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暑夏天气燥热,人们往往热得心燥难受,食欲不振,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经常吃些清凉消暑的药粥,对防暑、抗病、保健大有益处。一、薄荷粥:取薄荷15克(新鲜的30克),煎汤备用。用粳米30-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薄荷汤及适量冰糖,再煮开即可。此粥可供夏日午后凉服,清心怡神,解暑散热,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相似文献   

2.
健康菜粥     
1、萝卜粥白萝卜适量,同米煮粥食之,不愿吃萝卜的孩子,可用煮萝卜的汁与米共煮粥,加适量红糖调服。具有开胸、顺气、健胃之功效。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之说。2、银耳粥银耳味甘、淡,性平,入肺胃二经,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治肺热干咳,疾中带血。将银耳10克、洗净泡4小时,用粳米l00克、大枣5枚。先下锅,水沸后加银耳及适量冰糖同煮成粥,早晚食用。此粥为肺结核,咳血患者服最宜。3、莱菔子粥(萝卜籽)将莱被子炒熟后研末,每次取10———15克同粳米l00克,加水适量煮粥。早晚餐间温热服食。…  相似文献   

3.
巧制花粥     
梅花粥:取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用清水洗净待用。将100克粳米洗净放入锅中煮至米熟成粥,加入白梅花、适量白糖,略沸即成。此粥能舒肝理气,健脾  相似文献   

4.
药粥的煮法与功效丁一农在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中,既经济又实惠莫过于粥,特别是药粥。药粥容易消化吸收,有很强的滋补养身功效,现介绍几种:一、大枣粥。取大枣20粒,粳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在一起煮。此粥具有补气血、健脾胃、延年益寿之功效。适于身体虚弱、气血...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一些地方有着丰富的野生可食用花卉。这些鲜花不但美丽芳香,而且还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如被誉为长寿之花的菊花,具有较强的软化动脉血管之功效,可延续人体机能的衰老;而百合花则被誉为美容大师,常吃可润肤活血,使人的面部肌肤光洁细滑……如今,用这些花卉做出的鲜花菜肴受人青睐势属必然。菊花粥:菊花含有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和维生素等物质。菊花粥早为医家所习用,《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谓“久服利血气,驻颜色,轻身,耐老。”在霜降前采菊花去蒂,晒干,碾成细粉备用。做时,粳米50—100克煮粥,待…  相似文献   

6.
正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胃、肺诸经,具有燥湿化痰、行气健脾的功效,主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常常可用作泡茶、煮粥、做汤等,尤其在烹调鱼、肉之类荤菜时,不仅借助药力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还可以去腥解腻、提鲜增香。下面介绍几款陈皮药膳方。陈皮瘦肉粥粳米100克,瘦猪肉50克,陈皮15克,乌贼骨10克。先将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加入上述食材,煮至肉熟粥稠,再加入盐等调味。温食,每次食用1碗,每日数次。适用于脾胃气滞、腹胀嗳气、气虚食少者。  相似文献   

7.
正雪梨止咳茶梨1个,蜂蜜适量。梨去皮、去核,切薄片。梨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小火煮至雪梨呈透明状,晾凉后调入蜂蜜。代茶频饮,每日数次。梨可清肺热,是止咳的不二选择。脾虚便溏者慎服。银耳冰糖茶银耳3克,茶叶5克,冰糖适量。银耳洗净,加冰糖放入砂锅中炖熟;茶叶泡汁,滤渣,将茶叶倒入砂锅中拌匀,不拘时饮。银耳能生津止咳、养阴去热,有润燥之功效,适用于阴虚久咳等症。慢性肠炎患者、风寒患者慎服。  相似文献   

8.
正肉桂红枣冰糖茶肉桂2克,红枣8枚,花生仁20粒,冰糖适量。花生仁煮烂,加入肉桂、冰糖、红枣同煮10分钟即可。代茶饮用,上、下午分服。肉桂性大热,暖胃补脾、止胃痛腹泻,对肾阳虚弱者也有助益。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服。葵花子茶葵花子仁30克,冰糖适量。以上2味沸水冲泡,每隔30分钟,煮沸1次,再加冰糖。代茶频饮。  相似文献   

9.
百合红豆排骨粥这道百合红豆排骨粥,材料简单,却是对身体非常有补益作用的滋补好粥。百合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百合中含有的矿物质、维生素,能促进机体营养代谢,使机体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增强,更能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延缓衰老。红豆是非常适合女性的食物,因其铁质含量相当丰富,具有很好的补血功能。做法:⒈原料:白粥1锅、入味的排骨200克、蜜红豆50克、百合20克、盐5克、姜丝3克。⒉排骨、蜜红豆、百合和粥底一起放到蒸锅,大火蒸20分钟。⒊排骨、红豆酥烂,粥软糯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0.
川贝银燕羹     
正【组成】川贝母3克,玉竹10克,燕窝4克,银耳10克,冰糖适量。【用法】将玉竹煎汁。用热水泡发燕窝及银耳,择洗干净,放入煎汁、冰糖,和水炖熟,早晚食用。【分析】燕窝味甘、淡,性平,养肺滋阴,化痰止咳,补而能清,为肺痨圣药。川贝母润肺,止咳化痰。银耳、玉竹均有滋阴润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冰糖石榴     
《河南林业》2000,(1):47-47
冰糖石榴(punica granatuml)是石榴科石榴属中的一种。其干枝和其它石榴无什差异。但叶色比其它石榴浅.为淡绿色.叶比其它石榴长、宽.花为淡黄白色,果食外壳成熟时为青黄色,最大单果重120克左右。其实为纯白色,晶莹透亮、核小.味极甘美、甜似冰糖.故称冰糖石榴,群众称为“冰糖罐”。  相似文献   

