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利用现有鱼池稍加改造开展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据试验,池塘鱼鳖混养,每亩可净产鱼250—500公斤,净产甲鱼100—150公斤,比单纯养鱼每亩池塘经济效益可提高3—4倍。具体方法介...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水产指导站承担了“池塘鱼鳖混养”推广项目。经过两年试验推广,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97年试验面积16106.3亩,经核产以鳖为主的402.5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275.1公斤,亩产鱼107.3公斤,投入产出比1:1.43;以鱼为主的15703.8亩池塘平均亩产成鳖42.55公斤,亩产鱼554.对公斤,投入产出比1:1.41,经验收各项指标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书所规定的要求。通过试验,在大面积池塘鱼鳖混养的放养模式、水质控制、病害防治以及施肥投施等技术方面摸索了一套成功经验。一、池塘环境条件1.环境。鱼鳖混养池要设置在环…  相似文献   

3.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志勇  华林 《淡水渔业》1995,25(2):42-43
鱼鳖混养高产技术要点凌志勇,华林(四川省内江市伏龙乡农技顾问)鱼鳖混养可互相促进,鳖的残饵和粪便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提供了饵料条件。而大量的鱼类粪便、水草沤肥和随之繁殖的细菌、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又给鳖的饵料螺、蚬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鳖并不能...  相似文献   

4.
1997年江苏省淮阴市推广鱼鳖混养面积1万亩、亩产成鱼502公斤,鳖24.8公斤,亩净利2436元、经济效益是单养鱼的3~4倍。鱼鳖混养、鳖鱼共生互利,是增加综合效益的有效养殖方式。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鱼鳖混养选择安静、避风、进排水配套的鱼池,水深25米左右。在池塘向阳一边筑30°斜坡、以供鳖休息产卵,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2%,上面铺一层厚30厘米细沙、鳖池四周由钙塑板、玻璃钢塑料薄膜等材料建成高出地面50~60厘米的防逃墙。2鱼鳖放养亩产400~500公斤的精养鱼池,5月初每亩混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规格为150~200…  相似文献   

5.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在0.22公顷池塘中进行鱼鳖混养,投放鳖种1815只、318.6公斤,投放鲢、鳙、草鱼种922尾、195公斤。投放寸鱼1.3万尾。经过173天的饲养,收获成鳖674.8公斤,平均每只鳖重400克,成鱼631.5公斤,大规格鱼种264.5公斤。净收入80375元。技术要点如下: 1.混养池条件 池塘选择在背风向阳,日光照射充足、温暖宁静的位置。池水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  相似文献   

6.
怎样进行池塘鱼鳖混养郭成舜,夏惠芝(风城市水产站118100)近两年来我市不少农户和单位利用池塘进行鱼鳖混养,已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有不少户养殖过程中发生死鱼、死鳖现象,现将有关养殖方面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一、池塘的条件进行鱼鳖混养的...  相似文献   

7.
以"文安县鱼鳖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依据,综述了鱼鳖混养的好处。鱼鳖混养不但提高了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弥补了温室养鳖病害多、口感差的不足,而且鳖的生长环境接近自然环境,品质高于温室养殖鳖。鱼鳖混养还可以提高单位水体养殖产量,为增加经济效益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郭瑜 《内陆水产》1997,(1):22-22
池塘鱼鳖混养,作为人工养鳖的一种形式,以其投资少、易管理、操作简便、病害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好以及不影响鱼产量等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渔农所接受。笔者根据江苏省金湖县近几年发展池塘鱼鳖混养的经验,尤其是通过1996年实施“江苏省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认为采用池塘鱼鳖混养技术应把握住以下几个要点:1搞好池田孜追建设必要设施1.l地点选择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饵料来源较广、环境比较安静以及阳光充足的池塘,为实行鱼鳖混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1.2池塘改造实行鱼鳖混养的池…  相似文献   

9.
鱼鳖混养     
通县西集镇综合养殖场,从90年开始利用3亩池塘进行鱼鳖混养。获得亩产成鱼522公斤,净产454公斤,亩净产鳖22.4公斤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林忠华 《科学养鱼》1995,(12):12-12
稻田鱼鳖混养高产技术稻田鱼鳖混养,互惠互利,既充分利用水面,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设备投资少,技术简单,管理容易,是当前特种水产养殖中值得推广的新模式。一、鱼鳖混养的可行性1.鳖的残饵和排泄物具有肥水作用,促使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急剧增殖。有利于草鱼、...  相似文献   

