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药杂志》2007,41(11):58-59
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措施在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06年夏季,我国南方省份发生了猪“高热病”疫情。经过专家综合分析和多次复核,确定该病毒是猪“高热病”的原发病因,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呈点状散发,下半年随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供应量逐步加大,生猪疫情得到有效遏制。7-8月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高发期,生猪疫情发病率比6月份和去年同期明显下降。10月1日-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  相似文献   

3.
其他     
当前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稳定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内地猪蓝耳病疫情卷土重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广东惠州等地发生疫情,疫苗并不十分有效,四川省因生猪疫情须从周边省份调入生猪等。就报道中有关情况,农业部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作了澄清:截止12月9日,今年共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26万头,死亡8.21万头。发病和死亡数比2006年减少90%以上。通过采取免疫、监测、扑杀、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7月份以来,疫情数量逐月大幅下降。12月以来,仅贵州、新疆有2个疫点发生疫情,发病猪466头。中国研制生产的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猪业》2011,(6):67-67
本刊辑:据艾格农业网2011年5月17日报道,北京市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人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5.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殖技术》2007,(7):52-52
2007年7月14日.针对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农业部再次发出紧急通知。通知指出.截止7月10日.疫情县次302个.疫点586个.发病143 221头,死亡39 455头。  相似文献   

7.
11月7日农业部证实,经大量试验和大面积临床应用证实,我国自行研制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符合规程要求,目前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10月1日至25日,全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29个,发病3608头、死亡710头。与9月相比,分别下降65%、87%和91%。今年上半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继续散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业》2007,(6):60-61
2007年由于防控工作开展的扎实,目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只在少数省呈零散发生。根据统计,1-5月份全同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吴建峰 《中国猪业》2007,(10):52-52
据悉,北京市日前已完成全市158.4万头生猪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次免疫工作,成为国内第一个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的省份,为防止疫情的传入和发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北京没有发生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发病症状 1.1流行特征 (1)流行范围广,波及地区多,传播速度快,有明显的流行性与传播性,一般在一个猪场出现疫情后.3~5d波及整个猪群,1~2周扩散到整个猪场,并向周边地区传播。发病猪群以体温升高到41-42℃为共同特点,病程1~3周,猪群发病后,一般5-7d开始出现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  相似文献   

11.
<正>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指出:2008年以来,中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范围显著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暴发流行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贵州、广西、广东、新疆、江西、甘肃、宁夏、湖北等8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非常关注     
<正>猪蓝耳病致两千万头猪死亡?农业部称这一报道严重失实。据统计,今年1~5月份猪蓝耳病致猪实际死亡头数为1.8万头农业部近日发布信息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7,(6):45-46
2006年夏秋季节,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今年1—5月.全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为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及时部署做好重点地区免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养殖场综合防控工作。组织指导有关科研单位,加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研制,抓好疫苗生产、供应等。同时,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取得了明显成效。6月11日下午,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由国家首席兽医官、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通报有关情况。本刊摘登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便于大家了解情况.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猪业》2009,4(2):72-72
2009年2月9日晚,山西省政府农业厅负责人透露,原被初步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临汾市洪洞县死亡生猪被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是2009年国内公布的首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已派出工作组赴山河,会同当地兽医部门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大生猪疫情防控工作力度,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日寸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币斗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带措施。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近期发生在广东省云浮市的猪“高热病”疫情,已被确诊为由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月8日,农业部召开防控工作研讨会.分析疫情形势,对下一步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兽医部门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加强免疫监测.强化督促检查.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相继暴发了以高热为主要特征的生猪疫情,最初被学术界统称为"高热病",各省畜牧局及时出台了生猪"高热病"防治技术规范,农业部也迅速组织有关单位及有关专家,对"高热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病源分离鉴定、动物实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2007年1月,农业部正式确定"高热病"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2007年入夏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呈大暴发流行,传播之快,发病之高,影响之大,开创了建国以来我国生猪疫情之最,全国有26个省份同时出现了生猪疫情,给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饲料广角》2008,(13):9-9
6月27日.农业部在湖北武汉召开部分省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座谈会,分析近期疫情形势,进一步部署当前防控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强调,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狠抓各项防控措施落实.确保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疫情稳定。  相似文献   

19.
莫某自繁自养猪场存栏猪560头(含母猪45头),已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常规免疫。2007年8月上旬,猪群中出现零星发病和突然死亡,截至12月底控制疫情时止,共发病98头,死亡32头(其中种公猪1头,母猪5头),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5%、5.71%和32.65%。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2011年以来,中国重大动物疫情形势总体保持平稳,疫病流行强度不断下降,发病频次大幅降低,发病范围显著缩小,总体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截至目前,全国已连续30个月未发生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连续21个月未发生A型口蹄疫疫情。全国仅发生1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部分省份散发7起O型口蹄疫疫情、2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发生后,农业部及时指导各地果断处置疫情,通过采取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