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木弟 《广西园艺》2007,18(5):28-29
笔者于2001年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2000株塔罗科血橙,种植于延平区后甲垅果场,面积1.3hm^2。果园为丘陵山地,海拔120m,土壤为红壤pH值5.5~6.5。引种后于2003年开始投产,平均株产5kg,次年15kg,目前50kg。现将观察的主要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荔枝蒂蛀虫的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卫强 《广西园艺》2007,18(2):22-23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果园情况 果园位于浦北县北通镇,面积约5hm^2,品种妃子笑,4a生,树冠直径3m,株行距4m×4.5m,2005年平均株产9.8kg。果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妃子笑荔枝生长。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从江县果树开发公司于2000年2月引进太田椪柑1万株,栽植地点在从江县雍里乡大塘村南瓦坡,坡向南坡,坡度约30&;#176;,较为平缓,土壤无冲刷现象,土壤呈微酸性,pH值5.5左右。2000年2月28日定植,平均每667m^2定植枳砧太田椪柑100株(园地为山地梯带果园)。在该园内还定植有4000株本地枳砧从江椪柑作为对比。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当地多年来沙田柚生产中存在的投产迟,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我们在融水镇嵇村屯果园进行沙田柚密植,早结,高产栽培试验。面积0.28hm2,立地条件为旱田,于1991年元月27田种植,株行距为4×3.3m,柏树200株,果园1993年投产。1993年、1994年、1995年平均每666.7m2产量为1576.44kg、1669.05kg和2898.1kg,平均株产分别为33.104kg、35.05kg和60.86kg。1993年总收入17211元,扣除全部投资后还有纯收入6111元,1994年、1995年平均每666.7m2收入分别为6676元村12751.64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高标准建园:建…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密云县西田各庄镇核桃基地为山地果园,土壤中性,土层较厚,肥力较高,壤土。现有面积66.67hm^2.先后定植核桃树3.1万株。其中普通核桃33.33hm^2,9000多株,定植于19世纪中后期,品种为‘棉瓤核桃’和‘新疆核桃’,属于实生苗栽培,株行距分别为6m×7m、5m×7m,666.7m。栽植16、19株。由于普通核桃树姿直立,干性强,顶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罗锦新江果场椪柑1991年3月定植,株行距为2×3m,示范园面积为0.33hm2;1996年平均株产33·1kg,最高株产达45.0kg,每666.7m2产量3674.1kg。其丰产栽培主要技术措施是:一、精心定植、合理间作1991年春定值前以改土为中心,挖深0.8m、宽1.0m的壕沟,每666.7m2分3-4层压入堆沤过的栏肥、腐熟垃圾肥等共6000kg。定植后在果园内间种绿肥,如花生、黄豆等豆科作物,并及时挖沟压青。1993年试挂果后,每年在定植沟外行挖深0.8m、宽1.0m的壕沟,每666.7m2再分层压人栏肥2000kg、甘蔗渣2000kg、钙镁磷肥用300kg、人粪尿1500kg。二、合…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设在潮州市果树研究所,试材为1993年种植的40株大乌圆龙眼,表现为嫁接口处膨大(原砧木不详),生长不良。接穗采用嫁接亲和力强的草铺种和双开木,两个品种各高接20株。果园按常规管理。2001年3月25日进行高接。嫁接枝条粗度1.5-2.5cm,离地面高度约1.2-1.5m。采用双芽切接法。用厚0.1mm薄膜扎紧密封,各设对照4株。2001年6月15日调查,  相似文献   

8.
葫芦岛市绥中县栽培‘晴朗’油桃有十余年,主要在3个乡镇(场),栽培面积近330hm^2,30万株,经济效益可观。其中程永彬桃园位于绥中县沙河站乡恒河子村,2000年建园,栽植‘晴朗’油桃4660m^2(栽植时为半成品苗),行距5m,株距2m,666.7m^2栽66株。果园为缓坡地,棕壤。3年生666.7m^2产量650kg,  相似文献   

9.
2003年春,笔者在灵川县大境瑶族乡大境村委廖家村利用水田进行春甜桔矮密早丰栽培示范试验。试验面积0.1hm^2,按株行距为2m×1.5m的规格种植333株。2005年开始挂果,当年共挂果1498.5kg,平均4.5kg/株。2006年产果4162.5kg,平均12.5kg/株。667m^2产果2775kg,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对三华李总结出了一套早结、丰产及延迟7-20天采果的新技术,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又增加了收益。目前在33hm2新种植三华李果园应用,当年元月下旬定植,12月至第二年元月检查,末级梢在350~400条,定植第二年平均株产可达15kg,多的达25kg。同时在66.7hm28—10年生三华李果园应用,株产可达40~75kg,多的株产在100~150kg。现将技术介绍如下:1大坑、大肥,高标准建园高标准建国是早结、早丰的根本措施。定植前挖长1.5m、宽1.5m、深1.0m的大坑,株行距4m×5m或5m×5m。坑下层2/3填放杂草、草皮、表上并与0.5-1kg生石灰…  相似文献   

