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索4号紫胶虫气候适生性,推广紫胶虫良种,1994年始,我们从云南元江引进4号虫在广东茂名的久树上放养,到2001年已连续繁殖了16个世代,4号虫产胶性能良好,4号虫胶胶质优良,引种获得成功,为广东省增加了一种新的资源昆虫。  相似文献   

2.
孙永玉  李昆  陈晓鸣 《林业科学》2003,39(5):129-132
综述了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及久树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久树的种类、生物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提出了寄主植物无性繁殖研究的思路和对策,展望了寄主植物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久树的生物学特性和产胶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久树(Schleichera trijuga Willd)是南亚和东南亚产紫胶国家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树。印度利用库斯弥(Kusum)胶虫品系,在久树上放养夏代和在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上放养冬代,通过轮流交替放养,获得质量最好的紫胶产品。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从国外引进久树。1978—1979年我所与植物园协作,对久树进行放养紫胶虫鉴定,与此同时将久树引种到云南景东进行繁殖栽培和  相似文献   

4.
我省1961—1963年先后从云南(北纬24°以南)引进紫胶虫生产紫胶.引种范围在北纬26°24'—32°21'地区,1964年首先在北纬26°51'的米易和26°34'的渡口地区引种成功,培育出世代稳定具有生产价值的5—10世代胶虫,成为我省重要的保种基地.胶虫北移到北纬27°53'的西昌,其世代变为3—7世代胶虫.再北移至北纬28°以北的地区(盆地及盆缘地带),因冬季低温严寒胶虫不能越冬.为确定我省紫胶生产范围和紫胶虫北移限界及盆地内保种的可能性,经过在48个县百多个点试验研究,探索了我省紫胶虫北移世代变异规律、北移限制性指标和紫胶生产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我省所放养的紫胶虫(Kerrialacca)生产的紫胶质量常达不到标准,国内外市场售价比印度产品低的问题,我省于1982年6月从云南省元江县引进了孟加拉国信德紫胶虫(K.sindica),于广州的省林科所及高州县林科所、深镇、根子等地,后又扩大到丰顺、紫金、惠州、梅县等市(县)进行放养试验,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寄主植物信德紫胶虫原产地的寄主植物以滇刺枣为主,其次是阿拉伯金合欢、大叶合欢、聚果榕、宝树、久树和雨树。引入我省后,在10余种寄主上放养。信德紫胶虫在聚果榕、滇刺枣、木豆和大叶千斤拔上生长发育良好,可作为生产用树;在南岭黄檀、黄檀、  相似文献   

6.
不同处理对久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 2 6℃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去皮处理可显著提高久树种子的发芽率 ,较对照提高 31.7%。ABT4号生根粉在久树育苗试验中 ,可有效地促进久树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 ,浸种浓度在 2 5mg·kg- 1时 ,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都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F检验证明光照处理的久树种子较遮光处理发芽效果好 ,证明久树种子对光敏感  相似文献   

7.
准确地进行紫胶虫的涌散测报,适时采种,科学放养,精心管理,是决定放养工作成败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测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综合应用。一、用世代发生日期来推算我们西昌地区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代:夏代5—10月,下一代幼虫大多在10月涌散;冬代10—次年5月,幼虫大多在5月涌散。夏代历时4个月,约120天,冬代历时7个月,210天。从放养的次日起算,接近世代交  相似文献   

8.
南岭黄檀的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南岭黄檀的生长特性,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作效益分析,从而总结南岭黄檀是一种优质的紫胶虫寄主树,适合在梅州地区种植,能快速带动山区人民致富。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楚雄州现有大量野生紫胶寄主植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开展了楚雄州红河水系干热河谷紫胶寄主树更新改造及紫胶虫放养试验。由于紫胶虫只能吸取寄主植物新生枝条的汁液,为了使寄主植物萌发出新枝条以放养紫胶虫,需要对现有混交林内的紫胶寄主植物进行截干。截干过高,则放养紫胶虫较困难;截干过低,则截干后的紫胶寄主植物在林内得不到适当光照而不能萌发出新枝条导致死亡。试验设计了3个截干高度、3个截干树种、4个观测指标,探索不同紫胶寄主树种、不同截干高度对紫胶寄主树造成的截干死亡率、截干萌发新枝生长量、截干更新后放养紫胶虫产胶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对景东县大朝山东镇紫胶寄主树种植概况及紫胶虫放养近况,紫胶的物理特性及其用途等进行了介绍.论述在该镇紫胶产业基地建设中基地选址、寄主植物选择及其幼林抚育、树形培养,紫胶虫放养,紫胶采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措施.分析了紫胶产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紫胶蚧优良寄主植物久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研究法研究了其种子育苗技术、造林技术、枝条利用及紫胶蚧在寄主植物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破壳处理可极大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在开春(3月)采用容器育苗,雨季初期(6-7月上旬)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的山坡中、下部,阳坡效果更好;雨季前松土除草和追施氮肥相结合,可明显促进幼树生长;久树是紫胶蚧最优良寄主植物,冬、夏代放养结果稳定,既适于保种又适宜产胶,寄主植物每年可利用1次。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本所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种,探索在我国适宜气候条件下进行放养繁殖的可能性,继而进行推广,生产,与国产虫胶掺合加工,达到提高虫胶产品质量之目的。从引进的试放成功,历时3年零7个月,共计7个世代,累计繁殖种胶2000余kg,在我国有7个乡土树种宜该虫寄生繁殖。  相似文献   

