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夏玉米产量的N、P和水三因素的综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这个阈值是:N为105kg/hm2,P2O5为52.5kg/hm2,灌溉定额1500m3/hm2。低于阈值水平,N、P无明显增产效应,WUE值低;高于阈值,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显著。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WUE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麦行间套播夏玉米,采用滴灌方式和适宜灌水量、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氮磷肥适宜调配等有效技术措施,全生育期追施氮(折纯N)、磷(P2O5)肥量分别保持在168~186kg/hm 2 和132~159kg/hm 2 水平时,可获取9450kg/hm 2 以上产量,水分生产效益达到1.9kg/m 3 以上,显示出良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3.
麦行间套播夏玉米,采用滴灌方式和适宜灌水量,分期追肥,水肥结合,氮磷肥适宜调配等有效技术措施,全生育期追施氮,磷肥量分别保持在168-186kg/hm^2和132-159kg/hm^2水平时,可获取9450kg/hm^2以上产量,水分生产效益达到1.9kg/m^3以上,显示出良好的节水增收效益。  相似文献   

4.
2001年,51团大力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使用高密度铺膜机35台,播种棉花5333hm2,比上年每公顷均增产籽棉565.5kg,共增产 301.6万kg,增效820万元。 1999年,该团使用普通铺膜机,667hm2理论株数13150株,收获株数11000株,平均籽棉单产3405kg/hm2。 2001年,推广高密度栽培技术,667hm2理论株数14013~15140株,收获株数13738株,每公顷籽棉单产最高4201.5kg,最低3619.5kg,平均籽棉单产3970.5kg/hm2,每公顷增产…  相似文献   

5.
节水灌溉水稻高产优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控灌条件下水稻各生育阶段根系,茎杆、叶片、分蘖等生态指标和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土壤理化状况及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水稻发病及倒伏指标。结果表明,控灌水稻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水稻单产10398kg/hm^2,增产幅度为5.3%,节约灌溉用水量7057.5m^3/hm^2,节水幅度达38.8%。稻米品质也相应提高,控灌水稻粗蛋白含量提高0.21%,整精米率提高1.59%,晋白  相似文献   

6.
保雨灌溉技术的核心是向天空要水,与蒸发夺水,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和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在作物需水不足时,提取地下水补充灌溉。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保雨灌溉比常规井灌年均节水2081mm/hm^2,增产粮食2020kg/hm^2,促进了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坝上干旱地区的高,中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的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及灌溉定额等4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的产量与4项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高水肥春小麦平均产量6750kg/hm^2,中水肥平均产量3000kg/hm6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坝上高寒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一个模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通过地膜覆盖的增温、节水效应,达到增产增收小麦生产新技术。推广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使小麦增产1500kg/hm2,节种375kg,节水1500m3,增加纯效益1500元。现将此项技术的应用与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明友  黄俊 《灌溉排水》1998,17(1):56-58
根据水稻发育过程中对水分反应的遗传性理论,经过试验研究,提出在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以浅水层淹灌为主,晒田湿润相结合的浅湿型节水灌溉基本模式。在高产和维持相同产量前提下,直播水稻生育期灌水量6676.95m^3/hm^2,节水19.6%,水的生产效率为0.97kg/m^3,“旱育稀植”水稻;厚土层本田灌水量2299.50m63/hm^2,节水59.2%,水的生产效率为3.37kg/m^3;薄土层本田  相似文献   

10.
为加速水旱田机械化进程,通化市从1990年开始推广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技术。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证明,这项新技术大面积推广是可行的,而且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市拥有小型拖拉机2-5万余台,各种配套农具5万余台,主机与农具配套比为1∶2。1-直接经济效益(1)通化市每年机械耕整地近6-5万hm2,增产幅度1-33%,增产水稻199kg/hm2,以此计算,该项技术每年可增产水稻1193万kg,直接经济效益为718万元。(2)推广根茬还田技术全年完成6-6万hm2,平均增长幅度3-73%,…  相似文献   

