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等南方地区夏季高温高湿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这种环境对规模化、集约化猪只养殖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极大地制约了猪只饲养效率和饲养水平的提高。如何降低高温高湿地区猪舍温度,为猪只提供温度适宜、空气新鲜的舍内环境,使其健康快速生长,是每个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比了几种夏季猪舍内外降温措施,包括舍外隔热遮阳,舍内通风模式、降温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各自的适用环境、降温效果和安装使用成本等特点,进而为高温高湿地区的猪只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在夏季猪舍温度管理中,根据各自猪舍所处的地域环境及其气候条件等特征提供适宜的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2.
冯雪 《水禽世界》2012,(4):50-50
禽舍纵向通风工艺最先在蛋、肉鸡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牛舍、猪舍的应用也逐步增多。与传统的横向通风技术相比,纵向通风工艺具有舍内气体分布均匀、气流速度较大、空气新鲜、消除氨气滞留死角、减少对吹和对吸等优点,可有效改善夏季畜、禽舍内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在炎热的夏季,过高的气温可能会导致母猪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比如进食量下降,食欲不振,懒于活动等,甚至影响到母猪身体健康。对此,养殖人员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加强母猪夏季饲养的效果。1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工作1.1对猪舍进行隔热猪舍周围的墙体通常都具有一定保温功能,若是采用新型的材料进行建设,则可以加强其保温功效,并减少猪舍中因阳光辐射而造成的升温。猪舍的屋顶会接受阳光直射,因此要增强其通风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保护耕地的相关政策,也相应收紧了养殖业用地,用于养殖行业的土地批复难度增加。从节省猪舍建筑面积角度来看,除了楼房猪舍外,钟楼猪舍相比常规猪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建筑面积。但钟楼猪舍在实际应用中的通风效果如何,还未见相关研究。本文对猪舍常见通风模式进行介绍,对钟楼猪舍的应用及通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娩舍测温点1和测温点2温度≤27℃的数据占比分别为93.5%、80.6%,湿帘端降温效果优于风机端;湿度测定点1和点2湿度高于60%且低于80%的数据占比分别为87.92%、98.13%,风机端湿度控制效果优于湿帘端;猪舍1.6 m高度的风速大于2.1 m高度以及猪只高度;猪舍整体通风效果相对较好,在夏季能够为猪生长提供良好的温湿度和风速环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温度、通风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种公猪的影响,并提出改善舍外自然环境和猪舍内小环境、合理设计猪舍、夏季环境控制措施、寒冷季节环境的控制、猪舍内的通风以及猪舍内空气质量控制等控制措施,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所指的冬季前后的通风是指封闭猪舍中,从猪群的最低通风量直至猪群要转为夏季降温前的通风模式,通常是我国的大多数地区晚秋至早春季节的通风需要。本文不准备面面俱到地涉及猪舍工艺设计的所有方面,仅以猪舍冬季前后通风模式的决策过程为例,扼要列明猪舍环控系统集成的方法和过程。1秋冬春季通风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梁帆  刘振涛 《猪业科学》2021,38(8):86-91
猪舍环境直接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猪舍环境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文章在构建猪舍环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河北省208个规模猪场为例,对猪舍环境控制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规模猪场的猪舍环境控制中,通风控制和光照时长控制效果良好;环控设备和能源亟需更新;夏季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和光照方式有待改进。针对河北省规模猪场在猪舍环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养猪场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别测定夏季和冬季发酵床养猪猪舍和常规养殖猪舍温度,结果表明,冬季发酵床养猪猪舍温度显著高于常规水泥地面养殖猪舍(P<0.01);夏季发酵床养猪猪舍温度略高于常规水泥地面养殖猪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对生猪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生猪养殖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即猪场选址、猪舍消毒、保持猪舍通风良好、搞好生猪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猪舍通风换气是控制猪舍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通风换气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猪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猪的不良影响;二是在猪舍封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出舍内污浊空气和湿气,以改善猪舍的空气环境,并减少猪舍内空气的微生物数量。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不需要专门设备,不需动力、能源,而且管理简便,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开放舍和半开放舍以自然通风为主,在夏季炎热时辅以机械通风。在密闭猪舍中,以机械通风为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地区积极推广阳光猪舍养殖模式,不仅能有效抵御寒冷对猪造成的应激影响,还能为猪群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极大促进生猪健康发展。但进入夏季后,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猪舍密闭,很容易导致猪舍内湿度、温度较高,导致猪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因此必须针对阳光猪舍的实际特点,认真分析夏季阳光猪舍养殖的各种不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处理,保证猪群健康生长。该文主要分析夏季阳光猪舍养猪的不利因素和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季猪场蚊虫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季,猪舍内蚊虫肆虐,不仅影响猪休息及生长速度,还可传播多种疾病。夏季猪舍的防蚊灭蚊对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猪舍通风模式有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混合通风三种主要模式,猪的各阶段猪的最佳温度从16~35℃不等,为了提供猪只健康生长的适宜环境,猪舍设计选择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内对南方猪场通风模式和控温技术设备应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方法,为老旧猪舍改造以及新猪舍建设设计提供参考,以达到最佳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1猪场通风模式1.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一般采取热压通风原理或风压通风原理。优点是节省建筑成本,节省运营成本。缺点是建设的区域、规模有限制;舍内通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舍内环境不可控;增加饲料成本;猪舍管理、防疫难度大。1.2半自然通风半自然通风在春秋季节采用风压通风,在冬季和夏季采用机械通风模式。其优点是节省建筑成本;春秋季节节省运营成本;冬夏季可以控制猪舍内温度。缺点是建  相似文献   

15.
