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148头育肥奶公牛犊为样本,在6月龄时采集体尺数据和体重数据。对体尺数据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奶公牛犊6月龄体重估算公式:Y(体重)=-861.377 7-2.498 1×X1(体高)+6.230 1×X2(十字步高)+2.059 5×X3(体斜长)+1.093 5×X4(胸围)+1.234 6×X5(腹围)。5个性状与体重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模型拟合度90%。  相似文献   

2.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与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10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东北林蛙养殖场,对1龄、2龄和3龄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体重(Y)、体长(1)、前臂及手长(f)、后肢长(X)和头宽(z)体尺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1龄、2龄东北林蛙在7月的绝对生长率最大,3龄东北林蛙在5月和8月的绝对生长率高于其他月;1龄、3龄东北林蛙5月的相对生长率最大,2龄东北林蛙5月和7月的相对生长率大于其他月;不同种源的1龄东北林蛙体重差别显著(P〈0.05);东北林蛙各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P〈0.0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东北林蛙体重与其他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8.374+4.417x+1.246z(R=0.923、R^2=0.853、校正R^2=0.851)。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新疆褐牛犊牛生长发育规律,本文以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出生于2005—2016年的1—6月龄新疆褐牛犊牛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公犊牛与母犊牛各体尺指标在1—6月龄间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性别不同生长速度不同,公犊牛的生长速度大于母犊牛;新疆褐牛公犊牛和母犊牛的体重与体高、体斜长、管围和胸围都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64和0.959。本研究结果为新疆褐牛选种选育以及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探究6月龄地中海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地中海水牛的主要体尺指标。选取公水牛98头,母水牛88头共186头健康的6月龄地中海水牛,测定其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6月龄地中海公水牛体重与胸宽、胸围、尻宽、尻长、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P=0.560)。6月龄地中海母水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管围相关性最大(P=0.736)。6月龄地中海水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长、胸深、胸宽、胸围、腹围、尻宽、尻长及管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P=0.649)。根据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可知,6月龄地中海水牛的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回归关系,其中母水牛的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公水牛,可通过构建的多元回归方程进行体重的测算。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2):10-14
为了解新疆褐牛生长发育规律,利用1~16月龄新疆褐牛公牛(1 059头)和母牛(1 276头)的体尺与体重测定数据绘制了生长发育曲线,并应用SPSS 16.0软件分析了各项体尺指标(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犊牛期各项体尺指标的生长速度低于育成期,犊牛期体重的生长强度大于育成期,生长速度小于育成期,整个生长期内各项体尺指标均与体重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胚胎移植的努比羊按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测定体尺和体重,体重在测定当日上午空腹时称重,同时测定体尺。努比羊成年体尺测定结果,公羊体高(77.67±5.31)cm,体长(84.23±5.16)cm;母羊体高(70.33±4.19)cm,体长(77.23±2.51)cm。公母羊的初生、2月龄、3月龄、6月龄、9月龄、12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及成年体重公母羊分别为2.37k和2.13k,16.53k和13.87k,18.23蝇和16.56kg,32.87kg和25.21kg,36.92kg和32.32kg,45.42kg和40.62kg,60.47kg和48.27kg,75.22kg和53.22kg,76.12kg和54.33k。各指数都高于云岭山羊。  相似文献   

8.
法系獭兔数量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用单元内同胞相关法对法系獭兔3个世代的繁殖性状和生长发育性状进行了遗传力估计,并对6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仔数(0.15)和初生窝重(0.20)属中等遗传力性状;21日龄个体重(0.42)、32日龄断奶个体重(0.38)及成活数(0.42)皆属高遗传性状;3月龄体重(0.37)及体尺(0.28-0.37)属较高遗传力性状,而6月龄的相应性状遗传力值(0.47-0.63)明显地高于3月龄。3月龄体重与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间皆有很高的遗传相关(0.81-0.96)和表型相关(0.46-0.79)。  相似文献   

9.
分析杂一代荷斯坦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指导黄牛改良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以门源县麻莲乡2008年测量的495头杂种荷斯坦牛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构建估测杂种荷斯坦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2、0.785,0.889,0.514;得到了估测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Y=-648.399+3.317X3+2.062x2+1.211x1(P〈0.01)(R2=0.877)。杂种荷斯坦成年母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皮南牛生长发育规律,初步解析皮南牛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的皮南横交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数据,统计分析各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的增长规律。选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利用R语言的NLS非线性拟合算法对皮南横交母牛的体重增长进行拟合分析,评估最佳拟合模型。检验体重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 皮南横交母牛的体重增长的最优拟合模型为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各体尺性状均与体重性状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强。[结论] 皮南横交母牛的体重增长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模型,模型公式为 w_t=〖548.7359(1-0.6194e^(-0.1063t))〗^3,体重拐点月龄为5.8261,拐点体重为162.5884 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日本和牛冻精与不同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效果.[方法]选择胎次、膘情和年龄接近,健康无病、饲养管理条件基本相同的经产西杂、秦杂、奶杂和本地母牛150头,随分为工、Ⅱ、Ⅲ、Ⅳ和V5组,每组30头.Ⅰ、Ⅱ、Ⅲ、Ⅳ组的120头基础母牛选用日本和牛冻精授配改良,即:日本和牛冻精x;西门塔尔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西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秦川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秦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荷斯坦奶牛x;本地黄牛杂交组合(简称和奶杂组),日本和牛冻精x;本地黄牛(简称和杂组),V组为本地黄牛.测量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结果]表明:在初生、6月龄、12月龄体尺、体重数据中,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和和杂牛组与本地黄牛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和秦杂牛组、和西杂牛组、和奶杂牛组与和杂牛组差异显著(P<0.05),与本地黄牛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和秦杂牛、和西杂牛组合可作为本市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西门塔尔改良遵义市黄牛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忠 《中国牛业科学》2005,31(6):62-63,66
对遵义市西门塔尔牛改良的本地黄牛(西杂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西本杂交牛与本地牛体尺体重及各项生产性能都有了显著提高(P>0.01),西本杂初生重、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比本地牛分别提高了21.75%、49.98%、45.41%和37.63%,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体重体尺的相关性,选取350只30周龄坝上长尾鸡(公母鸡各175只)对体重体尺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了体尺对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公鸡体重(y)、体斜长(x1)、龙骨长(x2)、胫围(x3)、胸宽(x4)、胸深(x5)、胫长(x6)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耻骨间距(x8)和胸角(x9)极显著小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骨盆宽(x7)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和体尺间有不同程度相关性,且相关密切程度有性别差异,公母鸡体重与体尺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0.077x1+0.206x3-0.057x6,y=0.054x1-0.048x2+0.071x4+0.132x7-0.005x9。  相似文献   

