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渔业大国,在世界渔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已成为大农业中增长最为迅速而稳定的行业,现代渔业具有高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多元化、企业化和国际化等显著特征,现代渔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向水产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结构合理、层次多样、具有创新能力的水产科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能力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面对现代渔业高科技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以及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必须确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水产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8月2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海洋牧场暨渔业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在大连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郑滨出席博览会。博览会以"生态持续、科学发展、产业融合"为主题,分为牧场建设及优质产品、智慧渔业装备、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现代渔业技  相似文献   

3.
我国渔业装备科技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渔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推动下,渔业装备科技围绕现代渔业建设的要求,不断融合现代工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科学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超过国外渔业发达国家,极大地支撑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为渔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重点介绍了"十二五"以来我国池塘养殖装备、工厂化养殖装备、网箱养殖装备、渔业船舶、捕捞装备和加工装备等主要渔业装备的科技发展状况,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的比较,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渔业企业发展战略由传统模式下的国内集中生产转变为国际视角下的发展。本文结合广东省渔业企业特点及现有法律法规和政府间的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实地调研渔业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情况,论证"一带一路"倡议下不同业务类型的广东省渔业企业"走出去"模式,厘清了广东省渔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定位,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渔业企业"走出去"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  相似文献   

5.
中国渔业装备和工程科技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渔业装备与工程的日益重视以及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装备和工程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促进我国实现渔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池塘养殖装备和设施、工厂化养殖装备和设施、浅海养殖装备和设施、深远海养殖装备和设施、渔船装备、捕捞装备和水产品加工装备等的科技发展状况,通过与国外先进技术的比较,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9月9日,玻璃钢远洋渔船技术及成果国际研讨会在辽宁大连举办。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玻璃钢渔船核心材料及装备单位的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李书民、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李昌健出席会议并讲话。李书民指出,推进渔业装备升级改造,补齐渔业装备短板,要把握现代渔业的发展需求,瞄准渔业装备科  相似文献   

7.
正水产养殖是新时期我国渔业"走出去"的主要内容和载体。东南亚地区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东盟"一带一路"热带地区重要国家,是发挥我国水产养殖技术装备优势开展水产养殖国际合作、实施渔业"走出去"的重点国家。为更好了解包括两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水产养殖状况、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农业部设立了《"一带一路"沿线热带国家水产养殖科技合作》项  相似文献   

8.
现代渔业是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需要坚持运用科学技术改造渔业,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渔业,利用加工龙头企业提升渔业发展水平,使渔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为了养护和合理开发南极磷虾渔业资源,4月13日,南极磷虾渔业装备国际技术交流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联盟、深蓝渔业科技创新联盟、中国远洋渔业协会联合主办,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承办。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党委书记张锋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国内外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就南极磷虾捕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产》2021,(2):10-18
本刊讯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水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渔业科技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加工流通、节能环保、设施装备、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渔业信息化等领域提供支撑保障,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国际并跑、领跑阶段...  相似文献   

11.
韩小莲  薛振宏 《河北渔业》2011,(3):F0002-F0002
<正>渔业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水产局利用外资办公室通过网上、报刊、国外考察、洽谈会、博览会等机会发布渔业项目25项,先后与12个有意向的国外机构、企业进行了洽谈。同时,积极招商引资,重点推进《世行贷款中国沿海资源可持续发展项目》、农业部《中国与俄罗斯冷水鱼渔业合作》、《河北省渔业技术管理人员出国培训》及引进外国专家、加拿大温哥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独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概况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台湾的渔业生产、装备水平和大陆沿海渔区相差无几,以无动力、沿海作业为主,年产量不及浙江省的60%。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渔业界瞄准国际市场,不断用新技术装备渔业,开辟新渔场、新品种,取得显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6,(1):8-14
正在渔业"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总结了"十二五"渔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分析了"十三五"渔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十三五"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推进的五大产业(指水产养殖业、捕捞业、加工业、增殖业、休闲渔业,下同)、着力提升的八大能力(指渔业改革创新能力、水产品安全供给能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能力、渔业设施装备支撑保障能力、渔业"走出去"能力、现代渔业  相似文献   

14.
正简介渔业工程研究所1978年由原国家水产总局批准成立,是我国从事渔业工程研究的科学研究单位,承担着我国渔业工程与装备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方向性重要科技任务。现有从业人员73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9人。渔业工程研究所是农业部相关部门渔业工程技术重要支撑单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大优势学科中"渔业工程与装备"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3,(8):36-36
7月6日,由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承担的“水产养殖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的成果鉴定。项目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数字水产和水产智能化装备大幅度提升了我国渔业高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渔业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资源性产业。渔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涵盖水产养殖、资源养护、远洋渔业、国际贸易、渔业管理、科技交流等领域,涉及政治外交、三农工作、海洋权益、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十二五"以来,我国渔业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围绕国家政治外交大局,服务国家食物安全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维护我渔业权益和周边稳定为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首批3座用于我国南海的超大型渔业养殖装备"海南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在青岛基地开建。陵水深远海渔业养殖平台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南海海域渔业养殖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装备支撑,将助力海南省金鲳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蓝",实现渔业生产高质量发展。除金鲳外,石斑鱼等高附加值鱼类也可使用该平台进行养殖,产  相似文献   

18.
<正>简介渔业工程研究所1 9 7 8年由原国家水产总局批准成立,是我国从事渔业工程研究的科学研究单位,承担着我国渔业工程与装备学科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和方向性重要科技任务。现有从业人员7 3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 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9人。渔业工程研究所是农业部相关部门渔业工程技术重要支撑单位,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十大优势学科中"渔业工程与装备"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国家出台了强有力的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渔业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总体来说。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勃发生机,全国渔业结构日臻完善,渔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运行质效不断提高。事实证明。我国渔业进入了一个“体制好,活力足,产业化、国际化程度高”的全新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日本水产厅在“新农政战略”思想指导下,制定了2007年度的渔政措施。该措施的国内渔业部分变化不大,其显著特点是加大了渔业国际化战略,要点为:(1)保护专属经济区水域资源,加强对许可渔业、渔业权渔业和海上渔业的执法监管力度,确保总捕捞量和各项努力捕捞量的实现;(2)保护专属经济区水域以外的渔业资源,配合国际区域性渔业组织,打击IUU(“三无”)违法违规渔船,确保国际规则的顺利执行;(3)维持并开发专属经济区以外水域的渔场,通过双边、多边谈判和国际渔业合作,保护应有的捕捞配额;(4)加强防控外来物种侵入的渔业灾害和周边海域野生生物侵入的渔业灾害,保护本土渔业的种群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