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水晶蜜柚原产于马来西亚,是海南柚类的主栽品种之一,但有关水晶蜜柚果实无籽的原因未见报道,探究水晶蜜柚果实无籽原因可为蜜柚高效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水晶蜜柚的花粉活力与萌芽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管伸长荧光显微观察、杂交实验、胚胎胚囊石蜡切片观察等细胞学角度研究水晶蜜柚果实的无籽机理。【结果】水晶蜜柚活力强的花粉76.58%,萌芽率88.4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但出现异常二分体和三分体现象;水晶蜜柚杂交的花粉管能伸长至子房并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而自交的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中下部,到达不了子房,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水晶蜜柚胚胎胚囊石蜡切片显示不做处理和自交的胚胎发育一致,前期发育正常,能观察到胚胎从幼胚发育到鱼蕾形胚,鱼雷形胚时胚囊出现中空异常状态,珠柄消失;杂交的胚胎能从幼胚正常发育到子叶胚,珠柄未消失,有发育成种子的迹象;水晶蜜柚与三红蜜柚杂交的坐果率为21%,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坐果率只有3%和2%;杂交所得的果实的种子为饱满可育的种子,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种子为败育和退化的种子。【结论】水晶蜜柚花粉育性正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胚囊正常...  相似文献   

2.
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及保花保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机制及保花保果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中分析了有关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机制和保花保果技术措施的研究现状;从授粉受精障碍、自交不育、树体营养限制、有性繁殖功能退化、树体内源激素和个体遗传差异等方面,介绍了有关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机制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土壤水肥管理、树木整形修剪、人工授粉、施用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总结了目前采取的几项保花保果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从文冠果落花落果机制、个体遗传差异和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文冠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文冠果落花落果成因机制及其与产量形成机制的关系、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优良品种选育研究这四个方面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控制授粉、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中国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种间杂交后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控制授粉后花粉正常萌发,并有较多的花粉管进入柱头,但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缓慢甚至解体;(2)花粉萌发6d后花粉管经花柱沟、珠孔塞和珠心冠原组织进入胚囊进行珠孔受精,20d时游离核胚乳细胞化,发育形成2~4个细胞厚的狭长组织,35d后可观察到球形胚;(3)随着胚和胚乳的发育,珠被发育形成种皮。授粉时,胚珠具2层珠被,外、内珠被均由外表皮、中层和内表皮组成;胚与胚乳发育期间,珠被各层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终种皮由外珠被的外表皮细胞形成的膜层和中层细胞形成的气室以及内、外珠被内表皮细胞形成的硬化层组成;(4)受精时成熟胚囊及到达珠孔的花粉管的数目较少,受精频率较低;(5)受精过程基本正常,但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导致胚在发育早期败育,很难观察到后期胚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落果量约占总产量的10%,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其落果原因为:1、养分不足。在果实迅速发育时期和新梢、根系生长旺盛期,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此时,枝叶生长与果实生长就出现争夺养分的矛盾,如果树体营养不足,矛盾加剧,引起落果。2、是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雄花,则受精不良,导致败  相似文献   

