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射流式增氧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射流式增氧机性能,采用SC/T 6009-1999<增氧机增氧能力试验方法>标准,通过清水试验和养殖池塘试验,研究了射流式增氧机在清水中的增氧能力、动力效率,以及实际养殖池塘中上下水层溶解氧变化.结果表明:射流式增氧机对于下层水体具有良好的增氧效果,能使1.5 m水深处溶氧值提高31.0%;利用产生的水流搅拌水体...  相似文献   

2.
正增氧机是池塘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增氧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2014年,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在土默特左旗2814项目区进行了微孔增氧、叶轮式增氧、涌浪式增氧3种增氧设备增氧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4口面积均为10亩、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作为试验池塘。2.1号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号、3号池塘配备2.2千瓦微孔增氧设备一套(每个池塘14个盘),4号池塘配备2.2千瓦涌浪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3.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不同进气量和进气压力对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的影响,参照SC/T 6051—2011《溶氧装置性能试验方法》中的标准测试方法,在3个进气压力条件下开展不同进气量的室内清水增氧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进气量条件下,降低进气压力可取得较好的增氧性能;在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装置的氧质量转移系数和增氧能力随着进气量增大而增大,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则呈下降趋势,但在进气压力为0.2 MPa时,其氧利用率和动力效率下降幅度较缓。综合考虑增氧能力和运行能耗等因素,装置的进气参数可设置为进气压力0.2 MPa、进气量0.064~0.081m3/h,在该条件下增氧能力达到29.79~34.36 g/h,氧利用率达到29.83%~32.32%,动力效率达到7.67~8.31 kg/(kW·h)。研究表明,进气量对装置的增氧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合理控制进气量对于提高增氧性能、降低增氧装置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立体增氧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较常见的增氧方式为叶轮式和水车式表层增氧,但该种增氧方式仅在养殖池塘水体上层形成横向循环水流,池底长期处于低溶氧状态。笔者针对这一现象在奉贤区金禾渔业合作社采用了底充式与叶轮式相结合的立体增氧技术应用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汇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4口,每口面积8亩,长方  相似文献   

6.
高位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生产性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达到水产养殖零排放,低污染,高品质,无残药等目的,研制了一套高位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增氧设备、循环水水处理系统及集污设备等.完整的生产性养殖试验时间为2010年7月16日至11月4日.试验初始投入的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苗共14000尾,规格为60~80尾/500 g.试验期间,在870 m<'2>的高位池中,溶氧维持在3.5 mg/L以上,氨氮低于0.3 mg/,L,亚硝酸盐低于0.4 mg/L,池塘水体的水质状况较好.该高位池共产出成品梭鱼5 035 kg,实现纯利润40 700元.试验达到了高投入、高产出、零排放、无药残等预期目标,可为高位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养殖池塘机械增氧技术单一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微孔式、水车式、涌浪式等几种增氧机的性能及使用方式,以达到提升增氧效果和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结果表明,该地区池塘溶氧含量高而利用率低,养殖户传统增氧方法不当。适宜增氧方式为:涌浪式增氧机适合在晴天下午使用3~6 h,可有效提升周边20 m范围内底层水体的溶氧水平;投食前后半小时开启和关闭微孔式、水车式增氧机,可提升投食期间投饵区溶氧水平1~2 mg/L,保证鱼群的进食效果;夜间搭配使用微孔式和低功率叶轮式增氧机增氧,可使微孔区域底层水体溶氧比不增氧状态高出1 mg/L以上。  相似文献   

8.
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性能和池塘应用效果,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增氧性能的试验和不同水深对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并在池塘中进行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机等增氧机更强的增氧能力,但不同配置的机型,增氧能力随配套功率和曝气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动力效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增加曝气管布置深度可以提高增氧性能,安装深度从2 m增加到4 m,增氧能力增加285%,动力效率增加207%,与其它养殖池塘机械增氧设备相比,池塘水体越深,微孔曝气式增气机的增氧优势越明显。目前,池塘采用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配置方式不具优势,需要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2006年承担了“80:20斑点叉尾鮰鱼种养至商品鱼试验”,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示范基地进行,使用3口面积均为2.5亩的池塘,池塘平均水深1.5米。所有的试验池塘都备有增氧和换水设备,以防止出现低溶氧综合症。鱼种放养前,做好清塘工作。  相似文献   

10.
深水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1.1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池塘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空气的溶解。1.2人为施加增氧剂,增氧机增氧。2池塘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调控措施2.1水平变化及对策处于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的特定池塘,即使水面一般不大,但由于池塘表面上所受的风力风向及生物因素的影响,池塘溶氧水平分布的—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