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对水稻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影响,但影响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研究分析影响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几个主要因素,并提高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参考,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种子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核心指标之一,直接影响杂交水稻的产量.利用透射型太赫兹(Terahertz wave,THz)光谱仪采集16种杂交水稻种子光谱数据,分析其太赫兹光谱频率特征和吸收系数,研究杂交水稻粉末粒度和固定剂浓度对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粉末颗粒小于2μm能避免太赫兹波散射对THz光谱数据采集的影响,在样品中添加聚乙烯固定剂不会增加吸收杂波,但能改变吸收强度;在0.1~2THz范围内杂交水稻种子均有不同的特征吸收峰,但少部分品种吸收峰位置靠近,因此直接用杂交水稻种子的THz光谱特征吸收频率识别杂交水稻种子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结合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轻简化机械化制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当前在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已经不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的发展现状。发展轻简化、机械化杂交水稻技术,提高制种效率和产量,减轻人工劳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是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轻简化、机械化的基础上,通过育种材料的创新、制种栽培技术的变革、制种机械的研发等多项技术的联合集成,最终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杂交水稻F1代不同收获期对种子质量的影响,选择3个杂交水稻制种组合,分别是晶4155S/R534、荃9311A/五山丝苗和隆臻36S/钰占作为试验材料,在喷施赤霉素后设置8个不同收获期,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对杂交水稻F1代种子质量的影响,考察相关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晶4155S/R534在喷施赤霉素后33 d左右种子综合质量较好,适宜收获;荃9311A/五山丝苗,在喷施赤霉素后30 d左右种子综合质量较好,适宜收获;而隆臻36S/钰占在喷施九二〇后35 d左右适宜收获。因此,选择适宜的收割时期可显著提高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千粒重,降低种子粉质化程度和裂颖率,提升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确保杂交水稻产量稳收。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中杂交水稻占据我国水稻种植总面积占一定的比例,每年产出的杂交水稻除供应我国以水稻为主食的人口食用外,还要进行救灾备荒粮食储备和种子储备,近些年国外食用水稻地区还迫切需求我国杂交水稻种子,总体计算下来每年杂交水稻种子产出量约为3亿kg。但近些年越来越频繁的灾害天气对杂家水稻制种的影响在逐渐增大,成为严重影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1.主要影响制种的灾害天气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异地新陈种子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信阳与四川两地 3年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进行产量比较 ,经方差分析 ,两地杂交稻种的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年份生产的种子 ,其水稻产量却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由此推论 ,杂交稻产量差异是因种子质量优劣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杂交水稻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用种量的减少及种子价格的上升,对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和贮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我区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面积的90%以上.杂交稻种子颖壳松散、芽谷和瘪谷多,如果种子贮藏不当.易使种于降低生活力,甚至生虫.造成发芽牢和成苗率低,  相似文献   

8.
质量决定效率,种子的质量是决定种子企业生存的关键=在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质量。如何提高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效率是每个种子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杂交水稻种子为例,结合作者多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经验,阐述提高水稻杂交种子生产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期望这种思考能给其他各种农作物杂交种子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虽然产量高,但这几年农民普遍反应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不高,经常会出现烂种烂芽问题,有的种子发芽低于80%,给农民和种子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造成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途经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种子纯度检测,严格控制流通过程中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目前对杂交水稻种子的真伪和纯度鉴定通常是在海南省进行田间种植鉴定。但田间种植鉴定需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进行,鉴定周期长,而且异地鉴定费用高,此外,海南特殊的气候条件也影响鉴定的准确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卫星分子标记(SSR)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和真伪鉴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去年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增加,杂交水稻制种同上年持平,今年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供应充足,杂交水稻种子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17,(5):154-155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情况及制种的发展,劳动密集、工序繁琐的传统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必须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才能适应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机械化制种具有可操作性强、节约成本、保证制种产量、质量的优势;结合多年制种实践,及在川谷优T16机械化制种上的探索,提出了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子是否有光泽,是判断水稻种子优劣的标准之一。水稻中后期,高温、高湿、水稻群体增大,易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使秕谷增多、粒重下降,尤其是对水稻种子的商品性"色泽"的影响,人们一直寻找能够提高种子质量、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然而,在水稻大田种植水平逐年提高、种子潜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的条件下,水稻病虫害发生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筛选出一种高效、低残留、既能保叶保产、又能持续有效控制后期病害的药剂,对种子生产极为重要。于2017年开展了水稻后期防病用药对种子色泽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凭借诸多优势而被大面积推广种植,但是近年来农户普遍反映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不高,影响了种植效益。本文对造成杂交水稻种子发芽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为提高杂交水稻的种子发芽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菁  耿月明  王世才  吕德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74-2176,2179
种子裂颖是部分杂交水稻品种的固有特性,裂颖是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的原因之一,提高有裂颖特性的水稻品种的播种品质可以充分发挥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的高产、优质潜力,是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对裂颖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特性及适宜的精选方式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裂颖杂交水稻种子可以通过精选达到国家质量标准,水选是比较适宜、有效的精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陆琦 《广西农学报》2010,25(3):92-94
种子体制改革后,广西出现了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大大减少,杂优种子质量下降,亲本种子无专人提纯繁殖等问题,对杂交水稻种子质量存在极大的隐患。要保持杂交水稻的稳步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对杂交水稻制种政策的扶持力度,加速推广制种机械化,抓好品种审定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水稻常年栽培面积460万公顷左右,为了实现主粮自给自足,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开始探索杂交水稻推广。本文介绍了菲律宾杂交水稻发展进展,杂交水稻生产情况,杂交水稻种子相关的政策情况以及菲律宾杂交水稻种子国际贸易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三仁畬族乡隶属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位于浙西南丘陵地带.由于自然隔离条件好和气候条件有利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该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1996年后得到迅速发展.通过10余年的努力,制种基地设施建设、产量、质量达到全县领先水平,就近几年来我乡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优质高产栽培管理经验作一阐述,以供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袁燕 《农技服务》2014,(10):49-49
种子的生产能力直接决定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应用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我国必须结合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为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种植水平提供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对水稻种子进行加工检验,是为了检验出种子的质量,包括种子的净度、饱满度和发芽率等,通过对种子的加工检验,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种子的饱满度和发芽率,保证水稻种子的质量,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本文对水稻种子加工检验的方法和作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农业生产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为粮食的高产出做出了重要的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