11.
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鱼鳖混养技术”重点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合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建成省级池塘鱼鳖混养技术示范区500亩,亩产商品鱼500公斤,商品鳖25公斤,亩纯利润3000元。经过一年的工作,全面完成了上述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地点和条件项目实施地点在金湖县涂沟镇水产养殖场,该场位于高邮湖畔,环境安静,水质良好,进排水配套。全场养殖总面积638亩(其中建成示范区500亩),每口池塘面积5-15亩,平均水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深25厘米左右。1.2防逃设施建设防逃…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精养池塘,实行鱼鳖混养(以鱼为主混养鳖)或鳖鱼混养(以鳖为主混养鱼),因生存空间的狭小,生存竞争激烈。由于肉食性鱼类游泳速度快,抢食敏捷,鳖决非其竞争对手。可见,鳖在鱼鳖或鳖鱼混养生存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且鳖多  相似文献   

13.
高邮市汤庄养殖场现有鱼鳖混养池面积670×667m^2,从1994年开始鱼鳖混养,至今已有15年历史。近几年来,平均鱼产量基本稳定在1000kg/667m^2,鳖产量稳定在25kg/667m^2,2007年平均纯效益在3500元/667m^2以上。现在全镇已推广鱼鳖混养3000×667m^2,基本行成了其特定的养殖技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许根 《科学养鱼》1995,(6):15-15
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鱼鳖混养是目前淡水养殖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以往的鱼鳖混养只注重鳖的产量,很少注意混养不同鱼类品种所产生经济效益的不同。1994年,我们在本所甲鱼厂进行了幼鳖池套养淡水白鲳试验,取得了效果。现将试验内容分...  相似文献   

15.
目前鱼鳖混养的模式一般都是以四大家鱼与鳖进行混养为主。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池塘养鳗业发展迅速,但在饲养鳗鱼过程中约有5%左右的“僵鳗”(老头苗)出现,既影响了商品率,又影响了经济效益。鉴于此,我们从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在广东省顺德市三洪奇鳗...  相似文献   

16.
张研 《河南水产》1995,(2):17-17
鱼鳖混养,是提高水体利用率,挖掘生产潜力,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鱼鳖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循环,又能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鱼鳖混养条件。混养池要有充足的水源。为防鳖逃散,池周围均用砖砌成一米高围墙。要求环境安静,无外来干扰。池塘向阳开阔,堤埂坡度平缓,堤岸无树丛杂草,在池岸设置沙洲或在池中置人工小岛,便于鳖上岸活动和“晒背”。2、饲养管理。鳖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除投放螺、蚌及其它动物废弃物等动物性饵料外,还应定期投放适量的生石灰以满足池内鳖、螺对钙质的需要。生石灰还可起到防治鱼、鳖疾病的作用。一般每隔30天撒一次生石灰,每公顷用450公斤,应在池塘浅水中设置定位的饵料台,于日落前投放饵料。  相似文献   

17.
周明  周怀兵 《水产养殖》2009,30(9):40-40
刘学余是洪泽县西顺河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多年来,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该养殖方式在不影响池塘常规鱼生产的前提下,提高了池塘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不仅池塘常规鱼(鱼种或商品鱼养殖)产量和收入不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而且通过生态养鳖,每年多收入3万~5万元,成为当地渔业科技示范户中的致富能手。现将其池塘鱼鳖混养生态养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鳖的养殖周期,在230m^2玻璃钢温室中试验温腺水工厂化鱼鳖混养技术,结果:鳖的育成期从4-5年缩短为12个月,折合亩产奥尼罗非鱼1539.6kg,鳖1926.4kg.  相似文献   

19.
鱼鳖混养,在淡水养殖业生产上是提高水体利用率,发掘生产潜力、增加经济收入的新途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讲,鱼鳖混养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物学循环,又能保持生态系的动态平衡。我们在历年试养的基础上,81年进行了面积较大的试验。其中一口成鳖的鱼鳖混养试验池,经省、地、县各级有关领导部门验收,获得每亩净产鳖290.3斤,鲜鱼811.3斤,  相似文献   

20.
卓勋良 《科学养鱼》2000,(10):18-19
江苏垦区承担的农业部 1998~ 1999年渔业丰收计划“鱼、虾、蟹、鳖高产高效混养配套技术”项目,经过两年的组织实施共推广鱼虾混养 5250亩、鱼蟹混养 20046亩、鱼鳖混养 6074亩,实现亩均产鱼 443.2公斤、虾 20.6公斤、蟹 29.3公斤、鳖 24.7公斤,亩效益 1949.8元。项目的实施不仅挖掘了水产养殖增产潜力,而且优化了养殖结构,使垦区渔业增产增效工作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加强组织和引导外,我们主要推广了以下九项实用综合配套技术,现介 绍如下:   一、池塘清整与消毒   淤泥有供肥、保肥、调节水质肥度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