11.
‘大南果梨‘是‘南果梨‘的芽变,是我省中北部地区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1998年引入我县热水畜牧农场场部果园,青峰山乡山咀村果园进行栽植,面积为8 hm2.栽后3年见果,4年生平均666.7m2产量800kg,5年生进入丰产期,平均666.7m2产量达到1 600kg,6年生及其后年平均产量达2000 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定植密度与栽植方式梨树合理密植要依据栽植品种的特性、砧木、果园土壤情况、作业方式等确定。一般认为,666.7m2栽培100株以上为高度密植,60~99株为中度密植,50株以下属稀植。生产中栽培密度为55—83株,株行距2—3m×4-5m,可采取计划密植方式,待后期产量、树冠稳定后,  相似文献   

13.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在兴安县园艺场进行 ,供试品种为 2 5年生南丰蜜橘 ,1 80株约 0 .2 hm2 ( 3亩 ) ,株行距为 3× 4m,冠幅 2 .8× 3.5 m,树高 2 .5 m;果园内树冠郁闭 ,通风透光能力极差 ,内膛空 ,树势弱 ,土壤较板结 ,有机质含量低。 1 997年以前平均 667m2 产量在 60 0 kg以下。1 .2 方法 试验于 1 998年 1月开始对果园进行开“天窗”处理 ,即将果树中间一个枝或两个大枝在距地面 1 .5 m处锯掉 ,疏掉重叠枝、交叉枝、病虫枝 ,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能力 ,对个别过高的大枝进行回缩 ,促发新梢 ,更新结果母枝。合理利用徒长枝 ,促…  相似文献   

14.
在果园四周种植蓖麻 3月上旬按埯距1.2~1.5m种植1~2行,行距1.5~2m。蓖麻散发出的气味对黑绒金龟子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套袋对不同品种梨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概况2004、2005年在辛集市马庄果园进行了黄金梨的套袋试验。果园土质沙壤土,株行距4m×5m,每667m2(亩)产量2000kg,树龄20年生,2000年春季由鸭梨高接换头为黄金梨。2004年在辛集市杨方碑果园对鸭梨进行了套袋试验。果园土质中壤,株行距3m×5m,每667m2(亩)产量3000kg,树龄30年生。对黄金梨果实性状的调查于2004年8月30~31日和2005年的8月24~25日进行,对鸭梨的果实性状调查于2004年9月15日进行。2结果与分析2.1套袋对黄金梨果实性状的影响2004年调查套袋和未套袋黄金梨果实各150个。套袋果单果均重243g,果形指数0.9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  相似文献   

16.
I二型栽培的基本模式1.1稀植模式幼树期和初果期可间作棉花、小麦等。667m2用酸枣仁150~200g,按行距4m、穴距0.25m播种,每穴2~4粒种子。按4m×0.5m嫁接,667m。不超过330株。按1.5m的株距确定永久株,永久株间可留1~2株作临时株,与永久株间距0.5~0.75m。永久株主要是小冠疏层形;临时株或临时加密行,在不影响永久株整形结果条件下,主要采用单轴形、水平扇形和丫字形。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西荔枝成花差、单产低等现象,经2001—2002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出大面积改造荔枝低产果园的技术和经验,在钦州市钦北区、北流市、桂平市、浦北县等四大荔枝产区1.33万hm^2荔枝园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开花株率达92%,平均单产302.37公斤/667m^2,比2000年增产181.9%。  相似文献   

18.
多头高接东魁杨梅生产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是我国区域优势明显的绿色农产品,其中尤以浙江的东魁杨梅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果形特大、效益显著而闻名遐迩,近年来发展迅速。多头高接东魁杨梅,可以把一些市场竞争力差,果小味酸。大小年明显,采前落果严重的水梅、刺梅、红梅等品种迅速改劣换优。2~3年内即可结果,4年恢复原来的树冠和产量。2000年起,我们分别选择浙江青田的贵岙、仙居的桐桥以及定海的岑港。共计3.2hm^2的10~15年生的3个杨梅园(水梅或红梅),进行多头高接东魁杨梅试验,获得了预期的效果。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株产1.3kg,第3年平均株产8.7kg。第4年(2004年)平均冠幅达19.1m^2,株高2.43m,接口高1.1m,平均株产41.5kg。该项技术方便实用、矮化速成、投产比高,现综述如下。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9.
1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从2003年开始,在陕西省千阳县900hm^2苹果园,严格按照NY/T5012—2001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推广大改形、强拉枝、果实套袋、果园生草、花果管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技术措施,对项目区实行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操作和统一管理。大改形后果园行间留有1.5m的通风空间和作业道,果园覆盖率降低到70%左右.树冠透光率提高到20%左右,每667m^2(亩)留枝量由10万左右降低到6万左右;矮化树树高控制在2.5~3.0m,冠径1.5~2.0m.干高0.8m以上;乔化树树高控制在3.0~3.5m.  相似文献   

20.
1改善光照 1.1密植园改造2m×3m、3m×3m的密植园,在行间留1行缩1行,在株间留1株缩1株;3m×4m的果园,在株间留1株缩1株。本着既要改善光照,又要保持产量的原则,逐年回缩,经3、4年疏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