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由于该毒株存在众多的血清型和变异株,给免疫带来很大难度。该病常常混合感染支原体以及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造成死亡率高,给养鸡业带来巨大损失。中草药能对动物生理机能进行综合调理,并在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IBV引起的一种仅发于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或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可达20%~80%,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血清型较多,发病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但一些报道认为,中药对于该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衡阳市自1999年以来,一些养鸡专业户饲养的土杂鸡常发IB,为了探讨该病的防制策略,我们使用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等中药组方,进行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试验并在大群使用。结果表明,该中药组方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给防治带来困难。感染鸡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淘汰率增加。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介绍了该病的诊断与防制。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而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且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惟一自然宿主是鸡。由于该病的病原种类较多,而且还有新病原不断产生,经常会造成鸡免疫失败,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该病还会造成鸡生长受阻,蛋产量和质量下降,给养鸡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制定有效的措施控制与治疗该病,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了调查,并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为主,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鸡死性。患有该病的鸡大多伴有咳嗽、流鼻、气管啰音等呼吸道症状,其中肾病病鸡还会表现出白色稀糊状粪便、肾脏肿大等,而产蛋鸡则产蛋数量及品质下降,为养鸡户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葬王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免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改进的诊断和免疫方法。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除了引起呼吸道症状外,还能引起多种病变,如肾、腺胃、肠等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IBV引起的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或肾脏病变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可达20%-80%,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血清型较多,发病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临床一般采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调节电解质平衡代谢、利尿和平喘缓解症状等综合措施防治。本试验观察了扬中牧乐药业有限公司中药制剂强普生展对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病例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该病仅发生于鸡,雏鸡发病最为严重。严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缺乏等可促进该病的发生。病鸡从呼吸道排去病毒,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传毒。1临床症状1.1该病的潜伏期为1.5d以上,病鸡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很快传染。1.2 28日龄以下鸡常表现伸颈、张口呼吸、咳嗽,呼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疾病可造成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鸡的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生殖道损伤,同时引发继发感染,给家禽养殖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妨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综合防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使感染的肉鸡被淘汰,产蛋鸡产量下降。该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与新城疫等禽病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地方,有时会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使用传统方法(如病原分离及血清学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不仅耗时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诊断特征为病鸡咳嗽,喷嚏,气管罗音。雏鸡可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的感染而死亡。目前,该病呈世界范围流行,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继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和马立克病三大禽病后的又一重大的传染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931年首次发生于美国,1936年确定该病由属于冠状病毒科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该病毒变异快,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发生变化,能引起鸡多种组织器官的损伤,导致许多病变型,从而很难对该病确诊。由于变异快,血清型不断增多,目前已经分离出几十种血清型,且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给该病的免疫带来重大困难。鉴于以上特点,研究者对鸡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原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该病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主要引起雏鸡上呼吸道、输卵管、肾小管及消化道等上皮细胞的炎症和损伤,其临床特征为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肠炎、产蛋数量、蛋的质量下降和肾脏病变等。  相似文献   

14.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病鸡的临床特征是咳嗽、流鼻涕和呼吸时有哕音。该病病程长,发展缓慢,后期常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混合感染,造成鸡群生产性能下降、抵抗力下降、死淘率增加等,是鸡呼吸道疾病频繁发生、难以彻底治愈、易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威...  相似文献   

1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1B)病毒的嗜肾毒株引起的鸡的一种以呼吸道病变与肾脏病变相结合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几年,由于鲁西的聊城、德州等地大量繁殖、饲养一种俗称“817”的蛋肉杂交鸡,导致该病在当地的该品种鸡群中逐渐流行,给养鸡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主要侵袭鸡只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临床上发病鸡只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感染、肾脏病变、输尿管病变、产蛋鸡的产蛋率下降及蛋的品质降低等情况。目前该病在各个地区的各品种鸡群中均有流行,影响鸡只的生长发育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动态传染性支气管炎于1930年首先由Schalk和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30年代在美国爆发以来,现已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重要禽病。该病引起鸡呼吸道病、肾脏肿大以及产蛋下降和假母鸡,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人工感染模型的中药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哕音、呼吸困难.该病可引起鸡的增重、饲料报酬以及生产性能降低,当继发或并发感染支原体或大肠杆菌等时可使鸡群死亡率增加,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由于IBV毒株具有高度易变异和多血清型的特点,给该病的免疫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研制有效的防治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预防诊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性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鸡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性强,常常引起幼鸡的大量死亡,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