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硫酸锌和蛋氨酸螯合锌两种锌源,在日粮添加60 mg/kg硫酸锌、蛋氨酸螯合锌为0、15、30、45、60、75 mg/kg 水平下,对比研究了不同锌水平对育成期雄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育成期雄性水貂日粮中添加15 mg/kg的蛋氨酸螯合锌时,水貂采食量和蛋白质消化率较高(P<0.05)。日粮中添加锌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代谢、生长性能和血清尿素氮、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源与水平对冬毛期公貂体重、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84只公貂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15(Ⅱ组)、30(Ⅲ组)、45(Ⅵ组)、60(Ⅴ组)、75 mg/kg(Ⅵ组)蛋氨酸螯合锌和60 mg/kg硫酸锌(Ⅶ组)。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Ⅲ组公貂的体重(140日龄)和平均日增重(120~140日龄)均显著高于Ⅰ组和Ⅵ组(P<0.05),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Ⅵ组(P<0.05),沉积氮、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Ⅶ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冬毛期公貂饲粮中蛋氨酸螯合锌适宜添加量为30 mg/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有机螯合锰添加水平对妊娠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150只健康成年雌性水貂,根据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每组设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基础日粮中各组锰添加水平分别为0(Ⅰ组)、15(Ⅱ组)、50(Ⅲ组)、100(Ⅳ组)和500 mg/kg(Ⅴ组),锰以有机螯合锰形式添加。结果表明,妊娠期水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螯合锰水平为50 mg/kg时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添加100 mg/kg时脂肪表观消化率达到最高;日粮有机螯合锰添加水平在100 mg/kg时对妊娠期水貂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最高,与0、500 mg/kg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妊娠期水貂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螯合锰的适宜范围为50~100 mg/kg。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饲料中锌添加水平10、15、30、45、60mg/kg蛋氨酸螯合锌、60mg/kg无机锌对水貂粪便、肾脏、肝脏和胰脏中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5mg/kg蛋氨酸螯合锌的水貂肾脏锌含量显著低于饲料中添加30mg/kg蛋氨酸螯合锌处理组和60mg/kg无机锌处理组的(P0.05);同时45mg/kg蛋氨酸螯合锌组粪便锌含量最低,显著低于60mg/kg无机锌处理组(P0.05)。饲料中添加45mg/kg蛋氨酸螯合锌水貂对锌的代谢利用率最高。饲料锌的不同水平添加对肝脏和胰脏锌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估计60日龄水貂肝脏和胰脏锌含量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98~37.12μg/g和20.09~53.47μg/g。随日粮有机锌添加水平的增加,肾脏湿重呈上升趋势,胰脏湿重呈下降趋势,30mg/kg的添加水平胰脏重和肾脏锌含量均较高。结论:水貂饲料蛋氨酸锌的添加量在30~4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有机铜、有机锌对肉鸭生长性能、组织器官铜、锌、铁含量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1 08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为42 d。基础日粮为不额外添加铜、锌,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24和36 mg/kg的蛋氨酸螯合铜(以铜元素计)和24、48和72 mg/kg的蛋氨酸螯合锌(以锌元素计)。结果显示:72 mg/kg蛋氨酸螯合锌组肉鸭1~21日龄日增重显著高于添加48 mg/kg蛋氨酸锌组(P<0.05);饲粮添加铜可显著提高肉鸭血清铜水平(P<0.05);饲粮添加铜和锌对肉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饲粮以蛋氨酸螯合锌形式添加72 mg/kg锌可提高1~21日龄肉鸭日增重,以蛋氨酸螯合铜形式添加36 mg/kg铜可提高肉鸭血清SOD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锌添加水平对繁殖期雄性水貂繁殖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健康后备种雄性水貂6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各组水貂分别饲喂锌添加水平为0(Ⅰ组)、50(Ⅱ组)、100(Ⅲ组)、200(Ⅳ组)、400 mg/kg(Ⅴ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Ⅰ组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Ⅱ组和Ⅲ组(P<0.01),显著低于Ⅴ组(P<0.05);Ⅰ组睾丸直径极显著小于Ⅱ组(P<0.01),显著小于Ⅲ组(P<0.05);Ⅰ组公貂成功配种次数极显著小于Ⅲ组(P<0.01),显著小于Ⅱ组和Ⅳ组(P<0.05)。2)各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和Ⅲ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3)各组食入氮、尿氮、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锌添加水平为50~100 mg/kg(总锌水平140~190 mg/kg)时,水貂的繁殖性能较为理想。饲粮锌添加水平为100 mg/kg(总锌水平190 mg/kg)时,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较高。饲粮锌添加水平对水貂的干物质采食量、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中半胱胺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确定饲粮中半胱胺的适宜添加水平和添加方式。试验采用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6只(86±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90、120 mg/kg半胱胺,添加方式为连续添加;Ⅴ、Ⅵ、Ⅶ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90、120 mg/kg半胱胺,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连续添加1周,间隔1周)。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极显著影响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1),对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Ⅴ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Ⅰ、Ⅱ、Ⅳ组(P0.01);平均日增重以Ⅴ组最高,间隔添加组高于连续添加组。2)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显著影响水貂的粗蛋白质消化率和粗脂肪消化率(P0.05),极显著影响干物质消化率(P0.01),且均以Ⅴ组最高。半胱胺添加方式极显著影响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P0.01),间隔添加组极显著高于连续添加组(P0.01)。3)饲粮中添加半胱胺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水貂的氮代谢指标(P0.05或P0.01)。Ⅴ、Ⅵ、Ⅶ组氮沉积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Ⅵ、Ⅶ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且以Ⅴ组最高。半胱胺添加方式极显著影响水貂的食入氮含量、尿氮排出量、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1)。间隔添加组水貂的食入氮含量和尿氮排出量极显著低于连续添加组(P0.01);间隔添加组的氮沉积显著低于连续添加组(P0.05);间隔添加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连续添加组(P0.01)。