11.
化学制剂及不同覆盖材料应用在夏棉上的节水增收效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播期墒情不足的夏棉种植区,利用化学制剂进行棉种涂层有显著的催芽和促苗效果。采用不同材料对棉田进行覆盖,开花前~拔棵期2个多月内可节水29.8~53.4mm。其中适量(4.5t/hm^2)的秸杆覆盖皮棉产量可达1160.2kg/hm^2,水分生产效益超过不覆盖夏棉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机具市场     
济民-4.5轻快型耕整机该机集轻巧、灵活、高效率等优势于一体,价格较低,速度较快,是济民系列耕整机中最经济实惠的主推品种。主要适用于0.02hm20.6亩以上平整田块。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配用动力:175F-14.5马力柴油机机重:75kg公斤犁坯宽:300mm毫米犁田:013~0.17hm2/h公顷/小时耙、辊宽:1700mm耙、辊:04~0.53hm2/h犁田深度:70~140mm油耗:犁田:6kg/hm2辊耙:1.5kg/hm2济民-4轻稳型耕整机该机重心降低60~100mm,平稳性极好…  相似文献   

13.
1 基本情况小麦9523系江苏省丘陵地区农科所利用杂交本K258选育而成的花皮、中抗穗发芽、品质好的新品系。1998年秋播在丹徒县高资镇引种0-24hm2,平均产量5002-5kg/hm2(333-5kg/亩)。1999年进一步扩大示范。现将其引种观察的生育特性和初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2 9523生育特性2-1 产量较高据实产测定,在同等条件下,比扬麦158增产7-44%。其产量构成为穗多,千粒重高。据考察,9523每667m2有效穗26-5万,每穗33粒,千粒重42g,比扬麦158有效穗25-…  相似文献   

14.
1999年,湖南省对104个县市区、1680个乡镇的200万hm2水稻,实施农业部综合配套机械化节本增效项目,获得水稻大面积增产。据测算,与前3年平均产量相比,增产粮食400多kg/hm2,增收1200多元/hm2。湖南省实施该项目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推广了20多项增产增收的新技术和新机具。其中,实施机械耕作、化肥深施、植保和排灌技术面积160多万hm2,精少量播种、软盘抛秧栽培技术面积36万hm2,水稻工厂化育秧和联合收割面积13万hm2。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各级政府多方筹资21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加速玉米收获机械化步伐山东省农机推广站祝培礼,孙善河,康云友一、玉米联合机械收获成为山东省新的热点玉米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267万hm2,平均单产5700kg/hm2,总产154亿kg,以夏玉米为主,面积及总产均居全国首位。玉米...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河北省坝上干旱地区的高、中水肥条件下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的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及灌溉定额等4项农艺措施与产量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春小麦的产量与4项农艺措施的函数模型,通过数学模拟筛选出了高水肥春小麦平均产量6750kg/hm2,中水肥平均产量3000kg/hm2以上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坝上高寒干旱地区春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二作制中上,下两茬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下限水平,氮,磷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采取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系统研究了冬小麦一夏玉米一年二作制中上、下两茬作物的水肥耦合效应。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存在一个阈值。低于阈值下限水平,氮(N)、磷(P)无明显增产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低;高于阈值上限,水肥互作效应呈减小趋势;在阈值范围内,水肥互作增产效应明显。增加N、P投入和适宜限量供水是提高水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所建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了不同决策目标下的水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分析阐述了“坐水种”的灌溉原理及其效果,并根据其注水浇灌方式及形成覆埋式湿团,将这一灌溉方法命名注灌。研究表明,注灌的灌水定额虽然只有60m^3/hm^2-120m^3/hm^2,但却相当于50mm以上的等效降雨量或580m^3/hm^2的沟灌水定额的湿润效果。而且有更明显的抗旱、耐旱、增温、保苗等效应,和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不板结土壤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编辑部:从1989年起,正定县就开始推广小麦半精播技术,实践证明,在同样的品种、水肥、管理条件下,确实能够增产。但近两年在推广小麦精播技术中却步履维艰。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宣传力度不够 小麦是分孽作物,传统的大播量(225~300kg/hm2)种植,使籽种分孽能力和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采用精播技术(正定县适合105kg/hm2以下)能在播种量小、基本苗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光能和营养物质,因而分孽多而群体结构合理,发挥穗大、粒多、粒重的增产潜力。据1998年抽样调查,正定县每公顷播量均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