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提壶揭盖法为通过开宣肺气而通利水道的一种治疗方法。《丹溪心法》载:"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1]热淋、便秘是奶牛常见的内科疾病,中医单用清热利尿、润肠通便等方法治疗,往往收效甚微,如果配合提壶揭盖法则能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热淋为湿热蕴结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利,以致排尿淋  相似文献   

2.
固盖遏流法之临证应用举隅鲁必均(四川省重庆市北碚区江北良种场畜牧兽医室631144)“固盖遏流法”系笔者悟金元时期滋阴派代表朱丹溪创“提壶揭盖”法而得。提壶揭盖法之原理就好比壶盖紧固的水壶,水就倒不出来,需揭开盖子,水方能畅流而出。一般是用此法治疗下...  相似文献   

3.
提壶揭盖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是指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来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是用来分司水液代谢,维持身体水道的通调。提壶揭盖法在医疗的各个领域都进行过临床试验,对奶牛的疾病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奶牛的热淋、便秘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中兽医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种,内治法又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为总法,而中兽医的特殊治法则是由八法衍生而来,对应某一特定证候的治疗方法,它既是八法的延伸和细化,又是八法的巧用和补充。笔者等对增水行舟、逆流挽舟、釜底抽薪、釜底燃薪、提壶揭盖这五种形象生动的治法及其对应方剂进行了浅析,不仅加深了对中兽医学丰富内涵的认识,而且还将临床应用的典型病例进行了总结,有助于增加对八法的深层理解和在临床上的灵活应用,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壶揭盖”是根据升降相因之理,通过宣畅肺气,达到通调水道以利小便的临床治疗方法。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的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出现小便不利。治疗应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它的根据在中医“下病上取”的理论,亦是取类比象于提壶倒水时须揭其盖方能倒出的现象。因开提肺气有助于恢复肺的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癃闭的目的[1]。此法旨在宣肺,不用利水之方而取利水之效。1癃闭1.1定义及其发展《景岳全书.癃闭》曰:“小水不通是为癃闭……”。祖国医学认为: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病势…  相似文献   

6.
家畜尿闭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 ,膀胱括约肌痉挛和膀胱壁肌肉麻痹是引起尿闭的主要原因。原发性少见 ,多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 ,或是继发病 ,或是某一继发病的继发病状。笔者根据《中医杂志》1983年第 11期所载 :蒜苗汁滴入鼻中“得嚏数声 ,小便应声而下”之“提壶揭盖 ,通调水道”法 ,从 1985年 5月至今多次应用蒜汁滴鼻治家畜尿闭 ,(共 14例次 )疗效 10 0 %。方法 :2~ 6瓣大蒜捣成泥状 ,加水 10~ 2 0ml,搅匀 ,用注射器吸取大蒜汁 ,将病畜头抬高 (或吊起 )滴入病畜鼻孔中数毫升 ,即见喷鼻尿下。  典型病例 1:马 (骟 ) ,12岁 ,白色 ,198…  相似文献   

7.
耕牛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疫病,引发本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期饲喂失调,使役过度,或久病体虚,致使脾胃肾虚所致;长期感受寒湿外邪,寒湿着于肾腑而导致下焦寒湿腹泻。我们用肾着汤加味治疗耕牛下焦寒湿腹泻十几例凑效的方法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杰  刘玉梅 《北方牧业》2006,(20):27-27
<正>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用龙胆泻肝散治疗奶牛各种疾病171例,有效158例,显效8例,无效5例,治愈率97%。1 方药龙胆泻肝散源自《医宗金鉴》,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组成。本方专为肝胆实火或湿热下注而设。方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除下焦湿热为主药;辅以栀子、黄芩泻火清热,助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利尿,引湿热从尿而出,从而可助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方中主、辅药皆为苦寒之品。为使其不致苦燥伤阴,并防止肝胆火盛,耗伤阴气,故加当归、生地养血益阴以和肝;甘草调和诸药;柴胡疏肝胆之气,诸药合用,有泻肝火、利湿热之效。2 病案举例2.1 奶牛黄疸2003年7月26日,阿镇红海子村徐黄毛1头5岁  相似文献   

9.
“温热顾阴”是中医治温热病的一个法则,语简义深。“温热顾阴”的理论来源如喻嘉言说:“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缘真阴为热邪久耗,无以制元阳,而燎原不熄也,故病之人,邪退而阴气存一线者,方可得去……总当回护之根底……”。又一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治温病宜刻刻顾其津液”,从这些理论可悟温热顾阴的论据。   “顾阴”包括护阴、救阴两方面,护阴、救阴有先后的区别,未伤护阴,已伤败救阴,当斑出热不解时,认为“胃津亡也”主以甘寒供救胃津,这是救阴的法则。更考虑“或肾水素亏”,维未及下焦,先自彷徨,在甘寒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这是护阴的法则,是救中然已伤之阴而护下然未伤之阴。又“夏月之热淫,必僭而犯上,伤其肺金,耗其津液,治宜救肺金,存津液也”。从这些理论到具体措施,可体会未伤护阴,以安未受邪之地;已伤救阴,以挽病势危机,更从温热病的不同病侯、三焦及营、卫、气、血可看到护阴救阴的重要性。   “温热顾阴”在临床上的应用,上焦以护阴为主,有直接、间接之别,如辛凉解达,或清气解热均可间接护阴;热退表解,阴即不伤,如滋阴解表或清营退热是直接护阴。中焦可包括护、救阴两方面,清气分热邪,下阳明实积则为护阴;清营分热邪育阴以凉血则为救阴。下焦以救阴为主,必须壮水滋阴,尚邪在上中二焦以安未受邪之地,即为顾护下焦之阴。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水蓄下焦之证,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常以尿液不利,或频频排尿,或排尿淋漓为其主要特点。由于本证可引起母猪泌乳力降低,或不愿哺乳,则影响仔猪生长,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应用《伤寒论》中太阳蓄水证,对母堵产后水蓄下焦17例,进行辨证论治探索,获效显著,现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1.
正犬尿石症是犬营养代谢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对犬的危害大,发病的原因复杂。犬尿石症的发生机理较为复杂。从中医的角度看,尿石证属"血淋"、"石淋"等范畴。历代医家认为"砂淋"、"石淋"的发病主要由于肾虚和下焦湿热引起,病位在肾、膀胱或溺窍。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肾脏,肾虚则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泌尿功能失常,有利于结石的  相似文献   

