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川县位于东江水域上游,是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和香港城市供水重要水源地。水稻为该县主要粮食作物。其主要病虫害为稻瘟病、稻纹枯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目前,该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由于农民在用药上存在一些误区,使得龙川县农药面源污染达到中等程度,从而造成了东江上游水域污染,将会波及城市供水安全。龙川县化学农药面源污染的治理对策:加强预测预报和农业防治,加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力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高效喷雾器械,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和宣传。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蔬菜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对西安市4个郊区蔬菜中重金属、硝酸盐、化肥和农药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得出,西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尤其铅超标率较高,而且明显高于陕西省其它5大城市;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也较高,但亚硝酸盐含量低,基本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相应的蔬菜污染,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含氮肥料;此外,增塑剂对蔬菜也有影响。本文针对造成这些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适合西安市蔬菜污染的防治措施,即严格控制污水灌溉和污泥的施用;科学合理施用氮肥,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和低残留农药;建立监测网络体系,对蔬菜市场进行流动监测;发展无污染蔬菜生产基地;建立大型的销售公司统一调度蔬菜等。  相似文献   

3.
农药对陆生环境生物的污染影响及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生态环境是靶生物与非靶生物共存的生态环境,使用农药对环境中非靶生物的毒害是农药环境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中有益生物(非靶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它危及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并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同时农药又是一类有毒化学品,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影响。本文着重讨论农药对水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的影响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石市的农药施用量近年来有较大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环境、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减少因施用农药带来的污染,恢复农业生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顾辉 《湖北植保》2007,(3):28-29
农药是农业生产用于防治病、虫、杂草对农作物危害不可缺少的物质,对促进农业增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因农药的长期使用与滥用,农药污染农产品及其生产环境的事故经常发生。因此,研究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及其治理对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农药残留造成的污染1.1对环境的污染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在田间喷洒农药时,药剂的微粒在空中飘浮造成对大气的污染,也有少部分是由农药厂排出的废气所造成;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农田用药时,散落在田地里的农药随灌溉水或雨水冲刷流入江、河、湖泊…  相似文献   

8.
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保护已成为区域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西海固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地膜、土壤侵蚀、牲畜禽粪便污染、有污染的灌溉水源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固体废弃物等,并对西海固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生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用农药残毒检测仪测定了樟树市11种蔬菜275项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情况,共检测275项,检出19项超标,超标率6.9%,结果表明我市蔬菜安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0.
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非点源农药地下水污染的状况,剖析了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移动,进而可能造成对地下水污染的各种因素,提出了防止农药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冯国明 《植物医生》2008,21(1):45-46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了解农药的剂型及其特点,恰当、科学合理地选用农药,是提高农药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污染、安全使用农药的重要途径。常用农药的使用剂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对西欧四国的植保政策的调查表明:他们都希望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的使用,但在最终减少农药用量的措施上彼此存在差异。瑞典已成功地制定了将农药使用量减少50%的计划,荷兰正在执行这样一个计划;法国试图实现一种监督指导下的病虫害防治;而西班牙则旨在减少出口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在2000年前,只有荷兰可望大量地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难于减少对农药及农药使用的依赖的原因有:没有新的防治方法,研究力量不足,执行监督不足,国家没有明确的法规和缺乏欧共体政策。  相似文献   

13.
樊德方 《植物保护》1980,6(1):22-25
在田间作物上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与杂草时,由于有些农药的性质较稳定引起对作物的直接污染或者污染环境。一些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能使试验动物引起慢性毒害,因而造成了农药残毒问题。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农药残毒已引起了人们的日益关切。  相似文献   

14.
宝鸡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宝鸡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GB1 5 61 8- 1 995 )为标准 ,则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未超过二级标准 ,个别样点As、Cd污染较重 ,各元素污染顺序为As>Cd >Zn >Pb >Cu >Cr。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纲要》中土壤污染分级为标准 ,Cd的污染等级为中污染级 ;As、Zn为污染级 ;Cu为警戒级 ;Cr、Pb为安全级。各元素污染顺序为Cd >As>Zn >Cu >Cr >Pb。调查分析发现 :污水灌溉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地区是我国北方粮棉高产区之一,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复种面积较大,为防治危害作物的棉铃虫.麦蚜、粘虫、麦类病毒的传毒昆虫、玉米螟、地下害虫等,历年来主要依靠有机氯农药进行防治。有机氯农药每年销售量在两万吨左右,从74年到80年平均占农药总销售量的59.26%,最高年份竟达74.45%,为此,1980年对代表石家庄地区的晋县、正定县和行唐县的小麦、农田土壤及灌溉水中的六六六、DDT 残留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6.
《新农药》2004,(3):22-22
根据《行政许可法》,对农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发改委将在7月1日前完成修订《农药生产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对农药生产管理工作的最大挑战主要来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这个层面。百先,审查期限有了严格要求。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定的行政许可,下级行政机关应当自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查完毕。按目前的《农药生产  相似文献   

17.
农药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物大量进入环境,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形成复合污染。很多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物在环境中都具有持久性和较高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危害。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农药与重金属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复合污染现状,以呼吸作用、酶活性、死亡率和生长发育等指标作为毒性效应终点,阐述了农药与重金属复合暴露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进展,同时对农药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农药与重金属复合暴露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农药与重金属复合暴露生态毒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为复合污染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溶解的或不能溶解固体物的污染。如农田中的农膜、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养殖场畜、禽、鱼粪便,农业及农药废弃物与农村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农村某些非特定的地域,或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  相似文献   

19.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隆昌县常年种植水稻2.1万hm^2左右.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6.51%.为主栽品种,水稻上的重大虫害主要是二化螟。为了有效防治二化螟的为害.减少农药残留量和环境污染,净化水域环境.保护水生动物.最大限度扩大水稻的绿色成分,笔者研究探索了二化螟的生物学特性,找准防治的最佳时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推广生物防治.示范“稻鸭共育控螟”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防治农林病虫害中,有机化学农药从本世纪四十年代问世以来,—直被大量地使用。为了保证农林生产的发展,做到不污染或少污染水域、土壤、作物及农产品,避免或减轻对人、畜的影响和鱼类、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的毒害。在使用农药中,应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是值得进一步引起大家重视的,现就有关方面的几个问题作如下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