半胱胺添加水平显著影响水貂的粪氮排出量(P0.05),90 mg/kg组水貂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60 mg/kg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育成期水貂饲粮中半胱胺的适宜添加水平为60 mg/kg,适宜添加方式为间隔添加。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Zn-Met)对冬毛期蓝狐营养物质利用率及粪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试验选用150只体重相近的冬毛期蓝狐,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以Zn-Met形式添加30、60、90、120 mg/kg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蛋氨酸锌可使粗蛋白、钙、磷的消化率提高,其中B组(30 mg/kg)的添加水平效果最佳,差异显著(P<0.05),对干物质、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性影响;蛋氨酸锌减少了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的排泄量,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与对照组相比,B组(30 mg/kg)和C组(60 mg/kg)效果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冬毛生长期蓝狐日粮中蛋氨酸锌的最适添加水平为30~60 mg/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蛋氨酸螯合锌对绿头野鸭生长性能及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探讨蛋氨酸螯合锌的最佳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供试绿头野鸭54只,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18只,设3个重复。第Ⅰ组为对照组,添加150 mg/kg硫酸锌;第Ⅱ、Ⅲ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75 mg/kg硫酸锌 150 mg/kg蛋氨酸螯合锌3、00 mg/kg蛋氨酸螯合锌。试验期为8周,采用3层立体笼养,每周进行称重、称料,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测定绿头野鸭生长率、耗料量及营养物质的代谢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12.13%、11.96%,以4~7周效果最明显;能量和蛋白质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从试验的总体效果看,添加75 mg/kg硫酸锌 150 mg/kg蛋氨酸螯合锌效果较好。因此,提倡蛋氨酸螯合锌与硫酸锌混合饲喂绿头野鸭效果好,成本低,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方俊 《饲料研究》2003,(2):9-10,12
将 96头三元杂交仔猪设 4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 3个重复 ,每个重复 8头仔猪。 4个处理组试验猪分别饲喂氧化锌来源 30 0 0mg/kg锌、蛋氨酸螯合锌来源 35 0mg/kg锌、氧化锌来源6 0mg/kg锌 +蛋氨酸螯合锌来源 4 0mg/kg锌、氧化锌来源 10 0mg/kg锌日粮 ,结果表明 ,蛋氨酸锌处理组、高锌处理组、混合锌处理组较正常锌处理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高。蛋氨酸锌处理组与高锌处理组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效率、腹泻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等4种饲料调味剂对育成期雄性蓝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体况健康的育成期雄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动物个体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Ⅱ、Ⅲ、Ⅳ、Ⅴ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和大肠香饲料调味剂的试验饲粮,添加量分别为500、500、120、500 mg/kg。试验期为52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和Ⅳ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Ⅲ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2)与Ⅰ组相比,Ⅳ组干物质排出量显著降低(P0.05);Ⅱ、Ⅲ、Ⅳ、Ⅴ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34%、9.07%、9.40%、5.23%,但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Ⅴ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Ⅳ组脂肪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与Ⅰ组相比,各试验组的食入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粪氮显著降低(P0.05),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4)各组蓝狐体重及总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Ⅰ组最低,Ⅱ、Ⅲ、Ⅳ、Ⅴ组分别较Ⅰ组提高了7.99%、3.27%、6.19%、7.37%;料重比从低到高顺序依次为Ⅳ、Ⅲ、Ⅱ、Ⅴ、Ⅰ组,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肝脏香、奶香、甜味剂3种调味剂均提高了蓝狐的干物质采食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其中以甜味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多糖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7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水貂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50和100 mg/kg的人参多糖(干物质基础)。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Ⅳ组末重(13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料重比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升高而逐渐降低,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2)Ⅳ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Ⅱ组(P0.01),Ⅲ、Ⅳ组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间粗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间食入氮、粪氮、尿氮和氮沉积差异不显著(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Ⅱ、Ⅲ、Ⅳ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Ⅳ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人参多糖可提高水貂净蛋白质利用率,进而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调节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提高免疫力,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准备配种期母狐对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的消化代谢规律。选择健康母狐1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母狐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1.64%(Ⅰ组)、26.21%(Ⅱ组)、30.43%(Ⅲ组)和35.10%(Ⅳ组)的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蛋白质消化率、干物质排出量、粪氮代谢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Ⅲ组和Ⅳ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或P<0.01),Ⅲ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Ⅳ组(P<0.05或P<0.01),Ⅳ组氮沉积极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P<0.01)。