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艾希氏杆菌通常可引起猪的黄痢、白痢、猪水肿等病,但引起猪的败血症比较少见。近年来,我地部分猪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经我们临床观察、药物治疗、尸体剖检、病原分离及动物试验等综合诊断,证明为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猪败血症,并由兰州兽医研究所鉴定,结果相符,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14味中药及其方剂对7种不同血清型的家兔大肠艾希氏杆菌进行了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O_(147)型大肠艾希氏杆菌分别对黄连、黄芩、五倍子、诃子表现为高敏或中敏,黄芩对O_(70)型、O_(21)型及O_(132)型大肠艾希氏杆菌有中度或轻度抑制作用,五倍子和诃子分别对O_(21)型、O_(132)型、O_(115)型和O_(21)、O_(115)型大肠艾希氏杆菌有轻度和中度抑制作用,而且组方后对7种不同血清型的大肠艾希氏杆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哺乳期仔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本病发生较普遍,而且发病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从而使仔猪育成率下降,是影响养猪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1发病原因仔猪黄白痢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哺乳期仔猪不同日龄都有发生,根据日常观察和总结,主要病因在以下几个方面:1.1母猪带菌带菌母猪肠道内的致病菌随粪便排出,由于圈舍清扫、消毒不及时,污染了母猪乳头、体表及  相似文献   

4.
母猪喂服黄白痢散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虽死亡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  相似文献   

5.
吴秀存 《北方牧业》2010,(13):21-21,22
<正>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其主要诱因是饲养水平及环境卫生差造成的。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特别是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虽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常引起病猪脱水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死亡或转为慢性,即使恢复也成为僵猪。因此,仔猪黄白痢不仅直接造成养猪场重大的经济损失,还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导致饲料浪费,降低了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肠艾希氏杆菌通常可引起猪的黄痢、白痢、猪水肿病,但引起猪败血症较少见。现报告于后。一、发病情况:1983年5月下旬,驻地某部饲养的5头6月龄左右猪先后发病,两头治疗失时而死亡,其余3头经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西地区致病性大肠艾希氏杆菌病己成为多发病,且发病率、致死率高,治疗效果差。1983年6—9月,西湖农场鸡群中1—3月龄896只星杂“288”雏鸡发生了由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雏鸡败血症,死亡397只,致死率达44%。1984年6月县城某鸡场450只产蛋母鸡群中发生了由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卵黄腹膜炎,死亡率6%,致死率高达92.8%。为了寻找出有效的治疗药物,提  相似文献   

9.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艾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它主要侵害10~30日龄的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也最严重,1月龄以上则很少发病。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原因1.1母猪带菌大肠艾希氏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为益生菌,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母猪的乳头和体表、圈舍、饲料等,仔猪通过吮吸母猪乳头,舔啃圈舍地面、饲料、母猪皮肤等而食入病原菌,引起感染。1.2仔猪生理特点初生仔…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虽然病死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包括菌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特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等三种疾病,其中以仔猪白痢和仔猪黄痢较为常见,危害也最为严重[1-3]。仔猪沙门氏杆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肠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危害仔猪最为严重的肠道传染病.该病菌在仔猪肠道内生存、繁殖并产生代谢产物--毒素(肠毒素和内毒素),引起急性肠道反应.病猪表现为下痢,排黄白色稀粪,多伴有腥臭味.发病仔猪终因脱水衰弱,倒地昏迷而死.  相似文献   

1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常引起严重腹泻、脑水肿、生长缓慢和死亡。大肠杆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型较多,传播途径多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可引起不同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猪感染发病,且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等。  相似文献   

14.
鸡的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养鸡业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的总称,由病原性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笔者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症状以及防治进行初步探讨,以提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以频频腹泻、下痢、排白色或白色稀粪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肠毒败血症,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如不发生肠毒败血症,则死亡率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形成僵猪,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从91例腹泻仔猪和98例腹泻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杆菌。用Kirby-Bauer 方法测定了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全部从仔猪和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杆菌对丁胺卡那毒素、多粘菌素E、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B 都敏感。并测定了这四种抗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对牛猪急性新生畜腹泻,除应用脱水和酸中毒的治疗方法外,应用抗菌药物常能制止细菌性肠炎和预防菌血症或败血症。因为现代研究认为大肠埃希氏杆菌是急性新生畜腹泻伴发菌血症或败血症的主要原因,其肠致病性菌株是白痢的原发性原因。本试验的目的就是用由腹泻犊和仔猪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杆菌,对当前治疗上有使用价值的抗菌剂测定体外敏感性。而没有企图确定分离的菌株是否原发性病原体。然而,由牛体分离的菌株含有K99抗原,由猪体分离的菌株有溶血特性表明为肠致病性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鸡的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养鸡业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是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的总称,由病原性大肠艾希氏杆菌引起的禽类传染病,笔者对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症状以及防治进行初步探讨,以提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虽然病死率不高,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断奶窝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包括菌苗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等进行治疗。其中菌苗免疫因肠道微生物抗原和抗原决定簇复杂,免疫效果常不确切,而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治疗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且大多数为抗生素类,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该菌地方耐药现象十分普遍,如临床上常用…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白痢是猪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主要是由沙门氏杆菌感染引起的。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诸如孕期母猪养殖环境差、营养不良、仔猪出生卫生消毒不过关、仔猪保育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大、母猪生产年龄较大、初产仔猪抵抗力弱等多种因素影响。为有效防治仔猪黄白痢,则应当加强对仔猪黄白痢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病理变化等的分析,再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谈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无论是现代化大型养猪场,还是传统式家庭养殖,仔猪黄白痢都有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造成仔猪育成率低,影响养猪业效益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