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比较杜洛克公猪与藏香母猪的二元杂交组合猪(简称杜藏猪,DZ)和杜耳母猪(杜洛克公猪与小耳花母猪的后代)与藏香公猪的三元杂交组合猪(简称藏杜耳猪,ZDE)的肉品质差异。【方法】于10月龄,禁食12 h后,分别挑选8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取样,测定其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以及肌肉中肌内脂肪、肌苷酸、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1)DZ猪和ZDE猪的胴体品质无显著差异。(2)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的pH_(45 min)值显著提高了4.19%;而L*_(24 h)值和剪切力分别显著降低了6.26%和17.61%。(3)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肌内脂肪和肌苷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1.59%和40.88%。(4)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亚麻酸和二十碳二烯酸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21.05%和33.33%;而二十碳烯酸显著提高了33.71%。(5)与ZDE猪相比,DZ猪肌肉中蛋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8.71%、45.94%、176.94%、36.87%和48.02%,且DZ猪肌肉中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2.65%、16.78%和24.51%。【结论】杜洛克公猪与藏香母猪的二元杂交组合猪具有更优的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杜洛克猪部分内脏器官解剖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洛克猪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培育的新品种,早在1936年曾引入我国,1982年我省正阳县种猪场从匈牙利引入杜洛克猪,其经多年风土驯化,已逐渐适应当地环境和饲养条件。由于杜洛克猪的饲养环境、饲养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其内脏器官的长度、重量也会有所差异。为满足生产、科研和教学的需要,我们在正阳种猪场进行“杜洛克猪新品系选育研究”的过程中,结合屠宰测定,先后测定了五个世代(包括0世代)共112头杜洛克猪部分内脏器官的解剖常数,为杜洛克猪的进一步选育、饲养和繁殖提供了形态学数据资料。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告了1985年10月福建省发生猪痢疾及其扑灭经过。根据临诊观察、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后,采取全群扑杀,彻底消毒、空关猪场四个月的严格防疫措施,消灭了这个猪痢疾的疫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SPF猪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中国养猪现状、饲养型式和规模,就SPF猪(无特定病原的猪)规模化猪场建设,为彻底改变我国养猪的落后面貌,提出了SPF猪种猪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5.
2018年4月辽宁省某地区发生了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判断该猪场发生了猪蓝耳病与猪圆环病的并发感染。通过对疫情的论述分析和检测结果提出了防控措施,为生产实践中防制该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试验用不同品种和杂种共30头肥育猪做了复因子试验,观察品种、屠宰体重和解剖学部位对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肌纤维直径上存在品种X部位互作。一般而言,限肌肌纤维直径小于股二头肌,但高度培育的瘦肉型猪例外。屠宰体重间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上无显著差异,但屠宰体重×品种互作显著。试验的各品种间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东北民猪肌纤维直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此乃迄今为止所见国内外各品种猪最具特色的性状,可以认为这是东北民猪独特的优良肉质性状。  相似文献   

7.
周静  李大艳  钟虎  赵仕洋 《农技服务》2010,27(4):498-499
介绍了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对猪肺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喘气病等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三个引进纯种猪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解3个引进品种猪的种质特性。随机测定了34头杜洛克猪,38头长白猪和38头大约克猪的19项血液生化常值。结果表明,3个品种猪的血浆钾离子,钠离子和无机磷的含量均低于有关文献报道值;血浆氯化物和淀粉酶的总活性均高于有关文献报道的数值,其它指标都有关文献报道的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建立猪痘病毒(swinepox virus,SWPV)的PCR检测方法,为SWP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技术支撑。参考GenBank登录的SWPV(AF410153.1)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扩增目的片段为975 bp。以SWPV江西分离株SWPV-JX01为模板,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SWPV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对临床上常见的其它猪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模板的最低检测量为2.7 pg;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用此方法检测50份疑似猪痘的临床样品,其中阳性率为80.2%。该方法敏感度高,重复性和特异性良好,可用于猪痘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病例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关系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做好肉制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浅谈几种常见猪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1.
马成炳  杨剑锋  费超群  蒋利民  章关海 《吉林农业》2011,(10):191+146-191,146
肉制品的质量安全关系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做好肉制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浅谈几种常见猪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2.
测定肥育期的10头安庆猪和10头淮猪的面纹模式和生产性能,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示,安庆猪的面纹走向是纵横兼有,而淮猪则是以纵向为主。这庆猪的面纹数与头重、皮重、后腿率、板油重、花油重等呈显著相关,淮猪的面纹数则与出栏体重、头重、后腿率、后腿重、肾重呈显著相关,面纹数可以作为指示参数用于选择有肥育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野猪、民猪、大白猪和杜洛克共4个猪种的线粒体DNA D-loop用25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在EcoR 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民猪和大白猪在Hinf 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Taq I在猪种间存在多态性.本研究认为猪线粒体DNA D-loop酶切多态性丰富,但尚不能用于猪的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4.
微型猪(成年体重50公斤以下)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0年代末,美国、德国、前苏联、捷克和日本等国均不惜耗资从事微型猪的研究开发。近年来,东、西欧国家、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均先后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在我国从事微型猪的研究与开发比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几乎晚了半世纪,但成果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微型猪已引起世界畜牧业的重视,并轰动世界。中国香猪是一个超微型的猪种,它不但是我国微型猪之珍品,也是全世界仅有的猪种,被誉为“世界微型家畜(猪、马、牛)三宝”之一。  相似文献   

15.
皖南花猪血液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皖南花2猪狮头型后备母猪11头,哺乳母猪10头,马验型系统选育群体0,2,4和6世代的哺乳母猪各5头,6世代公猪8头的血液理化指标,采用线性模型,分析皖南花猪不同类型,性别,哺乳状态以及人工选择对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和母猪相比皖南花公猪对血糖,血红素和γ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负效应,对其他血液指标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就;皖南花猪在泌乳时,血红素,血糖和α1+α2球蛋白含量偏低,而尿素氮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常在生猪免疫功能下降时引发。该病可见于2周龄到4月龄的猪,但最常见于5周龄到8周龄的保育猪。临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本地区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实验室与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并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本病及时有效地得到了控制并减少了经济损失,本文将防治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分别由猪流行性腹泻冠状病毒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冠状病毒引起。冬春在猪群中多发。这两种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十分相似,一般的望、闻、问、切方法很难区分,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现代育种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普通畜牧学和家畜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淮南猪的繁殖、生长发育、育肥与胴体、营养需要、肉质、生理常值、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染色体、杂种优势利用、生活行为等种质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主要经济性状制订了综合选择指数,为淮南猪的保种、选育及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马飞 《农技服务》2012,29(4):463
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病原体,近几年来,该病已成为影响养猪生产的一种重要疫病。介绍了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与防治方法,并对如何防控猪副猪嗜血杆菌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死胎猪血清中猪细小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猪繁殖障碍的病原之一,它能引起母猪不孕、流产、死胎和畸形,对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我们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从死胎猪血清中检测猪细小病毒抗体,结果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