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食入氮和尿氮随之提高(P<0.05或P<0.01),净蛋白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逐渐降低(P<0.05或P<0.01)。由此得知,当蛋白质水平为30.43%时,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最为理想,但21.64%的蛋白质水平足以满足准备配种期雌性蓝狐的蛋白质需要,且蛋白质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择(60±3)日龄健康雄性水貂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貂.8组水貂分别饲喂铜添加水平为0(Ⅰ组)、4(Ⅱ组)、8(Ⅲ组)、16(Ⅳ组)、32(V组)、64(Ⅵ组)、128(Ⅶ组)、256 mg/kg(Ⅷ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Ⅴ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而料重比则极显著低于Ⅷ组(P<0.01).Ⅴ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Ⅶ组(P<0.01),显著高于Ⅲ组(P<0.05).Ⅴ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Ⅵ组(P<0.01),显著高于Ⅱ和Ⅷ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显著高于Ⅰ、Ⅱ、Ⅲ、Ⅳ、Ⅵ和Ⅶ组(P<0.05).Ⅳ和Ⅴ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Ⅷ组(P<0.05).Ⅴ组的食入氮极显著高于Ⅷ组(P<0.01).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Ⅱ、Ⅲ、Ⅵ和Ⅷ组(P<0.01),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5).Ⅴ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Ⅱ、Ⅲ、Ⅵ和Ⅷ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显著高于Ⅰ、Ⅱ、Ⅵ和Ⅷ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2 mg/kg(总铜水平为39 mg/kg)时,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且可获得较佳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肠球菌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60日龄、健康、雄性水貂70只,平均体重为(957.37±93.96)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1×10~(10)和1×10~(11)CFU/kg枯草芽孢杆菌,Ⅴ、Ⅵ和Ⅶ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8、1×10~9和1×10~(10)CFU/kg粪肠球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的末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Ⅱ、Ⅲ和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显著高于Ⅰ、Ⅳ、Ⅵ和Ⅶ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和Ⅶ组(P0.05);各组间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Ⅳ、Ⅴ和Ⅵ组的粪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和Ⅵ组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试验组的氮沉积均高于Ⅰ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Ⅲ和Ⅴ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育成期水貂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8CFU/kg粪肠球菌时,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亚油酸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90±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6组蓝狐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11%(Ⅰ组)、0.52%(Ⅱ组)、0.92%(Ⅲ组)、1.33%(Ⅳ组)、2.14%(Ⅴ组)和3.36%(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对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亚油酸水平由0.92%升高到3.36%,平均日增重逐渐升高,料重比逐渐降低,但上述指标Ⅳ和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干物质消化率(P0.01),对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均以Ⅵ组最高,干物质消化率以Ⅴ组最高,但上述3个指标在Ⅳ和Ⅴ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饲粮亚油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粪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1或P0.05),对食入氮、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以Ⅵ组最高,与Ⅱ、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氮以Ⅱ组最高,与Ⅲ、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降低环境污染以及保证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角度综合考虑,饲粮亚油酸水平为2.14%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水平对冬毛期雌性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15日龄左右的健康雌性蓝狐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以五水硫酸铜(Cu SO_4·5H_2O)为铜源,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2.22、32.22、72.22、152.22 mg/kg的铜配成5种试验饲粮,5种试验饲粮铜水平分别为7.78(Ⅰ组,作为对照组)、20(Ⅱ组)、40(Ⅲ组)、80(Ⅳ组)、160 mg/kg(Ⅴ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60 d。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蓝狐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蓝狐的终末体重及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蓝狐的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及氮沉积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蓝狐的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铜排出量随着饲粮铜水平的升高极显著的增加(P0.01)。3)Ⅴ组蓝狐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Ⅴ组蓝狐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各组蓝狐血清铜蓝蛋白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蓝狐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Ⅱ和Ⅲ组(P0.05)。4)Ⅴ组蓝狐肝脏铜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铜、锌、铁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5)饲粮铜水平并未显著影响蓝狐的体长和干皮长(P0.05);Ⅲ和Ⅴ组蓝狐针毛长和绒毛长显著大于Ⅱ和Ⅳ组(P0.05);Ⅴ组蓝狐皮张颜色显著深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32.22 mg/kg铜即铜水平为40.00 mg/kg时,冬毛期雌性蓝狐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毛皮品质,同时铜的排放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