12.
白兰花粥 采含苞欲放的白兰花4朵洗净,红枣4枚去核,切成丝,待用。大米100克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上火烧开,再加入红枣丝及白糖50克,转小火熬煮成粥,再放入蜂蜜50克及白兰花稍煮即可。  相似文献   

13.
刘妍 《湖南林业》2014,(7):34-34
夏季到来,面对炙热的太阳与紫外线的侵害,美丽容颜饱受折磨,女人们开始用尽各种护肤品来保护容颜。其实,靠吃也能吃出水水嫩嫩的肌肤来,用天然植物的花瓣来熬粥,补气血,滋养皮肤,不失为一种省钱又能美容的好方法,让你边吃边美容。玫瑰花粥长期食用玫瑰花,不仅可使人拥有清新体香,还可促进血液循环,使肤色红润、美丽。而熬花粥,最好采用经过脱水处理的尚未开放的小小攻瑰花蕾,所有营养物质部“合苞”在尚未升放的花蕾中。用新鲜粳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玫瑰化蕾,待粥熬成粉红时,即可食用。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市场》2002,(1):24-24
以雪梨或白鸭梨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添加冰糖、桔红粉、香檬粉等辅料熬制而成的药梨膏,可主治咳嗽多痰和气管炎、哮喘等症。熬制药梨膏的原料配比为:雪梨或白鸭梨1000克;中草药分别为:川贝母30克,百部50克,前胡30克,颖冬花20克,杏仁30克,生甘草10克,制半夏30克;另加冰糖500克,桔红粉30克,香檬粉30克。熬制的主要过程如下。 1、煎液将雪梨或白鸭梨洗净切碎,与上述7种中草药一起,投入陶瓷大药罐内,加入适量的水后,用火煎熬,每隔20分钟,取出部分汁液,再加进水继续煎煮。这样,连续取液汁4…  相似文献   

15.
黄芪茶预防法:取黄芪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乌梅1克,开水冲泡10分钟,当茶饮服。防感冒,增强抗病能力。 三花茶疗法:金银花5克、菊花4克、花茶3克,开水冲泡5分钟饮服,一日一剂,治病毒性感冒,连饮三日显著。 禽蛋疗法:生姜50克去皮,切成姜丝,加水煎沸,放入鸭蛋两个,稍搅,再  相似文献   

16.
一、治疗疾病1.治牛慢性腹泻。吴茱萸80克,五味子、赤石脂、煨豆蔻、补骨脂各50克,党参、黄芪、诃子、乌梅各45克,白术、泽泻、车前子(用纱布包好)各40克,炙甘草30克,大枣15个,一并倒入锅内,加清水600~800毫升,煮沸15分钟左右,待温度降低后取汁灌服,每日一  相似文献   

17.
《湖南林业》2011,(7):29-29
上牙龈出血一般属于“胃火”,常表现为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口臭、头痛等,一般起病较急,可在日常的饮食中多吃一些祛胃火的食物,如梨、绿豆、丝瓜、苦瓜、黄瓜、荸荠等。也可以服用丹皮粥:取丹皮9克,大米50克,丹皮用纱布包好,放入大米中煮粥,粥熟即可。去药包,每日空腹食用1次。  相似文献   

18.
夏季有选择地摄食一些既可泄暑热,又能化燥湿的食品,可达到健脾利胃,恢复脾胃纳运功能的目的。七样止渴汤取金银化、白菊花、玫瑰花各10克,麦冬、五味子、整玉竹各9克,酸梅50克,先用酸梅加水煮烂再将几种药和入加水煮沸,再调入适量冰糖,凉后饮用,饮后感觉清凉无比,有开胃生津止  相似文献   

19.
一、将苹果干粉15克用温水调匀,空腹服下,每日2—3次,连服3—5天,可治慢性腹泻和神经性结肠炎。 二、将柿饼上的白霜10—15克用开水化开分三次在一日内服用,可治干咳喉痛。小儿口疮发炎,用柿饼霜敷于患处,即 日可痊愈。 三、坚持每日吃上3—5粒大枣,便可起到养血安神作用,对于气血两亏者效果尤佳。 四、将鲜梨一个洗净去皮切碎加冰糖蒸后服,对感冒咳嗽、气管炎有疗效。 五、取晚秋西瓜籽壳30克,水煎后会渣,加适量冰糖,每日饮两次,对吐血、肠热患者疗效好。 六、每日空腹吃1个香蕉,有润肠化结作用,对治疗痔疮…  相似文献   

20.
自制冷饮     
果汁冰块:用鲜桔汁1份,凉开水5~6份,混合搅匀后倒入冰盒中(注意不要太满,不超过冰盒的五分之四即可),然后放入冰箱中冷冻。冻好后取出,在冷水中浸一下盒底,冰块就会很容易地取出来食用了。用其他果汁亦可,还可以将煮好晾凉的绿豆汤、赤豆汤、茶汁放入冰盒中,制成豆汤冰块或香茶冰块。酸梅汤:在中药店买乌梅150克,加水1000克,放在锅内煮,煮到乌梅变软,梅汤变色、有味即可。另将少许糖桂花(酱)用50克开水冲稀,加盖泡10分钟,梅汤过滤后加适量白糖搅匀,使其溶解,再将泡好的桂花水倒入,晾凉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冷凉更好)即可饮用。如果味道不够酸,可加一点儿柠檬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