14.
新疆褐牛犊牛4月龄断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新疆褐牛犊牛早期断奶提供技术,在舍饲条件下,通过特定营养配方方案,分别对4月龄(试验组)与6月龄(对照组)新疆褐牛进行断奶试验,比较新疆褐牛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与饲养成本.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体重、体尺与日增重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饲养成本339.70元,日节省饲养成本1.90元.说明新疆褐牛犊牛在4月龄断奶时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871(AXB)、872(A×B)的雌蛹体重与产卵数、腹存卵及造卵数的相关分析研究得出结论;871(A×B)、872(A×B)的雌蛹体重与产卵数、造卵数有极显著相关性,与腹存卵相关性不显著,并分别得出蛹体重与产卵数的回归方程:y=22.1379+403.6463x(sy.x=38.2921)和y=217.1278+282.8174x(sy.x=42.009)。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黎平黄牛杂交改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农户饲养的黎平黄牛及其与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的杂交F_1代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体尺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黎平黄牛经杂交改良后,各年龄阶段各主要体尺都有极显著提高(P<0.01),初生重和各月龄体重均有显著提高(P<0.05);(2)初生至24月龄平均日增重,西×黎F_1、安×黎F_1、利×黎F_1公(母)牛分别为395g(366g)、364g(332g)、391g(360g),比黎平黄牛公(母)牛的192g(175g)分别提高了105。7%(109.1%)、89.6%(89.7%)、103.6%和105.7%)。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新疆褐牛在不同饲养环境中体重、体尺之间相关和差异,该试验在巩留县、特克斯县和新源县测定6、12、18、24月龄新疆褐牛体尺、体重,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2月龄时,新源县新疆褐牛体高和管围显著高于特克斯县和巩留县(P<0.05);18月龄时,3个县新疆褐牛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体重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24月龄3个县新疆褐牛胸围和体重之间差异均显著(P <0.05),胸围和体重为依次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新褐牛牛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关系数为0.987。  相似文献   

18.
甘加型藏羊本品种选育核心群公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15+0.59kg和4.02+0.53kg;3月龄公羔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同比未选育群3月龄公羔分别提高4.42kg、4.34cm、5.05cm和5.98cm,3月龄母羔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同比未选育群3月龄母羔分别提高2.37kg、5,1cm、5.17cm和4.77cm,均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公羔同比未选育群6月龄公羔体重提高2.98kg差异极显著(P〈0.01),6月龄母羔同比未选育群6月龄母羔体重提高3.64kg差异极显著(P〈0.01)。选育核心群18月龄公羊同比对照18月龄公羊体重提高6.18kg,剪毛量提高0.06kg差异不显著(P〉0.05);18月龄母羊同比对照体重提高5.26kg差异极显著(P〈0.01),剪毛量提高0.15kg差异显著(P〈0.05)。经过三年的严格选育,核心群的羊只结构有了显著变化,种公羊和适龄母羊的比例更加合理,适龄母羊优秀个体比例显著提高,其中特级提高了4.7个百分点,一级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婆罗门鸡生长发育规律,对其作为培育肉用配套系育种素材的价值进行评价,本研究选取婆罗门鸡60只(公鸡27只、母鸡33只),记录其1日龄及1~22周龄体重、体尺数据,用SPSS 23.0统计软件中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对体重和体尺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对婆罗门鸡公、母鸡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婆罗门鸡体重与体尺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841~0.984)。Von Bertalanffy模型对婆罗门鸡生长发育曲线拟合程度最佳。公母鸡最佳拟合模型表达式分别为Y=3053.350(1-0.801e-0.098t)3和Y=2322.207(1-0.761e-0.097t)3。婆罗门鸡的生长规律大致与慢速型黄羽肉鸡相接近。  相似文献   

20.
选择春季2-4月份出生的公牛犊,30-40日龄实施早期断奶;2-6月龄饲喂犊牛料 青贮饲料 苜蓿干草或犊牛料 酒糟 干草,6月龄体重150-180kg;7-12月龄进入生长期,吊架子饲养,12月龄体重300kg左右;13-18月龄进入育肥期,450-500kg体重出栏。屠宰率59.6%,净肉率42%,肉质细嫩多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