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香软粳"是由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的优质、薄稻米品种,为更好地提高"青香软粳"栽培水平,特进行了氮肥前后期不同运筹比例(基蘖肥∶穗肥)对"青香软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纯氮21kg的前提下,氮肥前后期不同运筹比例对"青香软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不大,但对茎蘖动态、抽穗进度、产量及产量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以氮肥前后期运筹比例为8.5∶1.5时最有利于高产,且能够适期、安全成熟。  相似文献   

2.
为调优上海市水稻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稻米生产,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于2018年开展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优质粳稻"南粳9108"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在每667 m~2纯氮总用量为16 kg的条件下,氮肥运筹以基蘖肥∶穗肥为8∶2为宜,此时"南粳9108"的产量较高,稻米品质优异。  相似文献   

3.
为配套"青香软粳"高产栽培技术、了解其生育进程中对氮肥的需求、确定最佳施肥量,特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对"青香软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青香软粳"在青浦地区种植,全生育期以每667m~2施用纯氮20-22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氮肥运筹对"青香软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运筹对"青香软粳"的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但后期穗肥施用量的增加会延缓水稻抽穗齐穗进度,从而延长水稻生育期。适当提高后期穗肥施用量,可提高水稻成穗率,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有效穗数,有利于形成大穗,提高结实率。合理氮肥运筹可有效提高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有效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综上,在每667 m~2纯氮施用总量为16 kg、基蘖肥∶穗肥为8∶2时,"青香软粳"更易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
南粳49和通粳981系近年江苏审定的粳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都以225 kg/hm2施氮量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的条件下,南粳49产量降幅小于通粳981.基、苗肥不同比例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总体不明显,在高肥条件下,南粳49对氮肥的敏感性小于通粳981.南粳49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相对较宽,是稳产型的品种;而通粳981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较为严格,实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龙粳21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每穴不同插秧株数,来研究适合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1-3]。试验结果表明:龙粳21公顷产量随公顷施纯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龙粳21氮肥用量120kg/hm~2,平方米基本苗240~250株时,产量最高,为8385.0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武运粳31"在江阴地区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在机插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武运粳31"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作机插栽培时,以每667m~2用纯氮22kg、基蘖肥与穗肥用氮比例6∶4最为适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水稻品种"南粳9108"不同机插方式下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里下河稻区"南粳9108"在每667m~2施氮22.0kg、P_2O_5及K_2O每667m~2施用量均为9kg的前提下,无论是采用毯苗还是钵苗机插,氮肥运筹采用基蘖肥∶穗肥为6∶4,均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合理运筹肥料,能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和施肥经济效益.为研究杂粳"86优8"的氮肥不同运筹方法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6,(1):23-27
为明确减氮后移对超级稻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规律和转运特性,优化吉林省水稻高产高效合理氮肥施用技术,以吉粳88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氮肥减量后移处理,测定氮肥减量后移对吉粳88氮素吸收利用率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氮肥减量后移比常规施氮增产-0.78%~7.5%;适量氮肥减量后移可促进吉粳88中后期的氮素总积累量,降低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率,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各因素,以施纯氮141.31 kg/hm~2,补肥和穗肥施氮肥时间分别比传统施肥时间后移13 d和9 d施氮方式效果最佳,最高产量达到11 t/hm~2。  相似文献   

11.
以常规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南粳9108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南粳9108最佳肥料施用量。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氮钾配比下,氮肥用量270 kg/hm~2为机插稻适量水平,产量以施氮肥270 kg/hm~2、钾肥216 kg/hm~2组合最高。氮肥的增产效果远高于钾肥,増施氮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钾肥增产效应是通过提高每穗粒数来实现的,对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的优质高产,特进行了该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杂交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强化栽培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与粳型杂交水稻的氮肥需求量有所差异,粳型杂交水稻的氮肥需求量更大,耐肥性更好,且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直播稻的最佳播种量和氮肥施用水平,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选用"武运粳21号"进行了直播稻播种量与氮肥二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21号"在南通地区作直播稻,最适宜的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分别为75kg/hm2、300kg/hm2。  相似文献   

14.
氮肥水平对优质粳稻蒸煮食味品质与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质粳稻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以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055、武运粳27为材料,设置7个氮肥水平(0kg/hm2、75kg/hm2、150kg/hm2、225kg/hm2、300kg/hm2、375kg/hm2和450kg/hm2),研究其对优质粳稻主要品质特性与米饭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稻米加工和营养品质提高,外观品质呈先降后升趋势,蒸煮食味品质呈下降趋势,质构特性变差,口感偏硬。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南粳5055较武运粳27米饭的质构特性更稳定,品质更优。生产上南粳5055与武运粳27的氮肥水平宜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适当减少,针对不同品种对氮肥敏感性差异相应调整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在相同栽插密度下,不同肥料投入量对机插稻"武运粳3 0号"植株性状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给水稻大面积生产提供指导依据,特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栽培方式下,每66 7m2施纯氮26kg左右为机插稻"武运粳30号"的最佳氮肥投入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近几年市场对香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香型水稻绥粳4号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很多农民在种植绥粳4号时,在肥料的使用上有很大的盲目性,尤其是氮肥。对此,该试验设计低﹑中﹑高3个氮肥量和氮肥基蘖肥与穗粒肥4个不同比例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绥粳4号在高肥,氮肥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7∶3条件下分蘖较多,空瘪率较低,产量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常农粳8号在氮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状态。在氮肥总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肥料运筹方法,研究常农粳8号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施肥时间、施用量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紧密,穗肥施用过迟过多,会使结实率、千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氮肥施入量A1,A2,A3,A4(0 kg/hm2,100 kg/hm2,150 kg/hm2,200 kg/hm2)对辽粳401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150 kg/hm2为试验条件下辽粳401高产栽培的适宜施用量。适当的增加氮肥施入量,使辽粳401的生育期延长5 d,同时产量,茎蘖数和成穗率也明显增加。过量的增施氮肥造成抗病性和抗倒伏能力下降,从而减产。增施氮肥影响辽粳401的外观品质,提高了恶白率和恶白度,造成食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直播稻新品种绿旱粳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绿旱粳1号株高、分蘖动态、叶绿素含量、抗倒伏能力、根冠比、产量因素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折合纯氮约260 kg·hm-2尿素的用量范围内,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该用量,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氮肥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在安徽凤阳及沿淮地区绿旱粳1号生育期氮肥的总用量应控制在260 kg·hm-2以内。  相似文献   

20.
进行武运粳27氮肥用量试验,分析不同氮肥用量对武运粳27产量、穗粒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城市中等肥力土壤上, 施氮4125 kg·hm-2为经济施氮量,可实现1125 t·hm-2以上的目标产量;在±40%变动范围内,不同施氮量对武运粳27的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可达到显著水平,对每穴穗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