5.
李树花果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李的栽培品种多自交不亲合,而且还有异交不亲合现象,因此李树常常开花很多,但落花落果相当严重。一般有3个高峰:第1次自开花完成后开始,主要是花器发育不全,失去受精能力或未受精造成的,据1986年沈阳农业大学调查,朱砂李花蕊败育率92.3%。第2次从花后2~4周开始,果实似大米粒大小时幼果和果梗变黄脱落,主要是授粉受精不良造成。如授粉树不足,缺传粉昆虫,花期低温,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长等。第3次是在第2次落果后3周左右开始,主要是因为营养供应不足,胚发育中途停止造成落果。因此要获得丰产稳产需进行保花保果,坐果后还要根据坐果的多少进行疏果,主要措施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授不同花粉的山核桃果实发育期间外果皮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探讨花粉授粉对山核桃外果皮光合特性的影响,以及其与果实干物质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花粉直感使山核桃果实增大的光合生理机制,为探寻进一步提高山核桃产量的技术路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2种授粉组合[山核桃×山核桃(hp)和山核桃×薄壳山核桃(pp)],于授粉后不同天数测定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光合面积、干质量、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1)薄壳山核桃花粉(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显著大于山核桃花粉(hp)授粉的果实,且外果皮颜色更绿。果实发育前期(授粉后50~73天)和后期(授粉后103~120天),pp授粉果实表面积和干质量的日增量均显著高于hp授粉果实。授粉后50~85天,pp授粉果实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hp果实。2种花粉授粉山核桃果实的干质量日均增量与其单果的光合速率日均增量之间呈显著相关。2)果实发育过程中,pp授粉果实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hp果实,且果实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外果皮的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3)在一定光强(1 265μmol·m~(-2)s~(-1))下,pp授粉果实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高于hp授粉果实。果实发育过程中,h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显著低于p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且在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果实外果皮ETR达到峰值的光强强度显著降低,下降幅度约为50%。在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果实外果皮的Y(NO)显著增加,pp授粉果实外果皮的Y(NO)无明显变化;且在授粉后120天,与hp授粉果实外果皮相比,pp授粉果实外果皮具有较高的Y(Ⅱ)和较低的Y(NO)。【结论】授粉后50~73天,pp授粉的山核桃果实干质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由于其较大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光合速率;授粉后103~120天,pp授粉果实干质量快速增加主要是由于其较大的光合面积。果实发育后期(授粉后103~120天),hp授粉的果实较易受到光损伤,而pp授粉的果实具有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这可能是pp授粉果实生物量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选择20年生的荸荠种、东魁杨梅和水晶种3个杨梅品种雌株各3株,21年生实生雄优株、21年生荸荠种雌雄同株杨梅和12年生实生东魁雄杨梅进行3a授粉试验,研究杨梅授粉坐果的特性及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杨梅花粉生活力较强,9d后仍达75.8%以上;杨梅坐果率与花粉生活力不成正比.雄株花粉对坐果率的花粉直感效应明显,即雄株花粉以实生东魁杨梅雄株花粉坐果率最高,平均21.47%;品种以水晶种坐果率最高,平均22.47%;年份以2008年坐果率最高,平均16.43%;雄株花粉与杨梅品种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人工授粉与自然授粉的坐果率趋势一致,各品种套袋后人工授粉的坐果率略低于自然授粉,套袋不授粉的不结果.不同雄株对不同杨梅品种成熟期和果实品质(如色泽、果实大小、风味等)的花粉直感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2个8年生攸县油茶优良无性系为试材,研究了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及自然授粉四种授粉方式对其坐果率、落果动态及果实生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攸县油茶不同授粉方式的坐果率有差异,坐果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异花授粉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四种授粉处理的落果高峰期均出现在授粉后两个月内,其中以去雄不授粉落果率最高,异交落果率最低。果实横、纵径生长规律均呈现单"S"曲线,授粉4个月以后,异花授粉处理果实的横、纵径均大于其他3个处理。  相似文献   

9.
李落果防治措施王郁民李在果实发育中,生理落果十分严重。依品种不同,约有半数以上的果实在生长中落去。第一次落果在盛花后发生,落下的多是雌蕊败育花;第二次落果在盛花后2—4周发生,因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在盛花后30—40天发生,因核内胚败育所致。...  相似文献   

