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说蛏子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浙江温岭临海,日常饮食自然少不了海鲜,蛏子是常见的一种贝壳类海鲜。蛏子一类,温岭人常吃的种类有缢蛏、竹蛏、圆蛏等,一般将蛏子叫做"蜻"(特指缢蛏)。缢蛏在我国沿海各地都有分布,据史书记载,我国养  相似文献   

2.
蛏子     
<正>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贝类,壳长形而两端圆,长可达8厘米。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像是被绳子勒出来的,故名缢蛏。缢蛏养殖具有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易管理,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滩涂养殖贝类。从四百年前开始至今缢蛏一直是我国滩贝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自然分布和生产优势均在闽浙两省。螠蛏收获播种后经5  相似文献   

3.
缢蛏,又叫蛏子、小人仙、竹蚶、海蛏、虫先等,瓣鳃纲、异齿亚纲、真瓣鳃目、竹蛏科、缢蛏属,是沿海的主要贝类养殖经济品种,肥水是缢蛏养殖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缢蛏的生长主要靠的是水中的藻类。1缢蛏春季肥水的重要性肥水培藻,对于缢蛏来讲至关重要,缢蛏主要以过滤水体中的藻类为食物;保证水体肥度,能够抑制青苔和泥皮,防止遮挡蛏眼;保持一定肥度.  相似文献   

4.
<正>缢蛏俗称"蛏子",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因其味美肉多、价格实惠,市场需求稳定。在浙江三门湾沿海滩涂,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所产缢蛏肉嫩而肥,色白味鲜、体大壳薄,是我省缢蛏养殖的主要产区。近年来,为提高养殖效益,进行南美白对虾与缢蛏生态套养,由于  相似文献   

5.
缢蛏俗称蛏子、蜻子,为了有效解决缢蛏与三疣梭子蟹同塘养殖的互残问题,我们采取在缢蛏养殖滩面上覆网的保护措施,保证了缢蛏和三疣梭子蟹在同一养殖塘中和谐共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2010年缢蛏和三疣梭子蟹混养试验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缢蛏,又名蛏子、青子,为海洋常见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沿海重要贝类养殖品种。缢蛏每百克鲜肉含蛋白质7.1g,脂肪1.1g,肝糖2.5g,无机盐1.3g,还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是高蛋白质、低脂  相似文献   

7.
鲜活缢蛏净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缢蛏,俗名竹蛏、蛏子、青子、竹壳螺、竹节螺,拉丁文名(Sinonovacula constricta),属软体动物门,真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近年来我国贝类受近海水质污染的影响,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1997年开始欧盟禁止向中国进口海产贝类产品。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近岸海域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口、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水域,部分区域贝类体内中残留的粪大肠菌群含量仍然较高,主要超标贝类有翡翠贻贝、缢蛏、毛蚶等。因此,缢蛏的微生物净化显得相当重要。而传统的杀菌方法受其各自的…  相似文献   

8.
<正>缢蛏是浙江省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但多年来缢蛏的起捕方式都是靠人工手捉,随着物价上涨,人工费用急剧上升,加上这些捕蛏人员都是老人,劳动效率低,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这一行业,有时客户急需大量蛏子时,无法及时招到人  相似文献   

9.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青子等,是我国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滩涂,在浙江、福建的贝类养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出肉率高,既能鲜食还能制成蛏干、蛏油,是沿海居民喜食的海鲜佳品。缢蛏具有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缢蛏俗称蛏、蛏子,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为江苏、浙江一带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缢蛏每百克含有蛋白质48.2克、脂肪1.3克、糖18.7克,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鲜活贝类不易贮运保藏,而通过加工成干制品,可在保证其美味的同时延长保存期。现  相似文献   

11.
缢蛏,又名蛏子、青子,为海洋常见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是沿海重要贝类养殖品种。缢蛏每百克鲜肉含蛋白质7.1g,脂肪1.1g,肝糖2.5g,无机盐1.3g,还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是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食品之一。缢蛏肉嫩味鲜,既可鲜食,也可加工成罐头、蛏干、蛏油、冷冻品等,但罐头传统上主要是金属  相似文献   

12.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Lamarek)系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灯塔蛤科、缢蛏属,俗名蛏子、青子、竹蚶、海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是福建省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福建省养蛏历史悠久,过去大多为滩涂养殖。上世纪90年代以后池塘蓄水养蛏在福建省逐渐兴起,由于采用这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投资省、产量稳定、收益大,在全省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福建省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1万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缢蛏属广温广盐性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沿海,是传统养殖品种之一,尤以浙江、福建两省人工养殖较为普遍,是海水贝类养殖的当家品种。近几年缢蛏养殖在江苏省也迅速展开,最初只是养殖技术问题,而很少有疾病的问题。由于目前养殖规模的扩大,苗种的来源也多,疾病也频繁发生,死亡较为严重。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和研究提出自己对缢蛏养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见解,供广大蛏农和技术人员参考。1抓好苗种关1.1苗种的来源目前苗种的来源主要是浙江的玉环、乐清和福建的宁德、连江,浙江的宁波、三门、宁海也有部分缢蛏苗种进入。…  相似文献   

14.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ck)],俗称蛏子、泥蛏、蜻,属双壳类海产软体动物。浙江温岭是有名的产蛏(蛏苗与商品蛏)区,2001年该市养蛏面积已达6.2万亩,总产量达40600吨,预计“十五”期间可增至10万亩以上。由于海洋环境状况变化较大,受不稳定自然条件的制约,蛏苗紧缺已成问题,几年来,尽管科技人员采取多方增殖,但仍无法满足广大养殖户需求,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养蛏业的稳步发展。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进行了缢蛏工厂化育苗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获得成功。现将缢蛏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缢蛏育苗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群 《河北渔业》2004,(3):9-9,22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俗称蛏子(福建)、蜻子(浙江)、跣子(山东、河北和辽宁),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是我国养殖产量和面积最大的贝类之一,以前养殖缢蛏的苗种来自野生苗,但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野生苗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缢蛏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k)隶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又名蛏子,江苏称其为海蛏、浙江称蜻等,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沿海地区,在我国北自辽宁、山东,南至广东、福建都有分布,其中以福建、浙江近年养殖业发展最快,并迅速发展到江苏、山东等地。其肉丰腴脆嫩,鲜美清甜,药物功效显著。随着“蓝色革命”时代的迅速发展,海水贝类养殖等相关研究日益兴起,缢蛏为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对它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就缢蛏的有关养殖技术加以综述。一、养殖技术缢蛏养殖…  相似文献   

17.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遗传基因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为一种河口埋栖型贝类。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对虾与缢蛏混养,是综合利用虾塘资源,水中养虾,塘底养蛏。根据虾蛏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生活成长。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巩固和稳定发展。一、虾塘的条件要求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虾塘,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底质应是泥沙质或沙泥质为佳,软硬适当,过软则对蛏子生长不利;2.虾塘的水深应保持滩面  相似文献   

19.
正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为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1])、遗传基因~([2])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1])。近江蛏具有肉味美、适应低  相似文献   

20.
缢蛏中间苗种培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缢蛏,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缢蛏属,适宜生长在潮流畅通、有淡水注入的内湾,中低潮滩涂等场所,行穴居生活,于我国沿海广为分布。苍南县有几万亩的缢蛏养殖面积,对苗种的需求量很大,往年绝大部分从外购进。缢蛏中间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