12.
《养犬》2017,(2)
<正>犬尿石症是犬营养代谢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对犬的危害大,发病的原因复杂。犬尿石症的发生机理较为复杂。从中兽医的角度看,尿石证属"血淋"、"石淋"等范畴。历代医家对"砂淋"、"石淋"的发病认为主要由于肾虚和下焦湿热引起,病位在肾或在膀胱或在溺窍。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气化的动力主要来自肾脏,肾虚则导致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指出,目为肝之窍,五脏气血之精华。五脏失和,六淫侵袭或异物外伤,均能造成眼疾。本人在多年医疗实践中,大胆采用自家血并配合中药治疗马骡眼疾,通过103例的观察,深深体会到,此法操作简便、疗  相似文献   

14.
耕牛蜱 症,又称蜱虫咬、痞 症,为山区耕牛常发病、多发病。笔者应用加减贯仲散治疗效果良好,先后治愈耕牛蜱 症217头,深受畜主欢迎。1发病原因耕牛蜱 症是由一种叫蜱虫(农村俗称草子虫)的寄生虫,专门侵袭牛之体表皮肤、阴囊皮肤上的一种寄生虫病,究其原因皆为耕牛放牧时,淤泥污垢沉于毛窍,凝溢肌肤,或因尿溺相合、痞气混滞汗垢,蜱虫乘机生而发之。2诊断要点患牛精神不好,食欲反刍减少,肚腹似有疼痛,出现间歇性神经不安症状、忽倒地、忽起立,碾转翻腾间歇发生。3典型病例 1979年 5月 11日,庐山区海会镇光…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 家畜的热淋,石淋均由湿热下注引起.热淋由湿热毒邪客于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石淋则因湿热下注、化火灼阴,煎熬尿液、结为砂石而成.因湿邪为害,其性重浊粘滞,易阻碍气机之运作,故湿热下注则必使下焦气机阻滞,气滞则血瘀,因此热淋、石淋之病因应为湿热下注、瘀阻于内,只是湿热作用于下焦的去向、程度不同而已.导淋化瘀、清利水道法就是根据这一理论产生.  相似文献   

16.
望目诊病点滴张勉励(陕西省户县牧医职业学校710300)望目诊病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变化,以测知脏腑、体质盛衰的方法。同时,目为肝之窍,且五脏在目各有相应的部位,因此,望目是望诊中一个主要方面。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依据前贤有关三焦的论述,将外感温热病证候归纳为上、中、下三焦病证,借以阐明温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其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法。上焦病证,主要包括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而手太阴肺经证候又多为温病的初起阶段;手厥阴心包经证候乃为肺经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证候。中焦病证,主要包括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病变。阳明胃主燥,邪人阳明易从燥化,多表现为里热燥实证;而太阴脾主湿,邪人太阴易从湿化,多表现为湿温病证,中焦病变证候多为温热病的中期或极期阶段。下焦病证,主要包括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病变,多表现为肝肾阴虚之证,乃属温病的末期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兽医临床上反刍兽的胃病最为常见,若用药不当延缓病程,将给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脾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脾胃之病分为虚实两证,临床因脾胃之虚而发病的并不少见,如何调补脾胃之虚成为治疗疾病的关键。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用药治疗心得,现将反刍兽脾胃虚  相似文献   

19.
蜂针疗法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炎、鼻窦炎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 ,肺开窍于鼻 ,为呼吸之要冲。若为风寒湿邪所侵 ,使肺气失宣 ,鼻窍通气不畅 ,致鼻塞而流清涕。或是风热犯肺 ,使肺失宣降 ,津液为风热所熏 ,以致鼻塞不通 ,涕流黄浊 ,甚者鼻腔出血 ,头额疼痛 ,轻者不治自愈 ,重者则须临床治疗。目前国内外对此类病症虽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往往效果不佳 ,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得不到彻底根治。我科三年来利用蜂针疗法 ,并结合系列蜂产品制剂对 3 6名鼻炎、鼻窦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治愈率达 82 5 % ,愈后不易复发。现将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木舌症”是心经积热所引起的一种舌体肿胀的疾病。因病舌形如木杆,故称木舌。舌为心之苗,故舌病与心经有关,在治疗上宜清心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