10.
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中钙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电镜细胞化学定位的方法,对文冠果种胚诱导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及球形胚、鱼雷胚发育期间Ca2 的分布动态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定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细胞Ca2 的含量最少,集中分布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Ca2 的含量明显增加,集中分布在液泡膜、质膜和细胞质中;球形胚时,质膜上Ca2 积累的颗粒较大,但量相对较少;鱼雷胚期ca2 的含量明显增多,集中分布在胚芽端和胚根端,胚根最外层细胞的外侧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细胞壁的外侧Ca2 分布多.推测Ca2 与文冠果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细胞的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文冠果坐果率低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疏除95%不孕花和疏除100%不孕花处理可极显著提高文冠果坐果率,是对照的4倍多;不同程度的疏除可孕花均有提高文冠果坐果率的效果,坐果率以每个侧生花序保留5朵可孕花处理为最高,可达97%以上;盛花期全树喷洒液体花粉,可以极显著地提高文冠果的坐果率,使其坐果率由4.6%提高到13.8%。  相似文献   

12.
以罗平县境内已栽培上百年的古银杏雄树和1999年引种的银杏品种大梅核雌树为试验对象,开展银杏雌雄树花成熟期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通过2004~2007年连续4年的观察,罗平县银杏雄花成熟时间为3月25日至4月1日,各年略有不同,可将雄花序成熟与雌花成熟视为同步。2007年配制含0.2%花粉和3.3%白糖的花粉液,采用混水喷雾法开展银杏人工授粉试验。试验结果,罗平县银杏人工授粉平均坐果率达94.5%,表明在罗平县开展银杏人工授粉的初步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薄壳山核桃保花保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多雨季节的南方种植,幼树枝叶生长过旺,或由于授粉品种配置不当,授粉受精不良,均易造成落花落果。通过控制肥水,使用生长调节剂,采取环割、环剥,喷施硼肥,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达到保花保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抖授黄连木花粉、自然授粉、套袋不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黄连木座果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方式之间座果率有显著差异:抖授黄连木花粉平均座果率最高,达到61.75%;套袋不授粉座果率最低;自然授粉介于二者之间。不同授粉方式对果实性状有显著差异,其中抖授黄连木花粉千粒重、空壳率及含油率最高,套袋不授粉最低,自然授粉介于二者之间。从研究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抖授黄连木花粉能显著提高座果率和果实性状,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文冠果不同种源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适宜于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造林的文冠果种源,在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进行了不同种源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红沙窝试验区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较河南灵宝、三门峡种源地的苗木成活率分别高59.26%和50.88%,较内蒙古赤峰的苗木成活率高24.15%,较甘肃庆阳的苗木成活率高10.51%;不同种源地文冠果种子培育的苗木在试验区造林后苗高、地径、主根生长量、侧根数及生物量指标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红沙窝试验区种源、甘肃庆阳种源、内蒙古赤峰种源、河南三门峡种源、河南灵宝种源;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设文冠果能源林时,应尽量选用本地种源或与造林地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等基本相似地区种源培育的苗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巴林左旗辽祖州祖陵遗址区域文冠果林的起源、分布、生长、质量等方面调查研究,确认该地区现存面积约88.71 hm2文冠果林为天然起源,林龄约为345年,是目前发现全国面积最大的文冠果天然次生林。本研究为寒旱区文冠果树种选择、栽培,以及天然文冠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生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隶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文冠果属(Xanthoceras),该属仅此1种,为中国特产,在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均有自然分布(牟洪香等,2008).文冠果种子含油率为30.4%,种仁含油率为55%~66%,并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可作为优良的食用油,在工业上可作为生产高级润滑油、油漆和肥皂等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8.
苹果授粉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苹果是异花授粉树种,授粉是影响其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花粉形态、生活力等直接影响授粉效果;雌蕊的生长发育对受精有着重要的影响;柱头有效授粉期的长短决定授粉品种的选择;光照、气温、空气湿度、风以及传粉方法都对授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授粉程度影响果实形状和大小,授粉品种的性状影响果实的果形指数等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9.
张掖市北部荒漠区文冠果大田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冠果是我国北方新型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也是优良的防沙治沙树种和退耕还林树种。通过对文冠果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创新技术的阐述,对文冠果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发芽率、出苗率、生长量以及后期管理进行对比观察,从种子处理、播种及播种后管理等主要育苗技术环节入手,初步总结和掌握了文冠果大田引种育苗技术,为文冠果在荒漠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