夏季,猪舍内蚊虫肆虐,不仅影响猪休息及生长速度,还可传播多种疾病.夏季猪舍的防蚊灭蚊对猪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多层楼房式猪舍自动化通风与臭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房式猪舍因其节约土地、方便管理等突出优点,在越来越多的地方被采用。由于楼房式养殖的饲养密度更大,所以其通风设计与舍外场区环境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大跨度小单元楼房式猪舍,设计了一种通风与臭气净化相结合的新型通风工艺。夏季采用湿帘-定速风机模式通风降温,保证高效率通风降温;冬季采用檐下通风小窗-吊顶通风窗-变频风机模式,变频风机转速随着氨气浓度上升而相应加大,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通风效果的同时确保最大程度减少舍内热量损失。在出风端,增加臭气净化处理工艺,利用添加生物菌剂的水循环过滤墙将猪舍排出的臭气通过水洗过滤,降低排出气体中的臭味物质浓度,改善养殖场区空气环境。整套工艺采用智能化控制,实现对系统的精准控制,同时节能降耗,提高养殖场的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猪舍屋顶热工指标和通风量进行计算,对舍内空气环境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了新型大棚猪舍保温隔热、通风性能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猪舍屋顶冬、夏季总热阻分别为0.824 m2k/w和0.864 m2k/w,冬、夏季通风量分别为355.8 m3/h和12 153.4 m3/h,优于有窗舍,且优于或符合设计要求.舍内空气环境,温度冬、夏季分别为11.3℃和26.5℃;相对湿度冬、夏季分别为72.3%和80.2%;气流速度冬、夏季分别为0.19 m/s和0.72 m/s;NH3浓度冬、夏季分别为0.113 mg/m3和0.656 mg/m3;CO2浓度冬、夏季分别为1 964 mg/m3和1 257 mg/m3,优于有窗舍.大棚舍用于育肥猪舍冬、夏季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养猪业向模化的转变,一些养殖大户已过渡为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在多数坚持自繁自养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保育猪养殖,已成为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内容。1加强保育猪猪群管理1.1保证猪舍良好的通风环境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意义重大。(1)应做好猪舍良好通风,以减少猪舍中的病原微生物,降低感染率。冬春时,由于猪舍猪群具有较大密度,需在气温最高时换气。若猪群密度较小,不仅要做好通风换气,还应控制好温度。而保育  相似文献   

19.
育肥猪舍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浓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通风与不同养殖模式情况下猪舍的温室气体浓度,该研究测定了6个不同养殖场育肥猪舍内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含量。结果表明:在采样月份,晚上不采取通风的养殖场与其他全天通风的养殖场相比,其CH4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在采样月份,采用生物发酵床养殖工艺的养殖场与传统养殖工艺的养殖场相比,其N2O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养殖场实验猪舍,但其含量远小于堆同样粪便量产生的N2O的含量。说明通风以及不同养殖工艺与舍内温室气体的排放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改善猪舍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舍环境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标准化规模化猪场生产力水平,分析了环境因素对生猪生产力的影响,对猪舍环境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猪舍环境影响生猪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其影响仔猪成活率和繁殖猪的繁殖性能。猪舍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有害气体减排、供暖、通风与降温。其中,猪舍内有害气体可以通过改进饲养管理及舍内设施的设计进行控制。冬季供暖通风主要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效果和配置必须的供暖设施并合理组织通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夏季隔热降温应从提高猪舍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并采取适宜的降温措施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