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附红细胞体病多在温暖季节,尤其是在吸血昆虫大量孳生繁殖的夏秋季节,表现隐性经过或散在发生,在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恶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情况下,可使隐性感染的家畜发病,症状较为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2年7—9月份河北省多个养兔场出现家兔体温升高、精神萎顿、消瘦继而出现贫血、全身红紫、不能站立等特征,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送至笔  相似文献   

2.
猪气喘病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流行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猪气喘病在天气骤变或营养不良时容易发生。断奶仔猪、怀孕母猪或初产母猪容易感染。病原体是猪肺炎霉形体,存在于病猪体内及分泌物中。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是猪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由于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用具、饲料、圈舍等而感染。笔者在医疗实践中发现猪气喘病有以下特点:1.1仔猪发病率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3~7周龄的仔猪断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容易发生该病,但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1.2规模化猪场病态有发展局势。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1.3发病季节性强,多混合感染。冬春季节多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  相似文献   

3.
在近两年的唐山地区病例统计中.鸡支原体病在发病种类中居于第四位(依次为:新城疫、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支原体)。它一年四季均发,但寒冷冬季、春季较严重。各日龄的鸡群都可感染,尤其1-2月龄雏鸡感染性最强.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因此.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或南飞沫尘埃经呼吸道感染,还可通过污染的器具、饲料、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营养障碍,消瘦,体重下降,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能感染,羔羊和绵羊的病死率高。此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方性流行特征,多发生于夏秋多雨季节和放牧的羊只,6~9月份为高发季节,且在地势低洼的河滩、沼泽、水塘放牧的羊群发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一般情况下。二者混合感染是由于猪只受猪瘟病毒感染后,猪抵抗力降低,以至于在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或吸血昆虫繁殖旺盛季节,尤其是夏季,极易造成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混合感染,若误诊或不及时治疗,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长毛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常见且损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高达80%以上。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温暖、潮温、多雨季节,最易感染的是1~3月龄的长毛兔,成年兔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羊肝片吸虫病也叫做羊肝蛭病,是一种对羊群造成很大危害的蠕虫病。羊感染虫体后会导致肝脏被破坏,加之其可分泌溶血毒素,造成机体发生肠炎、贫血、食欲减退、水肿,且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以及其他隐性症状,使其体重降低,感染严重时会大量死亡,本病流行广,危害严重。1流行特点肝片吸虫病呈一定的地方流行性,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该病的流行受到外界环境和季节的影响很大。春末、夏秋是该的多发季节,有  相似文献   

8.
猪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该病较难治愈,猪场一旦感染便经久不愈,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能感染,尤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成年猪多呈慢性或隐性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洪鹤松,谢三星,沈咏舟(歙县兽医站)(安徽农业大学)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但多呈隐性感染。常见于夏秋季节,流行形式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1.流...  相似文献   

10.
猪喘气病是由猪肺炎枝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感染、慢性传染性肺炎。病原常存在病猪和隐性带菌猪的呼吸道,通过咳嗽和喷嚏的飞沫传染,发病率高,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该病常年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寒冷潮湿季节较为严重,饲养管理不善也是促使发病的因素。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以怀孕后期和喂奶母猪及小猪发病较多。病程有急性、慢性及隐性型。  相似文献   

11.
由弓形体原虫引致的人畜共患病称为弓形体病,约有200多种哺乳动物及鸟类可以感染弓形体,感染弓形体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从而使本病在自然界能反复循环、蔓延,是种典型而又难以消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畜弓形体病的特征是多数呈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的呈现高热呼吸困难,中枢神经机能障碍,最后引致死亡,孕畜则出现早产或流产,剖检以实质器官的灶性坏死,间质性肺炎及脑膜炎等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秋炎热季节。  相似文献   

12.
为从病理生理角度探究宿主抗球虫感染的机制,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26日龄藏鸡和隐性白羽鸡均设感染组和非感染对照组,每组40只。感染组每只鸡经嗉囊接种1 m L含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悬液。感染后第0、3、6、8天,分别测定感染组和对照组鸡的14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藏鸡血清球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3天升高,而隐性白羽鸡则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白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显著降低(P0.05),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P0.05);2个品种鸡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明显下降,其中隐性白羽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显著下降(P0.05),而隐性白羽鸡则表现为升高趋势;两个品种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明显下降,其中藏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尿酸含量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上升,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8天显著下降(P0.05);藏鸡和隐性白羽鸡血清P3+浓度分别于感染后第3和6天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亦有升高或降低,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心、肝未受到严重损害,肾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肠道受损较为严重,且隐性白羽鸡肠道受损程度较藏鸡严重。  相似文献   

13.
鸡霉形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火鸡霉形体、滑膜霉形体等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流行较严重,各种家禽、野禽及观赏禽均可感染发病,但不同品种禽类,其霉形体的血清型有所不同。发病日龄以1~2月龄的鸡最易感,死亡率高达30%~50%,成年鸡则表现散发或慢性经过,甚至可呈隐性感染。在饲养密度大,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氨气过浓的鸡舍,维生素A缺乏的鸡群,育雏舍的温度不稳定过高或过低,不同日龄鸡混养时均可暴发本病。此外使用疫苗如传支…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所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多呈隐性感染.常见于夏秋季节,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在20%~70%,死亡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特点兔球虫病是兔业养殖中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病兔死亡率高达80%。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温暖、潮湿、多雨季节。断奶至2月龄的幼兔最易感,成年兔感染常为隐性。兔常因吞食球虫孢子化卵囊通过消化道感染,潜伏期2天至数周。2临床症状病兔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伏卧不动,生长停滞,眼鼻分泌物增多,眼结膜苍白或黄染。按球虫寄生部位可分为肝型、肠型和混合型,以混合型居  相似文献   

16.
鸭副伤寒又名鸭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严重腹泻,鸭的最易感年龄在3周龄以下,成年鸭多呈隐性或慢性经过,成为带菌者。剖检特征为盲肠肿胀,坏死性肠炎,肠黏膜附糠麸样物。该病除鸭可感染发病外,其他家禽也能感染。现将一起比较典型病例的防治情况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牛寄生虫感染及药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寄生虫病以慢性、隐性感染或带虫的亚临床病例居多,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流行广,严重影响奶牛体况,使之长期处于病理状态,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低下,影响食品安全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奶牛成批死亡,使奶牛生产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杆菌病通常主要危害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但近年来发现育成鸡和成鸡因本病造成的死亡率较高,或严重发育不良,不产蛋或停产。患本病的雏鸡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排白色稀粪、糊肛等。严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猪瘟疫情呈现上升态东势,猪群带毒或隐性感染分布广泛,猪瘟流行毒株基因发生明显变异、临床症状典型化、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频繁出现,严重威胁我国的养猪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0.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大力发展,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极高,多数乳房炎在临床上不表现任何症状,必须借助生化化验或细菌检查方可查出异常,称为隐性乳房炎。隐性乳房炎严重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质量,还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高、危害大。20世纪90年代初,有59%以上的乳牛都感染有隐性乳房炎,有25%~45%的乳区感染有隐性乳房炎。1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隐性乳房炎是病原菌已侵入乳房,但在临床上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任何症状,乳汁经肉眼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