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摸索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对猪的免疫效果,我们对初生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自然消长规律进行了跟踪监测,来筛选出较佳的口蹄疫首免时间,切实做好猪场口蹄疫的防控工作。采用固相竞争ELISA诊断试剂盒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仔猪各阶段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初步确定母源抗体的保护期,制订合理的首免时间。通过试验证明猪场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在35~40日龄之间维持在较高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平缓下降,40日龄后抗体水平急剧下降。依据口蹄疫疫苗注射后抗体产生所需时间推断,在仔猪35~40日龄左右进行口蹄疫首免,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蔺俐仲  徐春志  方英  张海  陈红  袁翠霞  杨峰 《养猪》2019,(1):108-109
为科学评价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猪群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42日龄时母源抗体回落近临界值,猪群首次免疫后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42~49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二次免疫后21~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20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仔猪40日龄首免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45 d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对生猪的免疫效果,做好生猪口蹄疫的防控工作,本试验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日龄生猪,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日龄、加强免疫日龄和疫苗保护期。结果表明,高抗体水平母猪生产的仔猪母源抗体能维持约45d~50d;50d首免后21d群体产生免疫能力,免疫后30d仔猪平均抗体水平最高,免疫后40d达不到免疫保护力水平,需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30d生猪平均抗体水平达到最高,60d、90d、120d、150d逐渐递减,120d后生猪平均抗体水平快速下降,需再次免疫。根据抗体消长规律,初步确定了生猪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IHA实验方法监测猪瘟灭活疫苗免疫的猪抗体产生水平,并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其首次免疫抗体增长幅度与母源抗体呈负相关,但其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主动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但与首免日龄无关。  相似文献   

5.
刚出生仔猪可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从而得到被动的免疫保护,但这种保护能维持多久?何时接种疫苗既不受母源抗体太大的干扰又能在被动免疫保护消失前产生足够的主动免疫保护?故确定仔猪首免日龄显得尤为重要。要确定仔猪首免日龄,首先需弄清楚仔猪群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虽然各种疫病母源抗体的消长都已有很多试验和资料可查,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仔猪群母源抗体的消长也不同,所以只有检测出自家猪场猪群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家猪场仔猪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掌握汉中市规模猪场使用量最大的两种猪瘟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免疫效果,在规模猪场选择4窝体质健康、体重接近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头,分别接种猪瘟脾淋苗和细胞苗,采用IHA方法检测免疫接种前后抗体效价。结果显示,用标准剂量免疫后,2种疫苗都不能对猪群产生保护作用,用2头份剂量在仔猪30日龄首免,首免后28d加强免疫,2种疫苗都能对猪群产生很好的保护作用,能满足预防猪瘟疫病的需要,同时猪瘟脾淋苗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快,可用于紧急免疫接种。广大养殖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使用猪瘟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不同首免时间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二组不同日龄试验猪只进行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当天采集试验猪血样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并分别在首免和二免后不同间隔时间采集血样,分别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和非结构蛋白抗体ELISA方法检测猪O型、A型口蹄疫抗体和非结构蛋白抗体水平。结果显示:40日龄首免的猪只,一免后31 d, A型和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12%和100%,二免后60 d,分别为31.58%和36.84%;70日龄首免的猪只,一免后30 d, A型和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二免后54 d,均为97.96%。表位缺失疫苗免疫后,两个试验猪群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均为阴性。结果表明:70日龄首免的猪群,其口蹄疫O型和A型抗体阳性率较同期40日龄首免的猪群高,说明母源抗体水平低的仔猪对该疫苗的免疫应答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为洼地绵羊口蹄疫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分析了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疫苗加强免疫不同间隔时间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羔羊月龄的逐渐增加,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效价迅速降低,3月龄的母源抗体效价已经远远低于完全保护性抗体效价(1∶128);(2)在疫苗免疫后14 d、21 d、28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双倍剂量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单倍剂量组(P<0.05);(3)在疫苗首免后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间隔半个月组(P<0.05)。确定该羊场羔羊的最佳免疫程序为:羔羊3月龄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双倍剂量,首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合猪场仔猪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本研究通过对该猪场仔猪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制定出该猪场仔猪的免疫程序:仔猪42日龄进行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首免,首免后56 d进行二免,二免后每隔120 d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0.