13.
紫胶虫是南亚热带特有的资源昆虫。它分泌的紫胶是军工、电器、涂料、化妆品、医药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尽管今天的化学合成工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合成物尚不能完全取代紫胶的位置。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提高紫胶产量和质量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项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及人工林树种选择对树冠层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方法]运用树栖蚂蚁陷阱法调查云南省绿春县天然次生林和4种人工林的树冠层蚂蚁群落、植物多样性及植物垂直密度变化。[结果](1)共采集蚂蚁标本17 998头,隶属于6亚科29属68种。(2)树冠层蚂蚁多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桉树林橡胶林天然次生林。(3)树冠层蚂蚁丰富度: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橡胶林桉树林。(4)树冠层蚂蚁ACE估计值:紫胶林-玉米混农林紫胶林天然次生林桉树林橡胶林。(5)树冠层蚂蚁多度和丰富度与枯落物盖度、300 cm处垂直密度和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植物盖度显著正相关;ACE估计值与枯落物盖度、草本植物盖度和乔木郁闭度显著负相关,与175 199.9 cm区段内垂直密度显著正相关。[结论]人工林对蚂蚁多样性保护有一定积极作用,尤其选择乡土树种保护效果更显著,对人工林进行合理的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瓦氏葛藤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氏葛藤(PuerariawalichiDC.)是紫胶虫的一种优良寄主植物,也是木本蛋白饲料植物;可作为干热河谷地区恢复植被的造林先锋树种。经引种栽培试验以及生产推广应用已总结出成熟的瓦氏葛藤造林技术。文章从采种、育苗、整地、施肥、造林(直播、植苗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瓦氏葛藤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油桐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世界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油桐在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栽培分布,栽培分布范围广,品种资源丰富,结实早,产量高。简单介绍了油桐的资源分布、栽培与利用及其栽培的优势,并提出把油桐生产列入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范畴、把油桐生产列入“十一五”规划项目、开展油桐作为生物柴油使用的试验研究、恢复原来的油桐研究会、迅速搜集保存油桐种质资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该树种适应性强,在我国许多地方均生长良好。文冠果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尤其它的生物学特性为文冠果的育苗和丰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文冠果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良种壮苗,加强园地选择,合理密植,认真栽植,搞好果园的树体管理,抓好土肥水管理,对野生资源进行培育改造,适时开展病虫害防治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果园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早结果、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肉桂突细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桂突细蛾 Gibbovalva quadrifasciata(Stainton)是樟科植物叶部重要害虫 ,在漳州华安 1年发生 8代 ,世代重叠 ,以蛹于 1 2月中、下旬在地表落叶、杂草和树皮缝中越冬。翌年 2月底、3月初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潜入叶表皮取食叶肉组织造成叶枯黄凋落。虫害在林分的上部发生重于中、下部 ,林缘重于林内。用 5 0 %久效磷乳油、5 0 %甲胺磷乳油、40 %氧化乐果乳油常规喷雾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用做树干注射可明显降低害虫发生率。幼虫期主要天敌有姬小蜂科 2种和扁股小蜂科 1种 ,蛹期有姬小蜂科 2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寄主植物“树皮”从外向内皆由周皮、皮层、次生韧皮部构成,但是在每层结构中,不同寄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叶千斤拔的周皮最薄,光叶合欢的皮层最薄。在栾树和苏门答腊金合欢的周皮中,局部地方木栓层显著加厚,滇刺枣的木栓层角质化呈点状分布。滇刺枣石细胞纤维层最厚,共有4层,聚果榕、苏门答腊金合欢的皮层中未见连续的石细胞纤维层。苏门答腊金合欢的韧皮部最薄,聚果榕的韧皮部最厚,栾树周皮到次生韧皮部的最小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到韧皮部的最大距离最短。苏门答腊金合欢筛管在单位面积的分布密度最大。在筛分子具功能区,大叶千斤拔、栾树、滇刺枣射线为单列,偶有多列;聚果榕、光叶合欢、久树射线单列、双列、多列并存;苏门答腊金合欢射线为多列。文中还从寄主植物的韧皮部厚度、节管密度等解剖特征研究了不同寄主树对紫胶蚧的固虫密度和死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对茂名市 14 个主要公园观花乔木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种植观花乔 木共有 40 种,最多是苏木科植物,应用频度最高的树种是木棉 Bombax ceiba,种植形式主要有丛植和孤 植,广东茂名森林公园种植种类最丰富。最后对茂名市公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