮、降血糖去血脂有一定疗效,是一种食药兼用的菌类。鸡腿菇的常规生产是每年11~12月份装袋,第2年3~5月份出菇的生产模式;反季节栽培既每年2~3月份装袋,5~9月份产品上市。青海省湟中地区具有生产反季节鸡腿菇的气候优势,年栽培面积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高志明  张蕊 《食用菌》2011,33(2):49-49
近几年我国鸡腿菇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鸡腿菇畦栽方式比较普遍,为了进一步提高菇农栽培鸡腿菇的经济效益,笔者进行了鸡腿菇菌筒畦栽和菌块畦栽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栽培需使用发酵料生产,笔者经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利用酵素菌发酵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不仅原料发酵彻底和产量高,而且有较好的防病能力,对防治土生的鸡爪菌也有较好的效果。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纯稻草露地畦栽鸡腿菇刘光琼谈希理(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成都610066笔者就如何利用丰富的稻草资源进行露地阳畦栽培鸡腿菇,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试验菌种鸡腿菇(Coprinuscomatus)CC173引自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