猪O型口蹄疫是政府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之一,而A型口蹄疫也明确规定根据各省的评估结果进行自行免疫。对猪场进行科学免疫是防控猪口蹄疫病毒感染的重要途径,为确定猪场口蹄疫疫苗的首免时间,以及掌握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苗(O/HB/HK/99株+AF/72株)的免疫效果及应用,试验采用口蹄疫病毒O型/A型特异性抗体固相竞争ELISA(SPCE)检测试剂盒对不同日龄阶段仔猪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猪O型口蹄疫在7日龄后抗体水平可达到有效保护,21日龄左右达到最高水平,持续到50日龄左右抗体阳性率下降到50%;猪A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变化规律同O型,但同一日龄抗体水平均低于O型,在43日龄左右抗体阳性率便下降到了50%。结合两种母源抗体检测情况,在4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比较合适。同时通过对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检测显示,90日龄后两种抗体阳性率均持续在77.8%以上,但口蹄疫O型在58~70日龄抗体阳性率只有66.7%,可能是该场首免时间太早,因此建议将该场首免时间调整到45日龄,同时3次免疫可确保猪对猪口蹄疫O型和A型野毒的抵抗力,能较好防止口蹄疫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免疫方法对相同日龄猪口蹄疫效价的影响,对相同日龄仔猪口蹄疫免疫采用不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次数,通过检测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商品猪,可以采用1月龄仔猪一次肌肉注射2 m L口蹄疫灭活疫苗,28 d后的抗体水平与按说明书1月龄首免1 m L、15 d后加强免疫1 m L口蹄疫灭活疫苗相同。在今后的口蹄疫免疫注射中,为减少免疫工作量以及受威胁地区猪场早日获得较高免疫抗体,可以在首免时一次性双倍剂量注射疫苗,以较早达到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仔猪免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3种疫苗的最佳首免日龄,课题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米东区一养猪场刚刚生产的30头仔猪开展了3种猪病母源抗体持续期测定,结果表明:母猪的抗体水平和仔猪是否吃到初乳决定着仔猪的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间;在1~7日龄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峰,7日龄后,母源抗体水平逐渐衰减,并与日龄呈负相关;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O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持续期分别为28~32 d、30~35 d和29~34 d,根据这3种猪病的母源抗体持续期,确定了这3种疫苗联合免疫的最佳首免日龄为28~35日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猪口蹄疫灭活苗、猪三联活疫苗和猪瘟活疫苗的免疫程序,试验依次分组进行了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不同剂量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消长情况的测定,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合格率在35日龄时接近70%临界值,35日龄后母源抗体合格率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不足以抵御外界病毒侵袭;不同剂量口蹄疫疫苗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有效保护期(均为16周)相同,而不同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有效保护期不同,适当加大猪瘟疫苗注射剂量(2 mL/头)可增强免疫效果,但过大剂量注射猪瘟疫苗不能持续增强免疫效果,且会造成疫苗浪费;猪瘟疫苗与猪三联疫苗分别和猪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同一月龄仔猪后抗体有效保护期(均为18周)相同。说明仔猪在28~35日龄时用1 mL/头口蹄疫(O型灭活苗)和2 mL/头政府采购专用猪瘟活疫苗(脾淋苗)同时左右颈部肌肉注射接种进行初免,然后每隔4个月采用同样方法、同样剂量免疫1次,猪瘟活疫苗(脾淋苗)与猪三联活疫苗应轮流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猪圆环病毒2型自然感染风险条件下的10窝98头仔猪随机分成口蹄疫常规和倍量2个免疫剂量组,另选5头成年母猪作为圆环感染阴性对照,仔猪于35日龄和65日龄进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免疫,并于首免前的28日龄、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的29 d采血,5头成年母猪同期进行采血,分别进行PCV-2核酸、抗体和猪口蹄疫O型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成年母猪PCV-2核酸均为阴性,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均达到≥1:128;2组仔猪首免后21 d和二免后29 d检测存在不同比率的PCV-2核酸阳性和抗体阳性,猪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69%、97.5%和13.8%、25%,提示断奶仔猪可能因感染PCV-2而影响了猪口蹄疫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政府招标的2家公司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及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共4种疫苗对健康仔猪按免疫程序进行试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阶段抗体水平,以期评估不同猪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种O型疫苗免疫21 d后,其抗体阳性率就达70%,二免后抗体效价可达8log2~9log2,抗体合格率高达100%,抗体保护力持久;O型-A型二价灭活苗需2次以上免疫,才能产生较好的抗体保护力度。政府招标购买的疫苗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O型灭活苗免疫效果优于O型-A型二价灭活苗;建议口蹄疫免疫实行二次免疫,间隔28~30 d,必要时进行三免。  相似文献   

16.
猪瘟灭活疫苗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采用IHA试验方法,对经猪瘟灭活疫苗免疫的猪抗体产生的水平进行了监测,并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其首次免疫抗体增长幅度与母源抗体呈负相关,但其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主要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而与首免日龄无关.攻毒结果表明:当IHA<6log2时,仅能抗死亡;当IHA≥7log2时,可抗感染.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从根本上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用ELISA诊断试剂盒分别对母猪、仔猪进行了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试验证明母猪在配种前15 d首免,怀孕2个月时二免,在下一次配种前15 d再免,如此按生产周期免疫可以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在母猪产前1个月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所产仔猪母源抗体60日龄时为阴性,故45日龄左右对仔猪进行首免最佳,为确定仔猪首免日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40日龄仔猪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后,仔猪58日龄时抗体S/P平均值最高,到160日龄育肥猪时抗体S/P平均值为阴性,这时不能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对40日龄仔猪肌肉注射2 mL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70日龄同剂量二免,85日龄时抗体S/P值平均值最高,到180日龄育肥猪时抗体S/P平均值仍为阳性,还能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如果作为肉猪可以安全上市;作为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进行免疫即可。非免疫母猪、仔猪对照组抗体均为阴性。通过试验基本上查明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为以后制定免疫程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本试验利用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仔猪0、7、14、21、28、35、42、49、56日龄的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和猪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仔猪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哺乳前抗体水平均与阴性对照相当,抗体为0,7日龄时各疾病抗体均达到最高水平;猪瘟抗体水平在28日龄时明显下降;猪高致病性蓝耳病35日龄时抗体水平明显下降;仔猪O型口蹄疫14日龄抗体明显下降。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和猪O型口蹄疫的母源抗体具有不同消长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首免日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试验主要通过仔猪口蹄疫母源抗体消减规律来确定仔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首免日龄,选择不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进行组合免疫接种后,观察其免疫抗体效价水平变化,从而评价不同疫苗组合的免疫效果,对养猪生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将猪瘟、口蹄疫列为国家动物疫病防治计划免疫病种。为了掌握孕猪接种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后机体产生有效保护抗体滴度的消长规律及其传递给乳猪的母源抗体有效保护滴度和维持的时限,减少未满双月仔猪的应激反应几率,科学制定双月内仔猪的免疫程序,2007年笔者特实施了乳猪被动免疫效果监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